叶永烈
长征途中,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的“左倾”军事路线,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成为中共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史称“遵义会议”。然而,由于在档案中没有找到遵义会议的记录,关于遵义会议的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例如,遵义会议究竟何时开始,何时结束,出席者有谁……
一份关于遵义会议的手稿的发现,一下子解决了许多历史难题。这份手稿,是1956年中共“八大”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前往莫斯科,从苏联运回的一批中共档案中的一件。手稿标题是《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一看内容,便可知是当年传达遵义会议情况的提纲,内中透露许多关于遵义会议的重要而前所未闻的史实。
可是,这份手稿显得不完整,首页上标明(乙),显然还有(甲)。(甲)是什么?不得而知。再则,这份手稿是谁写的,因为没有署名,也不得而知。因此,这份手稿在未得到正式确认之前,无法公开发表。
1985年1月,遵义会议50周年纪念日快到了,中共中央档案馆派人把手稿送到遵义会议出席者手中辨认,以弄清是谁写的。手稿送到了邓小平、聂荣臻、杨尚昆那里,都认不出是谁的笔迹。后来送到陈云手里,他说:“这是我写的!”
陈云的手稿,一下子澄清了关于遵义会议的许多疑案。陈云手稿指出:遵义会议“经过三天,完成了自己的决议”。由于从周恩来的一份电报中已查明遵义会议是1935年1月15日开始的,“经过三天”,也就是1月17日结束。这样,遵义会议的日期查明了。
手稿指出:“参加这个会议的同志除政治局正式及候补委员外,一、三军团的军团长与政治委员林、聂、彭、杨及五军团的政治委员李卓然、李总政主任及刘参谋长都参加了。”
这一段话,给历史学家们帮了大忙。把那些当时不在遵义的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排除在外,一下子就确定了遵义会议出席者名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6人,即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博古。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4人,即王稼祥、邓发、刘少奇、凯丰。陈云提及的“林、聂、彭、杨”,即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再加上陈云提及的李卓然,“李总政主任”——李富春,“刘参谋长”——刘伯承。此外,再加上李德和翻译伍修权,还有中共中央秘书长邓小平,总共20位出席者。
(据《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