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涌现出的新兴社会群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同时,精准扶贫可以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战略指导,并有助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的完善。就模型理论基础而言,共同富裕是其理论源流,因人而异是其理论核心,人力资本理论是其理论基础;就问题透析而言,基于精准扶贫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主体参与意识薄弱、农业生产技能缺失、资金投入较为匮乏、培育体系亟须健全以及管理方法有待改进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精准扶贫对象、精准培育需求、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教育培训、精准管理方法等方面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育。
关键词 精准扶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28-0062-06
《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明确指出,“消除一切形式和表现的贫困……是世界最大的挑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要求”[1],但消除贫困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工程,需要所有国家和利益攸关方携手合作。作为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我国将脱贫、减贫纳入国际社会协同发展轨道,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立足我国“贫困人口规模较大、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较高、脱贫难度较大”等现实国情,在攻坚脱贫的“十三五”历史发展新时期,将精准扶贫置于“四个全面”的国家发展战略高度,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截至2014年底,我国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超过7000多万,农村和农民仍是精准扶贫的重点关注对象,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新型职业农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涌现的新兴社会群体,其培育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策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内在必然要求。基于此,本研究以精准扶贫战略研究视角为切入点,解读新型职业农民的真正内涵,厘清精准扶贫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在逻辑关系,重新审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然现状,阐明精准扶贫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适切路径。
一、内涵解读:新型职业农民
自2012 年党中央做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战略决策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不同于传统社会学意义上的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剥离了被动赋予社会地位标签的身份属性,促使其回归职业属性,使农业成为农民自由选择的职业。尽管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表述因人而异,但其本质内涵却一脉相承、与时俱进。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将新型职业农民具体阐述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强调“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具体来说,新型职业农民是指长期居住在农村,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为主,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并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与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农业从业人员[2],具有如下四个特点。其一,社会地位提升。打破“传统农民”身份的歧视和束缚,农民不再是简单体力劳动的象征,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旨在致富奔小康,可观的经济收入、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使其社会地位得到提升。其二,身份多重。新型职业农民可以是具有强烈爱农情怀和丰富农业生产经验的农民,可以是外出务工返乡创业者,亦或是农村领导干部、热衷投资农业的企业家、基层创业大学生以及退役军人等。其三,类型多样。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包括具有一定投资能力和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能力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的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服务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三大类。其四,综合素质较高。作为推进社會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要求较高,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创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是其区别于传统农民的显著特征。
二、关系重构:精准扶贫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在逻辑
(一)精准扶贫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战略指导
当前,我国攻坚脱贫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扶贫开发工作由全面覆盖迈向全面精准。要实现2020年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必须使扶贫资源更好地瞄准贫困目标人群,做到“真扶贫、扶真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立足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以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精准遴选培育对象,分产业、分类型、分层级、分模块实施教育培训,提升农民现代化农业生产知识与技能水平,促使其追求农业产业利润最大化。由此,要顺利实现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充分认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精准扶贫在扶贫开发中的战略指导地位,以精准扶贫助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基本方略和政策导向,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充分考量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真实状况,做到因人因地施策,切实提高扶贫成效。
(二)精准扶贫有助于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基于农村实际和农业发展需求对农民提出的新要求,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初显成效,截至2015年底,全国新型职业农民达到1272万人,比2010年增长55%[3]。相较于粗放扶贫来说,“精准扶贫”是发展理念和扶贫思路转变的体现,对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以精准扶贫国家战略思想为目标引领,深刻把握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核心,以“扶”为基础,以“培”为关键,立足经济新常态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多重现实需求,逐步形成政策扶持、规范管理、教育培训“三位一体”,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初级、中级、高级“三级贯通”的系统化、规范化培育机制,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技能强、经营水平高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对促进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盘活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大有裨益。