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花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QQ、微博、微信、微课、班课、慕课和课堂翻转等丰富了课堂教学,同时微信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与互动环节。微信时代的到来给高职课程带来了冲击,将微信引入教学环节,推进个性化私人定制教学,以不同的方式丰富课堂教学成为当前教学的焦点。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微信平台的课程改革策略,为课程改革献计献策。
[关键词]微信;微信平台;课程特点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4.156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4-0-03
0 引 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到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其中在线教育达到1.44亿。随着政府和企业大力开展智慧城市与无线城市建设,公共区域无线网络迅速普及。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带动家庭、学校开始使用无线网络,网民通过WiFi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1.8%。微信受到了众多学生们的青睐,人们可以明显发现手机控、低头族的数量越来越多,面对当前高职学生的特点,如何将微信应用到学习中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也为高职课程改革提供了舞台。
1 微信及微信平台
微信(WeChat)在2011年1月21日诞生,是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能够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在大学生中迅速普及,微型学习、自主学习变得触手可及,面对当前高职学生的特点,这种可视化强的软件推动了课程改革,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工具。微信平台为个人、企业等提供了业务服务与用户管理等服务平台,成为了课程的发布平台,成为了工作室、企业、学校等推广信息的平台,成为了具有众多相同爱好人员交流的平台。微信公众号可以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教师通过建立高职课程微信公众号,可以邀请关注公众号的学生加入,通过语音短信、视频、图片为课堂现代化教学营造不一样的学习氛围。
2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职课程特点
当前,高职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微信平台应用在课程建设上,为高职课改带来了新气息、带来了交互感。
2.1 信息多元化
微信让世界尽在指间,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微信的高职课程以文字、图片、视频和声音等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课程的公众号让学生可以快速地收集到与之关联的最新课程内容,了解课程最新的动态与新技术。
2.2 交互实时化
微信可以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的实时互动,避免了在高职课堂上学生不愿提问的尴尬。学生可以在微信平台、微信群进行现场互动与后台留言,通过交互激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学习兴趣。
2.3 过程虚拟化
3D技术、VR虚拟技术等最新的技术占据了微信平台的版面,智能技术使高职课程远离枯燥。学生通过微信平台进入虚拟空间,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学生在设计中应用3D虚拟技术,可以选择自己中意的图案、材质、工艺,还能看到成品的效果,让直观感觉通过点击与选择变得丰富、变得简单、变得现代化。
2.4 空间多变化
有了微信,距离不再是问题。学生通过微信平台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可以选择本校的精品资源,也可以跨校、跨区域选择,让教学资源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共享。同时,学生通过点击可以感受教学资源中一些真实工作环境。
2.5 功能多样化
当前,微信的功能越来越多,随着微信平台与教务系统融合,学生可以基于微信平台即时查询相关课表、成绩,利用智能手机签到考勤。传送文件、分组管理、信息共享为课程建设提供了许多平台。
3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职课程的改革策略
微信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低头族成为了当前高职院校的一道风景线,智能手机的普及也为高职课程改革提供了契机,如何将课堂学生玩手机的现象转向为教学服务,成为课堂教学者关注的重点。
3.1 组建课程素材库,打造特色课程
微信的优势推动了课程改革,给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教师根据专业需要建立相应的课程微信平台,组建相应的课程素材库,利用平台发布课程计划、教学PPT、教学视频。微信平台使枯燥的教学变得可视化,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己的爱好进行选课。而教师也要积极做好课程建设,用虚拟化、视频、PPT、大量的图片等多种手段不断地去组建课程素材库,打造特色课程,让企业不再神秘,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制作成一个个通俗易懂的视频,让技能学习变得轻松、变得愉悦。组建课程素材库有以下三种形式。
