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8-01-04 11:22史栋
甘肃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数学教学培养

史栋

【关键词】 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1—0107—01

一、巧妙导入,以情引趣

导入作为小学数学新课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代入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用情境法、激趣法、以旧引新法等导入方法,以适合的方法引入课堂教学内容,进而保证教与学的质量。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让学生的认知结构从二维平面过渡到三维空间,在新课导入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三根同样长的小棒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那么六根同样长的小棒最多可以拼成几个正三角形呢(强调六根都用上)?这一问,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学生们纷纷拿出小棒进行拼、摆、搭,结果几个学生拼成了有四个三角形的三棱锥。此时,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从而顺利地克服了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过渡这个难点,突破了教学重点,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设置疑问,以疑激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引导学生探疑才是教学的真谛。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冲突,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巧设悬念,以疑激趣。

如,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一课”时,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露出的三角形的一个角,去判断被遮掩的是一个什么三角形。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设疑:“为什么看到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就可以判断被遮掩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为什么看到一个锐角则无法判断呢?”这两个充满悬念的问题,自然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和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心理上的准备,从而实现了“无疑——有疑——无疑”的认知转化过程。

三、以奇激趣,在成功的体验中培养兴趣

智力孕育于好奇之中,而兴趣是在好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好奇的心理,使学生怀着好奇而激动的心情进行探究活动,并在此过程中获得好奇心的满足和成功的情感体验,进而树立自信心和激发起浓厚的兴趣。

如,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和“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时,采取让学生说出任何数,教师准确而快捷回答的方法,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出规律后,又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编题对答等形式,使学生感到自己也能像老师那样答得又对又快,使其好奇心得到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巧用学具,以奇激趣

好动是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动手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表象,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达到理解掌握新知、 培养学习兴趣的目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适时组织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在动手操作中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體”的教学中, 教师组织学生通过粘面撕叠证明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正方体六个面都相等;通过搭拆框架证明长方体相对梭的长度都相等,并且有三组长度相等的棱,正方体的十二条棱都相等。通过“贴——装——拆”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在动态的教学活动中很自然地认识和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同时通过操作,拓展了学生的认知领域,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

五、巧用实例,以奇激趣

运用学生生活中的实例,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挖掘和展示新的内容和形象,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这种新奇的实例展示了学生熟知的形象和内容,所以学生记忆深刻,兴趣倍增。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教学“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时,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学号,通过游戏,使枯燥的数学教学内容增添了情趣,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游戏中掌握了知识,为学生已有的旧知识赋予了新的内容。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若能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趣”,使学生“乐学”,必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数学教学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