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教育文化落后导致劳动力素质低下是贫困的共性。2012年,全国农民平均从农业中获得的纯收入为2722元,占农民总收入的34%[4]。“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9.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农民整体收入水平不高且不平衡问题依然显著。鉴于贫困农民现代农业生产技能缺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为贫困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根本推动力。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服务精准扶贫。通过加大教育或培训,明确贫困农民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他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意识,转变长期“等、靠、要”依赖性贫困的落后思想,实现由传统“输血式”扶贫向探索“造血式”扶贫转变;另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助力精准扶贫。通过搭建终身学习平台,使贫困农民有机会接受现代化教育、享受精准的政策支持和技术帮扶,从而提升知识素养、技能素养和信息素养,以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运行机理:基于精准扶贫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型构建
由图1可知,精准扶贫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之间有着高度的耦合性和逻辑关系,二者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精准扶贫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战略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通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可以有效实现精准扶贫。其中,精准识别是前提,精准帮扶是关键,精准管理是保证。因此,要阐明精准扶贫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运行机制,须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审视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困境,探究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外部因素。
(一)精准扶贫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型的理论基础
1.理论源流——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在总结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始终追寻的价值标准和发展目标。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基于深入人民群众内部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精准扶贫”这一思想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是脱贫攻坚关键历史发展时期的正确抉择和方向指引。可以说,精准扶贫思想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贯穿我国治贫、扶贫工作的指导性思想,是坚守“共同富裕”根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2.理论核心——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教学思想最早在孔子的《论语》一书中得以体现,后由南宋理学家朱熹首次提出,即“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至此因材施教思想得以问世。任何思想的提出都有其一定的历史依据和渊源,精准扶贫思想是“因材施教”的承继与发展,其核心和精髓在于“精准瞄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切来说,精准扶贫的要义是精细化,即精准扶贫以“精准”为方法,以“扶贫”为目的,以“实事求是”为理念指导,以“精细、精准、精确”为基本原则,考虑新型职业农民身份多重、类型多样的特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贫困人群,精确了解其致贫、返贫的真正原因,将精细化理念融入精准扶贫全部过程和环节,因人因地科学制定针对性的扶贫策略。
3.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基于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由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利多·舒尔茨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该理论注重人在生产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彰显,强调人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创造经济利益的重要价值。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一种创造经济价值或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依靠教育、培训等外力作用来实现,知识、技能、情感、健康及态度等都是人力资本的基本内容。较之传统农民而言,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较高,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是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精确定义。调查显示,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教育资源短缺等导致贫困农民现代农业生产理念和生产技术缺失,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精准扶贫视角下,通过系统规范的教育或培训加快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增加蕴含于贫困农民身上的人力资本存量,促使其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均有所提升,对接农业供给侧改革时期“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顺利实现。
(二)基于精准扶贫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解析
1.主体参与意识薄弱
作为具有现代职业属性的新兴社会群体,新型职业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的主动性直接关涉“三农”问题有效破解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目前,主体参与意识薄弱仍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障碍因素。一方面,受传统農民观的束缚。受制于传统小农思想,大多数贫困农民对农业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农业属于低端劳动力产业,从事农业生产仅够维持生计,并不能使他们摆脱长期贫困状态。此外,广大农村地区“兼业化、老龄化、低文化”现象十分普遍,更有部分农户“等、靠、要”依赖思想根深蒂固,对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积极性不高,致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地位丧失。
2.农业生产技能缺失
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设施、装备和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生产,提高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的过程,是新常态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价值诉求与时代趋向,也是实现“四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换言之,现代农业是现代生产手段和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等要求农业生产与经营应以先进技术为指导,逐步培养兼具现代农业生产理念和生产技术的“技能型”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促使农业增长由土地、资本等要素逐步向依靠科技和劳动力素质改变。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2014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学历层次在初中及以下占比为84.4%,高中、中专和大专以上学历层次占比分别为10.01%、2.66%和2.93%[5]。所以,文化程度偏低导致贫困农民农业生产技能缺失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面临的发展瓶颈。
