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品德和社会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品德和社会课程的设置目的是把学生的社会行为向正确方向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注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一般都是从德、智、体、美、劳进行教育,在这其中把品德教育排在教学的首位。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品德,二是社会品德。本文先介绍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不足,从不足方面逐步找到更适合小学品德和社会教学的教学策略,为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也要适应时代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程要伴随新课程的改革,开发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理念。品德和社会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教学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品德与社会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师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品德。
一、 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的问题
思想品德教学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教版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很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能够很好地给学生做出榜样。但是存在一些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的缺乏,使得品德教学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也有一些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了解决小学品德和社会教学问题,教学急需进行改革。从小学品德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师在教学上不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缺乏对新教材的研究和分析。学生在学习上是被动的,动手能力较弱。因此,整体教学效率不高。二是教师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些经典教材会给学生展示。在教学上,教师会让学生以看电影的方式结束课程。其实,现阶段的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不利。应该使课堂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三是老师教的内容太陈旧。社会在不断进步,教师在教学上也要与时俱进。在品德和社会教学中,许多教师不结合当前的社会案例进行教学。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使用一些老故事进行教学。老故事虽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提高品德和社会的教学策略
1. 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要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品德和社会教育时,结合教学目标,为全体学生设计教学活动,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后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能真正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方面要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品德的印象,使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同时,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形式上也要构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达到实效的教學目的。
2. 深化课程资源建设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容量较大,这是每位品德与社会教师都能体会到的。课容量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挖掘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师也要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深化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应掌握教学内容,确定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3. 拓展教学空间
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需要面向现实生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时刻牢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这是教学活动具有真正价值的意义。教师要贴近学生的教学活动,限制学生的社会行为,同时也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逐步开阔学生的视野。
4.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宣教为主。也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样的教学方式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展示空间。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主体应是学生。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学生需要满足实际的学习需要。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展示空间,进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学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确立以后,学生就会更容易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差异,教师应该正确对待。教师与学生密切接触,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教学的内容方面,教师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做到因材施教,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更好的发展。
5.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建立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包括“评教”和“评学”两个方面。“评教”是针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评学”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成绩。这两者之间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教师的教学内容要做到完全掌握。激励教师能够正确地对待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后要结合学生的课外生活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的课程。好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小学生品德的提高,还能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以后的学习生活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发现自身的教学缺陷。同时,教师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不断学习。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实效性。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品德,也对学生的高尚情操和正确人生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教师需要肩负的责任。教学方面要不断地优化教学内容,提出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文会.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3).
[2]佟和平.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策略[J].才智,2016(9).
[3]曹同浩.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
作者简介:
陆秋平,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徐霞客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