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莹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就意味着高中阶段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不断上升。数学作为高中最主要的学科之一,在数学的教学中,应该要对学生发现并且提出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为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提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主动提问;培养
近几年来,高中教学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数学作为最主要的一门学科,在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上教师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为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所在,是学生进行思考的动力。多年来,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制约,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没有进行足够的重视,因此,学生在学习上对于教师的依赖性较强。想要改善这种现象,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对学生主动提问问题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下面本文就主要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影响学生提出问题的因素
1.教师的忽视
在当代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程度非常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的教学方法导致的。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教学进度的快慢,因此就形成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这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养成是非常不利的。除此之外,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忽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提问积极性的提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经常会进行否定或者是指责,这就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学生的心理障碍
学生心理上的因素也是制约其提问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技巧,就会产生担心受到教师批评和同学嘲笑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在提问环节上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
1.加强教师的培养能力
在高中阶段,学生提问能力与教师的培养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看来,加强教师的培养能力对于提高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这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问出更多的问题,使学生提问的勇气逐渐提高。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无论其问题在教师眼里多么简单,都不能对学生进行指责和嘲笑,要对学生勇于提问的勇气进行鼓励,并且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对待任何一个学生都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忽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学习,逐渐对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行培养。例如在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学生在刚接触这一方面知识的时候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问题,因此,经常会对三角函数在各个象限的符号产生混淆,这时不免就会向教师发问,尽管这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简单的问题,也要耐心地对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学生主动提问积极性的提高。
2.引导学生正确提问的途径
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在学生提出的所有问题中,有价值的问题并不多,大部分都是毫无意义的问题,这些无意义的问题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并不能起到促进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提问问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将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或者是还存在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并不是简单地只要提出问题就可以了。因此,面对学生在这一环节上的误区,教师要加以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提问的技巧和方法。针对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在对学生提问的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知识形成的条件以及过程中提出问题,并且要不断进行探索,这样才能够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除此之外,对比和归纳也是数学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方法,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这些方法加深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在理解的过程中不斷提出自己的疑问。例如在高中数学“等差数列”这一内容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对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等进行总结,并且在之后“等比数列”的学习中,要将两者进行对比,找到其相同与不同之处,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如果对两种公式类型还存在一些疑问,那么一定要及时向教师提出,这样才能够解决疑问,从而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
总而言之,在高中阶段,数学是最主要的学科之一,在这一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提问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是学习成果的决定因素,因此,教师要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提问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贾文霞.浅谈高中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2).
[2]张绍庚.高中数学应着力培养学生“四新”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
编辑 李博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