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璐+石国凤
摘 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择2012级统招护理本科生71人作为对照组,2013级统招护理本科生70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测试基础理论、操作技能、综合能力测试及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效果对比。结果:实验组在基础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试、综合能力测试及问卷调查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学习态度及学习动力也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考核得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调动护理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对护理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理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应用效果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学科的基础,为临床各专科护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护理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必修课程,在护理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情景模拟教学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设计相类似于实际生活中的人物、场景和事件,使得学生同情景相容,对其中的各种角色扮演,同时实战演练也需要模拟,从而对所学知识做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同时使实践能力提高。如果比较传统教学方法的话,对于情景模拟教学法来说,它具有鲜明特征:比如趣味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是通过运用多种手段如:实物演示、多媒体、实验操作和角色扮演等对课堂教学情景加以设置,巧妙地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认知与情感和教与学,使得在课堂教学中护理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充分调动,使他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得到激发,最大程度地提升了学生沟通协作能力和专业素养。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将2012级统招护理本科生71人作为对照组,男生10人,女生61人,年龄19~23岁。将2013级统招护理本科生70人作为实验组,男生9人,女生61人,年龄18~22岁。两组护理生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 教师与教材
2012级对照组和2013级实验组班级由同一名教师授课,《基础护理学》授课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时数、教学目标均相同。《基础护理学》为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五版,主编:李小寒、尚少梅。教学时数共为180学时,其中理论课为90学时,实验课为90学时。
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进行教学。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重点做好教学准备、实施、评价考核三个环节工作。
(1) 准备
①教师准备:主讲教师课前应了解护理生对护理学和情景模拟教学的认识和接受度,并认真备课,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进行课堂设计,根据授课内容编制和创设相应的主题情景,向护理生讲解情景模拟教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②护理生准备:护理生可按学号或自由组合形式分组,每组10人左右,分为7组,选定其中1名同学为组长。每次课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基础护理学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第二阶段是按小组形式分组讨论、查阅相关资料;第三阶段是设计场景和人物,角色分配,所需物品准备,进行角色扮演;第四阶段进行小组讨论和总结。
(2) 实施
主要分為理论讲授、课下准备、情景模拟、讨论与总结4个环节。理论讲授占13课程,安排在情景教学前一周,进行理论讲授,主要内容为《基础护理学》中的概念、目的、原则、操作前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课下自由安排,学生将理论课上所学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并结合所学内容上网或在图书馆进行相关资料查阅,并根据老师设置情景要求做好剧本、道具、服装等准备,进行情景练习。情景模拟占13课程,进行角色扮演,依据预定顺序进行10-12分钟的情景模拟表演。讨论总结占13课程,情景模拟后,有小组扮演者及其他护理生自由发言,讨论情景模拟表演在准备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时以护理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倾听和引导的作用。最后针对护理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作出针对性的总结和点评,多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去寻找答案。
(3) 评价与考核
通过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考核的形式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比较,如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考核两块相加后的及格率及平均分、在考核环节中设置的综合能力方面评分、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作为评价与考核指标。
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二、 结果
以不同的教学方法试验后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实验组学生理论与实验考核成绩(及格率、平均分)与传统教学法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提高;相关数据统计表明差异有显著性(P<0.05)。
在考核中作为对照组71名2012级护理本科生在综合能力测试方面,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思考、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观察能力、应变能力、有效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评分均低于实验组70名2013级护理本科生。
从对照组与实验组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组之间对学习态度、学习内容掌握及综合能力等方面的不同。
三、 讨论
1. 调动护理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主要以“教师讲、护理生听”为主,教师占据主体地位,护理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护理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对于情景教学法来说,它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是以护理生为主体的,教师以精密的课堂设计和充分的课前准备为依托,对护理生加以引导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占主体地位。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后在《基础护理学》教学的时候,实现护理生主动学习代替被动学习,对相关资料积极查阅、解决和分析各种问题,用心设计场景、分配角色、自我导演,有效调动了护理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教学方法得到了95%护理生的喜欢和认可。endprint
2. 激发护理生学习护理专业的兴趣,潜移默化去调动学生对护理的热爱。
讲授《基础护理学》时护理生还是大二的学生,尚未学习内、外、妇、儿等临床专业知识,为了实现情景模拟,她们需要查阅大量文献,开展自我学习、协作学习。同时通过让护理生进行护士、病人、家属等角色扮演,使得护理生更能全面地感悟到护士所担负的“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重要职责。在此过程中,实验组有38名护理生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活动的参与纠正了自己对护理的片面认识,又激发了学习护理专业的浓厚兴趣。
3. 有利培养护理生良好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素养
经调查,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护理生通常缺乏良好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素养,在面对病人进行护理工作时当作任务完成,而非从自己内心深处想去帮助病人。因而在病人出现病痛或不舒适时,护理生更多表现出烦躁、抱怨、不情愿,而非从病人角度出发去真正为病人着想。而情景教学法通过让护理生置身于模拟护理工作环境中,使其感觉身临其境,在体验中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基础护理学》采用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后,对不同的医院情景护理生不但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很容易从所扮演角色的角度设身处地看问题,同时体会和理解扮演角色的需求和感受更深。鮮活的角色如患者、护士和家属等,使得护理生换位思考非常容易,在主动服务如帮助患者整理衣服、搀扶就诊老人等的时候,使她们在理解与同情服务对象方面与日俱增,从而更加关心和体贴患者,从而提升了护理生的护理职业情感和职业素养。
4. 有利提高护理生的综合能力
对于传统“灌输式”单纯理论教学来说,它的不足被情景模拟教学法加以弥补,它对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加以强调,以引导护理生主动学习为依托,缩小师生间、护患间的距离,使得护理生更加注重主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高,师生互动以及整个学习氛围都有了极大的改变。除此之外,每个情景的模拟均需要小组成员在分工中相互学习、在学习中集力完成,充分发挥每位成员的聪明才智,由此不仅可以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而且通过组内参与、组间评判,有效锻炼了语言交流和沟通技巧,培养了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了临床思维与决策的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35名护理生认为情景教学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2012,8:3.
[2]王祖平.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学教育,2010,11(93):16-18.
[3]朱雪梅,赵秋利,肖雪梅.角色扮演法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7):69-70.
[4]祝水英,祝建红,黄美英,等.情景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9):2009-2010.
[5]袁晓丽,江智霞,酒井顺子,等.情景教学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4):81-82.
作者简介:
严璐,石国凤,贵州省贵阳市,贵阳中医学院护理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