(1)内容自选式。微信平台具有较强的视频、动画、虚拟功能等效果,教师在课程建设时可以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收集大量与课程有关的素材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内容,以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中的服装工艺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主菜单有很多选项,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一级菜单有基础缝制工艺、裙子、连衣裙、外套、西装、大衣和礼服可供选择,点击任意一项可以进入二级菜单。例如,进入礼服篇后,里面有视频集锦、礼服知识、礼服篇(女)制作和礼服篇(男)制作可供选择。学生点击任意一项可以进入三级菜单,例如,点击进入礼服篇(女)制作后,可以选择绣缀、波浪、刺绣等各种侧重点不一的礼服制作技法。由于款式变化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风格自主地选择内容,一方面可以通过详细示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打破被动学习的局面,另一方面能夠解决操作演示时学生现场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内容自选式使学生的选择面更广,对教师的备课信息量、信息化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师自选式。未来的教学将打破时间、空间的界线,优质的师资将打破门户之见,学生选择想学的课程后,可以借助微信平台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由于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不一,学生可以选择同一学校的的不同教师,也可以选择不同学校的教师或者来自企业一线的技术师傅。学生通过选择不同风格的教师一方面可以改善单一的教学模式,减少学生的视觉疲劳,另一方面可以共享名师、名匠,提升教学质量,更可以走出国门共享国际的师资力量。微信平台让学生能选择到优质的师资,弥补师资不平衡,学到精湛的技能。
(3)企业自选式。微信平臺信息量大,而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项目化,不同企业的项目侧重点也不一样,高职课程改革要紧密依附、服务、引导企业,共建课程、共建教材才能真正推动课程改革。微信平台要选取不同类型企业的项目流程视频和虚拟技术,让企业环节的生产操作、设计流程不再神秘,从而从真正意义上提升课堂的效率。
3.2 线上线下学习,实现互动课程
微信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让一切皆变得可能。线上线下的学习丰富了课堂的学习模式,除了实体教学,教师可以将相关学生组建微信群,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的答疑模式。一些在线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互动课程,讨论不再有距离。线上线下学习要有学习区、讨论区、自测区、答疑区和分享区,如当前“基于微信的多终端互动探究”“基于微信和Java Web的高校答疑系统”等有效提高了课程线上线下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可以将素材平台、交流平台、评价平台和反馈平台等运用在微信上,如设计一个仿生水壶,能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人群聚集在一起,一方面可以分享大师的作品,另一方面可以开拓视野,将头脑风暴运用地更加广泛。此外,任课教师可以建立课程微信,将选课的学生添加到课程教学中,在云平台上建立学生的课程档案,做好考勤信息与作业评价,通过微信调动线上线下学习的积极性,最大化地发挥微信的课程教学功能,
3.3 创设作品展示区,推动共建课程
高职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只关注最后的作品,微信平台可以结合学生的作业定期推送订阅信息,让课程不再仅仅注重研究过程,而是分享相应的制作过程和最后的成品。可视化成为了微信平台展示的优点,尤其是艺术类的课程优势更是凸显,让课程不再单一地注重教师的制作与设计,学生要积极地将自己的作品放到微信平台展示区,以服装立体裁剪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展示自己的立体裁剪作品、礼服作品等,以室内效果图为例,学生可以通过相关作品展示不同风格的效果图,与同学、老师分享经过自己努力后的作品,通过展示作品收获来自不同途径的点评与分析。
3.4 打造分享平台,共享优质课程
学校在进行高职课程改革时,可以通过打造分享平台,共享优质课程。首先,微信平台可以通过轻松点击分享让大家快速地获取信息,通过建立企业、行业协会、专业、课程的订阅号,让学生快速地获取与专业课程有关的课前、课中、课后的信息。其次,微信分享平台要通过PPT、图片、视频、朋友圈等方式将与课程有关的知识点呈现在师生面前,如朋友圈信息分享就带来了海量的信息。再次,微信分享平台要及时网罗与课程有关的最新技术、最新信息、企业的新技术和一线的比赛信息,如图3所示。个性化定制、无人销售、模板缝制,不同部位的缝制技巧等一方面可以通过编辑加入微信课程中,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发到相应的微信讨论群,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大家共享优质的课程资源库。
4 结 语
微信作为当前深受人们喜爱的软件,通过智能手机等方式为课程教学带来革新,微信平台的课程建设将成为今后学习的重要手段,为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提供帮助。微信平台将课程教学发展到极致,完美演绎了最高效、最可视化、最信息化、最便捷、最全面的、最新的学习产品,为众多学生所接纳。
主要参考文献
[1]壮国桢.高职课程改革与课型创新[J].职教论坛,2014(9).
[2]张彦杰.协同创新视角下高职课程改革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8).
[3]徐国庆.当前高职课程改革中的困境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8(4).
[4]杨培基.基于微信和Java Veb的高校答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7(6).
[4]蒋志辉.基于微信的“多终端互动研究”学习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