3.资金投入较为匮乏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复杂工程。《“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充裕的资金投入作为物质保障。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如2016年中央财政投入13.9亿元,确保完成100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但究其根本,贫困农民经济基础极为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政府的全力支持,为其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和技术指导,反之不能有效激发他们积极投入农业生产与管理的内在动机。一方面,资金投入主体单一。政府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体,企事业单位、教育培训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社会力量参与意识淡薄,资金筹措渠道窄化影响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农民教育培训的专项法律法规,分散在其他法律中的相关条例也较少。
4.培育体系亟须健全
基于实践基础上综合考量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机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不健全是影响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原因。一是培育理念缺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战略需要,是新时期助推农业转型的主导力量。长期以来,受农业社会地位不高和培育制度不完善等影响,忽视贫困农民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真实需求,未能彰显“以终身学习理念为向导”“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文关怀和生命价值,培育对象主体性的失落和实践性的遮蔽无法从根本上贯彻育人为本的培育理念。二是培育内容陈旧。调查发现,陈旧且缺乏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不能满足贫困农民实际教育需要,课程设置尚未与社会经济转型和科技进步与时俱进,课程内容更新缓慢,“所需”与“所学”不配套,严重挫伤农民参与教育培训的热情。三是培训方法落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理论轻实践,以传授基础理论知识为考核和评价标准,采用“一刀切”“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忽略贫困农民的复杂性、个体性和差异性,使他们陷入被动接受的尴尬境地。
5.管理方法有待改进
截至2014年底,我国仍然有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12.8万个贫困村、7017万贫困人口[6]。面对如此庞大的贫困人群,如何选择既具统筹规划又具科学先进的现代管理方法帮助其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最大农业效益,是当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个涉及多元主体参与的协作过程,需要多部门和单位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构建“一主多元”的高效管理机制。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缺乏系统规划和指导,政府、企业和学校等管理机构呈现独立自主管理状态,在项目、信息、资金和师资等方面未能建立统一的资源整合机制。另一方面,合理有效的现代管理方法是提高管理效率的关键方法,简单机械的粗放式管理模式偏离人本化管理理念,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依托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尚未得到普及和应用。
四、何以可能:基于精准扶贫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一)精准扶贫对象:瞄准培育主体,激发农民农业生产动力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解决“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好地”的核心问题,也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提高生活品质的根本途径。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参与意识薄弱的现实问题,必须对贫困农民进行精确瞄准和锁定,通过科学方法识别并遴选出具有一定发展潜质且农业从业倾向较强的新型产业工人,促使他们顺利实现由“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最大程度激发其自愿参加农业生产的内生动力。一要立足实地考察。“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调研提出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由此必须秉持实践导向,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重大工程项目实施,以县为单位,深入开展摸底调查,精准剖析不同地区农民贫困的真正缘由和导致农业生产落后的障碍因素,对符合条件且有意愿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贫困农户实行建档立卡,建立网络数据库,精选培育对象。二要进行精准识别。农村贫困人口数量较大且情况复杂,应在对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收入结构等人口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和统计工作,选择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具有较强市场经济意识并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贫困农民作为培育对象,拓展来源渠道,将更多具备劳动生产能力的农民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队伍。三要精准培育类型。根据不同层次和年龄贫困农民的能力倾向、兴趣爱好、学习需求等个性特征,采用“过滤式”筛选的科学方法,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等不同类别农业劳动群体进行分类培训,按需施教。
(二)精准培育需求:注重技术引进,对接农业产业结构改革
精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求对落实党和政府的战略部署及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调查表明,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农业生产技能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共同期待和愿景,而“技能缺乏”是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因此应重点关注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一要紧密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新常态下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技术成为优化农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关键生产要素,新形势、新产业、新业态要求农业生产必须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文化素养,为实现安全绿色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人力资本基础。二要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水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农村劳动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导致农业技术推广较慢,由此必须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工程,鼓励贫困农民学习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成果,同时提高农业科技和先进实用技术应用能力,重点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创新意识、管理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要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农业改革应坚持创新为本、高端引领、人才优先的原则,以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为基石,针对贫困农民的多元学习需求,为其提供教学观摩、实习实践和创业孵化场所等,激发其创新创业活力,加快形成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创型”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三)精准资金使用: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的前提与基础,政府应通过加强财政拨款或设立专项资金等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资金投入力度。