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17年11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这是党在十九大召开后,出台的第一部有关文化的立法,对进一步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促进阅读推广活动将起到里程碑式作用。论文选取了以“经典名著”为内容的阅读推广主题,并结合图书馆营销理论对如何有效推动全民阅读提出四点建议。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法 阅读推广 全民阅读
分类号
Classic Reading Promotion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Public Library Law
Zheng Beiyi
Abstract The Public Librar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published in November 2017. This is the first legislation on culture that the party has introduced since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It will play a landmark role in furthe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ies and promoting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This paper selects reading promotion theme with the content of “classics”, and combined with the library marketing theory to make four suggestions on how to effectively promote national reading.
Keywords The Public Library Law. Reading promotion. Nationwide reading.
全民阅读推广,旨在增強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自我国20世纪开始推进“全民阅读”工作以来,公共图书馆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二十多年来,公共图书馆一直致力于努力将良好的阅读习惯输送给社会中每个人,让它变成读者人生中的重要内容与爱好,《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将会使得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推广过程中更加成为不可或缺的推手,必将助力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1]。
1《公共图书馆法》与阅读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下文简称“图书馆法”)是我国第一部图书馆法,它的诞生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更是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公共读书阅览权利。全民阅读推广作为公共图书馆的使命和长期任务,《公共图书馆法》必然对全民阅读推广做出了规范性规定。其中关于阅读推广的法律条文,既是对社会进行法律意识教育,也是增图书馆界从业人员认知,是推动“全民阅读”事业发展的应为之举。
1.1 《公共图书馆法》中有关阅读推广内容的法条
新发布的《公共图书馆法》共5056个字,笔者通读后对相关阅读推广的法条按“推广内容”和“推广方式”两方面进行了分类整合,其中关于内容规定的法条有三条,分别为第三十三条、三十四条和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明确写到,公共图书馆应当通过开展阅读指导、读书交流、演讲诵读、图书互换共享等活动,推广全民阅读。这其中用了“应当”一词。在法律条文解释中,“应当”表示“必须”属于一种强制性的规定,不同于“可以”一词,“可以”就存在一定的协商幅度,当事人就可以自主的选择做或者不做。所以“全民阅读”是公共图书馆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去承担。第三十三条统一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具体服务范围,这都是阅读推广得以实施的硬件保障。第三十四条,专门根据少年儿童读者的身心特点,阐述了单独面向少年儿童读者该开展的阅读指导、社会教育活动和对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支持[2]。这也间接肯定了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分对象实施的正确性。
1.2《公共图书馆法》中有关阅读推广方式的法条
《公共图书馆法》中关于阅读推广方式规定的法条有四条,分别为第三十九条、四十条、四十一条和四十二条。第三十九条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必须通过流动服务设施与自动服务设施为公众提供便捷的服务,这也为阅读推广提供了一种服务实施方式。我们可以思考如何通过此类必要服务的途径推广阅读。第四十条阐述了公共图书馆数字服务网络建设的重要性。新时代信息产品越发丰富、信息传递越发便捷,网络化技术越发规范,都为阅读推广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第四十一条强调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政府应当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馆内古籍的保护 ,阐述了了古籍出版研究利用的方法和宣传古籍的活动方式,因此笔者选择经典古籍作为阅读推广也是受到此项法条内容的启发。第四十二条,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应当完善反馈机制,接受社会监督。有效的读者意见反馈将有助于图书馆时刻了解读者需求并根据读者需求完善服务提供内容,对阅读推广而言,尤其在“经典阅读推广”中与读者进行交流对话更具有意义。
2公共图书馆的经典阅读推广
我们知道,阅读改变眼界,眼界会改变思考问题的格局,格局又会决定人生的高度。“吾生有崖,而知无涯”的内涵就在于不断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流传至今的无数经典,都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经典阅读推广作为全民阅读推广的一部分,可以说宏观上是实现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需要,微观上是帮助读者对经典内容的一种深度解读,更是让读者在有限时间内更快提升经典阅读效果的一个突破口。如何高效的进行经典阅读是摆在图书馆人面前的问题,笔者拟结合《公共图书馆法》中有关阅读推广内容与方式的相关法条,立足于“图书馆营销”理论[3],对经典阅读推广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2.1充分挖掘馆藏资源,树立图书馆阅读品牌
