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摘 要: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技工院校为中国制造2025规划不断输送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成为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人才储备库之一。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作支撑。对实训技能要求更高的技工院校而言,建设优秀的专业课“双师型”师资队伍尤为重要。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技工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总的来说,技工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要继续加强专业课师资的培养。
关键词:技工院校 理实一体化 “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断升级,给职业教育和技工类院校提供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不小挑战。技工院校的教师团队,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团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期,但技工院校的师资队伍却与社会需求极不对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培养理实一体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不仅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保持技工院校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在推进职教体系发展方面也有重大意义。
一、技工院校教师队伍现状
1.教师规模
(1)专业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专业教师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较低的师生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在实训课中,学生的问题往往难以及时得到解决,进而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也无从谈起。
(2)技工院校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数量不足,缺乏实践能力。技工院校主要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但是目前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未深层次发展。企业的技术能手不能进校担任兼职教师,而学校的专业教师又无法到企业深入学习,导致了专业理论和实际技能操作严重脱节。
(3)专业实习指导教师不足。技工院校的职能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的技能水平至关重要。因此,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不容小觑。在实际教学中,一名实习指导教师往往要带三四十名学生,这就严重制约了学生实操技能的提高。
2.教师结构
(1)专业教师对口率比较低。在对笔者学校的调查中,约有20%的教师所学专业和教授专业不一致,尤其是在新兴专业开设之后,因为没有相关专业教师,往往会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会大打折扣,不但影响教学水平的提高,更阻碍了专业的发展。
(2)专业教师队伍的学历不达标。在专业教师队伍中,一部分教師的本科学历是通过成人教育或者电视大学等的后取学历,还有一部分教师属于本校毕业留任,学历达标率远远不够。
(3)教师队伍组成不合理。技工院校的专业教师大多来源于职技类师范院校,或其他综合性大学,理论知识足够,但实操能力不强。而技工院校毕业生留任的专业教师,实操能力较强,但是理论知识又稍显不足。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念、内涵及实施的必要性
1.理实一体化
所谓理实一体化,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训场地或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同时开展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训技能的操练,进而达到理论、实践的紧密结合。这种教学模式是在德国“双元制”基础上的创新,打破了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界限,把理论、实践两种教学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实训的同时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内涵
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过于重视对专业教师理论知识的培训,忽视了实训技能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以及技工院校教师的职业性培训。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使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专业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能力和企业的岗位能力有机结合,更新了自身的理论知识,实现理论、实践双能力提高。
3.实施的必要性
(1)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弊端。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理论知识为重点,师生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互动。同时,理论课与实训课脱节,学生到实训车间进行实操时,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已所剩无几。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让理论课堂和实训课堂使用同一场地,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从而达到学做合一。
(2)专业教师队伍得到优化。很多专业教师缺乏实训指导能力,自身的理论和实训技能不对等。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学习和训练,从而增强他们的实训指导能力。
(3)提高教学质量。技工院校培养的是企业的一线技能型人才,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教学质量的直接体现。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升专业技能,有着重要作用。
三、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途径
1.建立健全法规政策、规章制度
近年来,国家针对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但是大部分只停留在纸面上,操作性较差,约束力也不足。由于各地和各校的实际情况,实施起来更是效果甚微。所以,在政策方面,国家应出台强制性、有约束力、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进程。
增加教育经费,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普教相比,技工类院校需要更多硬件设备,并根据社会和企业需求的变化而更新。同时,师资培训也要不断提升和更新。所以,技工类院校需要国家的财政支持力度更大。目前,技工类院校的硬件条件和师资培训程度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
对于学校本身来说,也要制定可行的规章制度。例如,针对专业教师队伍中企业兼职教师不足的情况,制定兼职教师的评聘办法,聘请企业中综合素质好、经验丰富的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在改善教师队伍结构的同时,还可以使学校的教学和企业的一线需求保持一致。
2.改革师资培养模式,树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目标
当前技工院校的很多专业教师,理论课教学模式落后,实践技能水平低。因此,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提升专业教师队伍的素质,就要改革师资培养模式,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树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目标。
技工院校专业课具有职业性、多变性和仿真性特点。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在真实的或仿真的工作场景中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更具有岗位针对性和需求性,很适合培养专业师资。针对专业教师的岗位需求,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改变单一的评价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因此,技工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就要树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目标,打造一支既有专业理论素养,又具备专业实践能力,可以进行实习指导的专业教师隊伍,提升技工院校专业课的教育教学能力。
3.深化校企合作,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技工院校专业设置多样,随着一些新兴产业的出现,学校为了完成招生任务,大多盲目跟风,但实际师资条件却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出现了“所学非所教”的顶岗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都大打折扣,对学校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影响。所以,技工类院校要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训、师资条件,同时与本地区的经济相结合,与当地企业深层次合作,调整专业设置,打造品牌专业,稳定生源,提高社会的认可度。这样做,也可以激发专业教师的自我认同感和成就感,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
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企联动,选送专业理论课教师进企业顶岗实习,提升他们的实操技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向实习指导教师岗位倾斜,成为“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从企业中吸收一部分经验丰富的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在解决实训课教师短缺难题的同时,优化了专业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技工院校还应积极加入本地区的职业教育集团,实现资源共享,尤其是共享优秀的教师资源。
4.提升专业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水平
技工院校的专业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适应社会和企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在教学中,要不断反思,虚心向其他专业教师学习,从而提高专业素质和能力。
专业教师要积极参加培训、技能竞赛、说课等活动。培训和比赛过程,也是更新知识,提升实践能力的过程。尤其对青年教师来说,更是一个学习和提升的机会。专业教师应主动要求参加企业培训,一方面对自身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检验,同时更新知识,和时代发展同步。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实践操作技能,不断充实自身知识储备。
专业教师作为人师,要努力提高思想道德觉悟,以学生为本。技工院校的学生大多文化水平不高,而且很多是人们眼中的问题学生。所以,作为专业教师,更要注重职业道德的学习,在教学和实训操作过程中,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挖掘每位学生的闪光点,根据学生实际,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力。
参考文献:
[1]李鹏.广西中等职业教师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3(6).
[2]刘合群,裴祥静.中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培养发展若干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