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投资机制,明确政府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社会合力的作用,引导农业生产利益共同体自觉树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的共同愿景与目标,共同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使命。二是资金使用精准到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经费应精准到户,将专门扶贫基金合理分配给需要实施精准帮扶的贫困家庭,使资金得到精准优化利用。三是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健全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是发达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共有经验,因此应立足基本国情,借鉴发达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益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优势的法律法规体系。如美国《新农业法草案》中制定农民补贴政策,帮助农业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让更多新型职业农民受惠,同时增加农业专项贷款,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资金需求[7]。
(四)精准教育培训:重视职业教育,完善职教培训体系
在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列为扶贫攻坚战役的“五大工程”之一。毋庸置疑,教育是打赢攻坚脱贫战的“内生力量”,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路径。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就业和消灭贫困最有效且直接的手段[8]。职业教育职业性的本质属性和教育对象广泛性的特点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契合,因此,职业教育应肩负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职责。通过完善助益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打造一支“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一是明确职业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成效的大小取决于教育功能是否得以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旨在培养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理念、知识和技能且素质优良的现代职业农民。所以,职业教育应以职业需要为导向,培养现代农业所需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切实从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层次和类别的新型职业农民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出发,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9]。二是要丰富培训内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课程设置要遵循多样化、全面化和实践性的原则,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拓展教育内容,不仅重视农业科技教育,也要加强农业法律和政策教育、农场经营管理教育和农业安全教育等,同时应注意课程内容要与时代发展同步。三是要创新培训方式。改變以往机械落后的培训方式,一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引进现代信息化的手段和设备,规范培育行为,提高培育质量;另一方面,培训应走出学校和课堂,到农民家中、田间地头和农业培训基地等进行现场教学和指导。
(五)精准管理方法:坚持政府主导,搭建现代信息管理平台
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直接关系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规格和发展导向,以现代化信息管理理念为引导,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高端科技引入农业生产和农民培育中,是顺应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时代发展的根本之策。作为示范者、引导者和监督者,政府在创新或选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方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此,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契机,以网络技术发展为前提,以政府大政方针和前沿政策为指导,搭建一体化的现代信息管理平台,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发展方向。一是建立多元管理主体,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管理模式,依托网络科技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基本情况、教育培训、产业发展和政策扶持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二是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信息档案和数据库,提高新型职业农民信息采集、申报审核、过程监控、在线考核等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同时,也应结合各地实际,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注册登记和考核评估制度,建立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动态管理机制[10]。三是大力培育现代化管理人才。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短缺的现状,政府必须健全一体化的职前与职后教师培训体系,着力培养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的专职教师队伍,增强现代农业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熟练操作信息设备的能力,有助于科学有效指导新型职业农民。
参 考 文 献
[1]UNESCO.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B/OL].(2015-09-25)[2017-08-08].https://sustainabledevelopment.un.org/post2015/transformingourworld.
[2]何超群,吴锦程.精准扶贫战略下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6(13):65-69.
[3]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农业部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7-01-22)[2017-08-08].http://www.moa.gov.cn.
[4]唐任伍.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阐释[J].人民论坛,2015(20):28-30.
[5]李卓,何允华,刘长远.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J].现代农业,2017(11):50.
[6]汪三贵,刘未.“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习近平精准扶贫系列论述探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1):40-43.
[7]韩娜.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3:67.
[8]董香君,陈维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SWOT分析及其策略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3):55-59.
[9]刘奉越.职业学校教师转化学习研究——基于专业发展的视角[D].天津:天津大学,2013:21.
[10]兰泽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村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甘肃省张披市肃南县皇城镇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