《国史大纲》是一部比较有思想的史著,钱穆先生曾在该书中指出一国的国民应该对本国的历史附随一种“温情与敬意”。推进经典阅读,塑造品牌活动,体现着对于传统文化、对古代先贤往圣的“温情与敬意”。因此,经典阅读推广虽然可以通过讲座、诵读、影片欣赏,或是“阅读节”“读书周”等方式开展活动,但在这些活动中图书馆却需要注重活动品牌的塑造。成功的圖书馆经典阅读品牌活动的树立,能广泛吸引读者,能使读者在长期的阅读推广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经典的熏陶,培育和开启读者身心深处蕴藏着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以笔者所在的南京图书馆为例,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南京图书馆在经典阅读推广方面已然在阅读推广活动摸索出一些成功的经验。从2010年起,“南图阅读节”每年选取一部经典名著进行导读,以研讨会、讲座、展览、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予以呈现,多年来已经成功举办了《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四大名著的阅读活动,现已选取《老子》《孟子》《庄子》等多部经典哲学名著开展相关的阅读推广活动。在经典阅读活动中,我馆结合馆藏资源,把握每次活动中的每一环节,注重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按照下述流程开展(如图1所示)。
图1 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流程
2.2把握经典的深浅程度 重视分级阅读辅导
全民阅读要保障全体公众的阅读权利,包含成年人、未成年人、阅读障碍人群享有平等的阅读权利,要缩小区域贫困差距,最大限度的发挥全民阅读的效力[4]。《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按照平等、开放、共享的要求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这就决定了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多样性,因此阅读推广需要根据被推广对象的需求进行精准推介,以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阅读经典的过程,是重新发现和建构经典意义的过程,读者一般来说很难自觉体会这一点,特别是大部头的经典名著。在经典阅读推广中,要想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图书馆就要考虑到被推广对象在兴趣爱好、认识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要结合不同的服务对象挑选经典的类型、深浅程度以及不同版本,才能精确提升读者的阅读水平。例如,在文学名著阅读推广中,对于初中以下学生,是以推介名著缩写本进行阅读,而对于高中及以上的则推介原著阅读。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在不同服务空间,陈列经典版本数量的合理化情况。图书馆在经典阅读推广中进行分级阅读的做法,将如南宋翁森《四时读书乐》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也许你的快乐就将从你选择正确的经典版本开始。
2.3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完善经典数字资源制作
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需要进一步丰富包括纸本资源和数字资源在内的馆藏资源,确保馆藏资源能满足民众的阅读需要,这是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基础[5]。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方便现代人接受经典阅读内容的推送,不仅需要进行纸本图书的推介,更需要大力进行相关内容的数字资源建设,借助于网络渠道加以推广。这一点在《公共图书馆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中就有所相关阐述。公共图书馆理应加强经典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数字文化服务。
笔者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可分东中西三个区域,由各地省馆牵头,制作经典阅读内容的视频、图文资源,并及时录入相关文化数据库,例如南京图书馆在自建资源中,目前已经整理制作出民国连环画,百年人物等经典数据资源,可供读者在线阅读。各区域图书馆在制作时,一方面要注意根据各馆自身条件,通过影印、数字化、缩微技术等方式对馆藏经典进行研究整理;另一方面要注意按照分级阅读辅导的要求制作数字资源。同时,各省馆之间尽可能相互合作,协商在一定区域内共享制作完成的数字资源,或是在制作前期罗列计划表,分领任务去制作。
2.4建立阅读推广反馈机制 加强对读者的深度指导
阅读推广活动反馈的重要性远大于其活动形式的新颖和规模,往往决定着经典在阅读推广中是否已经被理解,融入到读者的思想意识中[6]。《公共图书馆法》 第四十二条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做到定期公告服务开展情况,听取读者意见,建立投诉渠道,完善反馈机制,接受社会监督。图书馆营销理论中的“用户满意度”往往也都通过“用户反馈”得以体现。
经典阅读推广尤其需要和用户之间建立畅通的意见反馈渠道,因为经典阅读是一种对话性的阅读,需要更加注重推广对象的个体性差异。这种对话是读者和作者之间,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年龄的一种交流,是思想与思想的对话,心灵与心灵的对话,甚至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对不同的读者,每一次的阅读就是一场不同的对话。唯有建立起阅读推广的反馈机制,才能帮助每一位读者从自身出发,理解经典,最终运用经典为自己的人生答疑解惑。这里,公共图书馆可以同时利用线上线下两个平台,一方面在馆舍内设置意见建议反馈箱;另一方面利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平台直接与用户对话,通过网络的快速与便捷,及时解决用户对经典理解的困惑。
参考文献:
[1] 王晓粉.公共图书馆法:推进全民阅读[J].法制与社会,2017(10):203,206.
[2] 吴钢.国图书馆法制化建设的突破与未来路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颁布之际的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8(1): 30-36.
[3] 张浩如.图书馆营销研究[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
[4] 周荣红.《公共图书馆法》实施背景下的全民阅读保障机制研究[J]. 图书馆学刊,2017(12):33-36.
[5] 韩彬.阅读立法中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J]图书馆论坛,2016(12):66-69.
[6] 罗洁.全阅民读立法与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思考:基于《深圳经济特区全民阅读促进条例》[J].图书馆界,2016(6):75-77.
郑蓓怡 南京图书馆馆员。江苏南京 210018。
(收稿日期:2018-06-30 编校: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