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方军
四川达竹煤电集团公司医院斌郎分院普外科,四川达州 635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DVT)临床发病率在1‰左右,属于血管外科常见危重疾病,若栓子脱落形成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则将显著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1]。该文将选取该院于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髂股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n=94)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探讨手术取栓、药物溶栓治疗急性髂股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效果,目的在于提高此类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94例急性髂股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男49 例、女 45 例,年龄 31~89 岁、平均(62.13±2.14)岁,病程 3~21 d、平均(9.81±0.67)d,疾病类型:混合性血栓24例、中央型血栓75例,发病部位:股静脉55例、髂静脉39例。经单双数字法(入院就诊顺序)将该次入选的急性髂股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 (n=94)随机均分为手术组(n=47)、药物组(n=47),上述相关数据手术组、药物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可比性。
1.2.1 治疗方法 ①手术组急性髂股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接受手术取栓治疗:常规麻醉(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后给予手术切口(位于患肢腹股沟处),将股总静脉切开后利用血管钳将近切口处血栓取出,将Fogarty导管(7F或8F)向近心端插入,球囊经肝素盐水充盈后将导管自切口处逆向拉出,远心端利用驱血带挤压或按摩使少量血栓去除,穿刺右颈内静脉或切开健侧大隐静脉属支并将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肺栓塞,经下腔静脉造影确认下腔静脉是否存在血栓并明确静脉走行、肾静脉位置以及畸形(静脉)情况,滤器经输送系统送入与左肾静脉下方相距50~100 mm处,若上述操作中可见髂总静脉受压则需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髂总静脉行成、置入支架、人工血管搭桥、腔内球囊扩张成形等,术后将患肢抬高并给予50万U尿激酶(国药准字S20110003)+250 mL生理盐水、250 mL低分子右旋糖酐 (国药准字H4402 5313)、150 mg血栓通(国药准字Z44020284)+5%250 mL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2次/d),0.4 mL低分子肝素(国药准字H2004 0968)每间隔12 h皮下注射1次、连续使用7 d后改为华法令口服3~6个月;②药物组急性髂股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接受药物溶栓治疗:常规将患肢抬高,留置针于患侧足背静脉穿刺后对踝部使用止血带,给予50万U尿激酶溶栓(同上)、于3 h内给药完成(输液泵控制滴速)、给药1次/d,5000 U低分子肝素(同上)每间隔12 h给药1次(皮下注射),连续治疗1周后改为华法令口服(用法同上)。记录两组急性髂股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不良反应(水肿、静脉溃疡、色素沉着等)发生情况,将所得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后给予相应分析并得出结论。
1.2.2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急性髂股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判断其疗效:①痊愈:经临床超声检查可知两下肢周径(膑骨中点下200 mm处)差不超过50 mm,患肢肿胀、疼痛消失,具有正常的运动功能、血流状态;②显效:经超声检查可知两下肢周径差在50~150 mm范围内,患肢肿胀、疼痛改善但未对日常生活造成显著影响,具有正常的血流状态或存在轻微反流情况;③好转:经超声检查可知双下肢周径差在150~250 mm范围内,患肢肿胀及疼痛等症状改善,可见具有部分通畅的血流情况且存在反流;④无效:超声检查可知双下肢周径差≥250 mm,静脉不通且无明显血流,疼痛、肿胀等症状未好转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每组急性髂股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痊愈率、显效率与好转率之和[2-3]。
上述研究所得两组急性髂股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水肿、静脉溃疡、色素沉着发生情况需由[n(%)]表示,数据输入 Excel表中并利用SPSS 19统计学软件实现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给予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急性髂股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相应方法治疗并随访6个月后可知其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49%、82.98%)对比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组急性髂股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痊愈率(44.68%)显著高于药物组(14.89%),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急性髂股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临床疗效分析[n(%)]
手术组急性髂股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水肿、静脉溃疡、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药物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髂股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n(%)]
创伤、外科手术是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里常见危险因素,静脉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以及血流缓慢是导致此病的主要原因,发病后以腓肠肌周围静脉丛、股静脉、髂静脉受累较为常见。研究表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以中老年人群较为多见,若发病后治疗不当、延迟治疗则将显著增加色素沉着、股青肿、溃疡、肺栓塞等异常情况发生率[4]。研究表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并发肺栓塞的几率高达46%~50%,因此提示及时解除静脉栓塞状态是保障此类患者生活质量及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因素[5]。近年来,由于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加之交通、建筑等行业迅猛发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应引起相关医生、护士注意。
目前临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则为尽快恢复堵塞血管畅通、有效缓解急性期相关症状,其中以药物溶栓、手术取栓为主要治疗方法。药物溶栓对机体创伤较小,但其起效慢、完全溶栓率低,治疗效果理想;手术取栓具有溶栓效果迅速显著、完全溶栓率低等特点。该文研究可知,手术组急性髂股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痊愈率(44.68%)显著高于药物组(14.89%),手术组急性髂股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水肿、静脉溃疡、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药物组,此结论与邵新宏[1]研究结果相符。但有研究显示,虽然手术取栓效果显著,但其属于有创治疗方式,操作过程中将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手术创伤,且对患者机体条件要求较高,提示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从而更有利于急性髂股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获得满意疗效、预后[6]。
综上所述,手术取栓治疗急性髂股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预后均较理想,但药物溶栓对机体造成创伤较小,因此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值得今后推广。
[1]邵新宏.下肢深静脉血栓手术与溶栓治疗效果的比较[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8(12):1309-1313.
[2]陈以宽,朱仕钦,罗文军,等.手术与非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139-141.
[3]张柏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和预后的几个问题[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21(2):81-83.
[4]陈翠菊,杨镛,周兴立,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新认识[J].中华外科杂志,2005,43(3):420-422.
[5]栾景源,董国祥,赵军,等.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取栓与溶栓远期疗效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 志,2008,23(3):193-196.
[6]何志坚.下肢深静脉血栓手术取栓与介入溶栓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