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思路探究

2016-03-11 08:19李文清李菲菲孙利平刘亚坤徐有志
考试周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医学院校

李文清+李菲菲+孙利平+刘亚坤+徐有志+方皓舒+沈玉先+汪思应

摘 要: 传统的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主要由医学背景专业人员和从医人员组成。随着医学专业高层次人才就业的自由化,医学专业毕业生较多选择去医院工作,导致高校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医学专业背景薄弱。新时期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正面临重大挑战和调整。本文以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为例,从该学院教师的专业组成、学历比例、职称结构和年龄组成四个方面,探讨新时期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旨在优化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知识,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等,为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和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基础医学专业 教师队伍建设

新时期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科技发展稳步提升,实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中国梦的基石,更凸显了知识和科技发展的力量。因此,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对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和调整[1]-[3]。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了高校教师应尽的义务、应做的工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医学专业教育因其特殊的专业性质、较高的准入制度、较强的社会服务功能,备受人们的重视。人们对医学专业学生的知识水平、医疗技术和医德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医学院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造就高层次人才,必须创新人才工作思路,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勇于创新、高效精干、结构合理且相对稳定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开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局面,从而进一步提升医学生的从医业务水平,加强医德建设,服务社会,报效国家[4]-[5]。

一、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传统的基础医学专业教师主要由医学背景专业人员和医生组成。随着新时期高等医学院校地位和职能的转变,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年轻化、非医学专业出身的青年教师逐渐成为教师队伍的主要力量。本文以某高校基础医学院为例,针对该学院现有的239名专职教师,从教师的专业组成、学历比例、职称结构和年龄组成四个方面,探讨新时期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

1.专业组成

在该学院现有的239名专职教师中,博士阶段为医学专业的教师约占35%,博士阶段为非医学专业的教师为65%。由此可见,新时期非医学专业出身的教师比例有所偏高。

2.学历比例

图1 学历比例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人[1999]10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05年,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是:提高学历层次: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教学科研型高校达到8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该学院现有的239名专职教师的学历比例见图1。硕士以上学历的人数占总教师的比例为81%,其中42%的教师具有博士学历,学历层次基本符合教育部标准。但是硕士学历者比例较大,针对这一现状,学校也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教师在国内名校名师下攻读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

3.职称结构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意见》提出:到2005年,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是:优化职称结构:教授、副教授岗位占专任教师编制总数的比例,教学科研型高校一般为45~55%,少数学校可以达60%左右。通过为该学院现有的239名专职教师的学历比例分析得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比例占教师总数的54%,职称结构合理(见图2)。

图2 职称比例

4.年龄组成

年龄组成是指教师队伍中教师年龄构成的比例状况,即老、中、青的比例状况。合理的教师队伍既要有年轻教师的新鲜血液融入教师队伍,又要有中年教师在教师队伍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还需要年长教师丰富教师队伍的教学实践经验。该学院现有的239名专职教师的年龄组成见图3。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已占据半壁江山,为教师总数的59%,构成了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同时存在的问题是年龄偏低,教学经验与科研能力还有一定欠缺。因此,如何迅速地将他们培养成合格乃至优秀的大学教师是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的问题。

图3 年龄组成

二、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思路

通过对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我们发现学院教师队伍无论从年龄组成、学历比例还是职称结构都是合理的,但是非医学专业出身的教师比例偏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择业观发生一些变化,医学毕业生不单纯追求轻松稳定的大学教学工作,更投身工作节奏快同时又高薪的医生行业。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高校学生扩招量的逐年上升,原有师资学历水平和教师数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当前医学背景博士数量依然很少,与之相关的专业,如生物学专业博士数量逐年增多。当今各大高校在人才招聘中都提出教学岗至少要博士学历,生物学与医学专业的相通性使得生物学背景博士纷纷去医学院校就业,从而填补医学院校教师急缺的空缺。这一现状有其自身的优势,优势在于生物专业出身博士科研水平较高,能将最新的科学研究前沿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供帮助。其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生物学专业博士由于缺乏临床经历,熟悉的病例少之又少,造成课堂上无法将临床病例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针对当前基础医学专业非医学背景教师比例偏高的问题,为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优化教师结构,建议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观念、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和对非医学出身的青年教师进行医学专业再塑造等方面入手,推进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1.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观念

医学院校是培养未来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基地,基础医学专业教师是培养临床学生的主力军,这无疑对基础医学专业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学院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要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院发展的头等大事,从战略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主动适应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在学校人事处总体框架下,由基础医学院为主负责建设管理。我校是近年连续获得安徽省高校人才引进建设的优秀单位,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保证人才队伍建设。基础医学院每年引进博士8至10名。同时,在安徽省率先引进海外兵团特聘教授,吸引优质人才资源,服务我校教学科研工作。

2.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人才引进向一线教学岗位倾斜,尤其是实验教学岗位,教师身份必须是博士学位,硕士毕业生进入技术岗位。为吸引更多的医学背景博士来高校就业,高校应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引进机制。以物质激励为基础,从安家费、购房补助和岗位年薪等方面,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整体待遇,不断拉近与医院的差距;以精神激励为手段,建立青年教师荣誉体系,激发青年教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以发展激励为动力,在晋职晋级、学习深造等方面,建立“破格晋升”、“绿色通道”等制度,加大经费支持力度,鼓励青年教师不断进步,最终形成人才提得高、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出的良性机制。

3.对非医学出身的青年教师进行医学专业再塑造

针对基础医学专业非医学背景教师较多的现状,为胜任医学教育教师的需要,可通过“三步走”对其进行医学专业再塑造。第一步是医学专业知识规范化培训,即在入校一年内跟班旁听基础医学课程,考核达标后方能进行教学。第二步是参加三甲医院的临床轮转见习,内、外科或相对应的科室总时间不少于2个月(学院负责组织协调见习医院),以填补青年教师临床案例较少的空缺。第三步是参加集体备课和教学试讲,由老教师带领新教师,医学专业教师指导非医学专业教师,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

启动教师岗位能力提升计划:利用网络平台,建立远程教育系统,中心教师用工号登陆后自动建立教学继续教育档案,利用视频、PPT的材料,对生物学专业背景的青年教师,进行医学专业背景知识的自学培训,提高他们的医学专业教学能力。对高年资教师,进行生物学进展培训,拓展知识面;晋升教授的教师必须海外进修半年以上;鼓励教师国内外进修及学位学习。

参考文献:

[1]佟颖.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几点思考.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第3期(第16卷第3期).

[2]李杰玲.地方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7月第7期第6卷.

[3]高俊娜.浅谈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管理观察,2014总第542期.第15期.

[4]汪蓓,高秀玲,陈莹,朱亚飞,李彦明.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初探.经济师,2013年第12期.

[5]王志刚.浅论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四月第2期第23卷.

基金项目: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科研资助基金(XJ201412)资助;安徽医科大学校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5xkj002)。

通讯作者:汪思应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建设医学院校
浅谈如何加强“双语”教学与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百色市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查报告
高校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分析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