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探讨

2018-01-04 07:56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23期
关键词:螺杆菌幽门颈动脉

冠心病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探讨

唐亮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178例冠心病病人根据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为未感染组(82例),轻度感染组(61例),重度感染组(35例),比较各组病人颈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情况,同时检测各组病人血脂,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IL-8、IL-10]等血生化指标,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颈动脉IMT关系。结果3组TG、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感染组、轻度感染组及重度感染组CRP、IL-6、IL-8、IMT依次升高,IL-10依次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感染组、轻度感染组及重度感染组3组斑块发生率依次升高,未感染组、轻度感染组及重度感染组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依次升高;冠心病病人IMT与炎性因子CRP、IL-6、IL-8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6,0.723,0.714);IMT与炎性因子IL-10呈负相关(r=-0.698)。结论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展密切相关。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冠心病;幽门螺杆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血脂;炎性因子

冠心病为重要的老年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程度加深及生活、工作方式改变,冠心病的发病呈现快速增长状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其基础的病理性改变,由此引发的心脑血管事件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为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在人群中感染较常见。目前研究发现[1],HP持续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冠心病病人HP感染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冠心病确诊病人178例为研究对象,男102例,女76例,年龄42岁~86岁(63.3岁±7.8岁)。根据14C呼气试验分为幽门螺杆菌未感染组82例(衰变数<200dpm),轻度感染组61例(200dpm≤衰变数<1 500dpm),重度感染组35例(衰变数≥1 500dpm),3组一般资料比较(详见表1)。

纳入标准:具备典型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变,冠脉造影显示至少1条冠脉管腔内径狭窄超过50%;排除3个月内感染及其他炎性疾病病人;排除严重贫血、肿瘤、甲状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异常及器质性心脏病病人;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各组一般情况比较及冠心病传统高危因素比较

1.2 方法

1.2.1 研究设计及实验室检查 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了解病人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病史及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行14C呼气试验检测HP的感染情况,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试验设计分组,比较不同HP感染情况的冠心病病人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IL-8、IL-10]等血生化

指标,研究HP感染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

呼气试验试剂由深圳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mL,离心分离血清免疫比浊法检测CRP、TG、TC等血生化指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雅培AU5800,试剂由宁波美康生物有限公司提供;IL-6、IL-8、IL-1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试剂由武汉博士德生物有限公司提供,当日质控保证结果的有效性。

1.2.2 颈动脉IMT测定 彩色超声仪型号为GELOGIQE9,探头频率11MHz~15MHz,取双侧颈动脉分叉处2cm处图像均值作为平均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情况判定:血管节段突入管腔>邻近区域IMT50%或局部IMT≥1.2mm为斑块形成。斑块回声呈低回声软斑或非均质回声为不稳定斑块。

2 结 果

2.1 3组病人血脂及炎性因子比较 3组病人TG和T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CRP、IL-6、IL-8和IL-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未感染组、轻度感染组及重度感染组CRP、IL-6、IL-8依次升高,IL-10依次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3组病人血脂及炎性因子比较(±s)

2.2 3组IMT及斑块稳定性比较 3组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未感染组、轻度感染组及重度感染组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χ2检验,未感染组、轻度感染组及重度感染组斑块发生率依次升高,未感染组、轻度感染组及重度感染组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率依次升高。详见表3。

表3 3组IMT及斑块稳定性比较

2.3 冠心病病人IMT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冠心病病人IMT与炎性因子CRP、IL-6、IL-8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56,0.723,0.714);IMT与炎性因子IL-10呈负相关(r=-0.698)。

3 讨 论

HP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在人群中感染较普遍,其细菌毒素空泡毒素(VacA)、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可导致胃上皮变性坏死。目前已明确HP长期感染为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的发生独立危险因素[2]。动脉粥样硬化为冠心病的病理基础,其发生进展与HP关系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3],动脉粥样硬化感染学说得到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支持[4]。

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发现:炎性反应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斑块的稳定性起关键作用,动脉内膜损伤及动脉壁炎性反应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启动因素[5-6]。HP定植于上皮细胞,其感染可引起机体系统性的炎性反应,引起酪氨酸磷酸化,刺激机体多种炎性因子分泌,上调黏附因子的表达水平,促使单核细胞、白细胞黏附、聚集并损伤血管内皮,加重局部的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硬化进程。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HP感染的冠心病病人随着感染程度加重,CRP、IL-6、IL-8出现不同程度升高,IL-10出现不同程度降低;CRP为机体炎性指标,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子。CRP可诱导细胞黏附因子过表达,并刺激单核细胞因子释放激活补体系统,促进动脉粥样斑块硬化形成[7]。

IL-6可刺激氧自由基增多,加重血管内皮损伤[8];IL-8具有强烈的趋化作用,促进炎性细胞聚集、黏附,并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迁移[9];IL-10反映机体免疫状态,可抑制炎性因子的合成[10]。本研究中3组血脂及冠心病传统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体重指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随着HP感染加重,冠心病病人机体炎性反应呈现加重趋势,上述炎性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均起关键作用。

动脉硬化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多数学者认为颈动脉IMT是一个反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指标[11],同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及附壁血栓的形成是造成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原因,两者均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一定程度上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3组冠心病病人IMT比较,未感染组、轻度感染组及重度感染组IMT依次增厚(P<0.05)。粥样硬化斑块中低回声斑块主要以脂质为主,易脱落,稳定性差等。回声斑块主要以细胞、纤维为主,强回声斑块多为钙化物质,静息病灶,相对稳定性较好。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斑块发生率依次增高,且不稳定性斑块在重度感染组比例远高于轻度组与未感染组。IMT与机体炎性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IMT与炎性因子CRP、IL-6、IL-8呈正相关,IL-6相关系数r值相对较高;IMT与炎性因子IL-10呈负相关。

综上所述,冠心病病人IMT增厚程度与机体的炎性因子关系密切,HP长期感染可刺激机体的炎性因子增多,HP长期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展密切相关。控制HP感染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临床意义。

[1] 邓芸,肖雨雄,陈宝峰,等.超声诊断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血清MIF的影响[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12):1072-1074.

[2] 于晓辉,张双霞,戴飞,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组织中MIF的表达[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19(9):838-841.

[3] 谢焕琴,黄璐,吕小平.幽门螺杆菌感染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J].临床医学,2011,31(1):27-28.

[4]VarbanovaM,MalfertheinerP.Bacterialloadanddegreeofgastricmucosalinflammationin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J].DigDis,2011,29(6):592-599.

[5] 刘剑雄,张小强,黄刚,等.2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J].疑难病杂志,2014,13(7):704-706.

[6] 刘兵荣,肖瑾,陈伟,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3,10(5):264-267.

[7] 胡远英,雷鸣,汤兰桂,等.彩超检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3):1055-1057.

[8] 林桂雄,黄冰生,程颖,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冠心病患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0,15(3):190-192.

[9]AkbasHS,BasyigitS,SuleymanlarI,etal.Theassessmentofcarotidintimamediathicknessandserumparaoxonase- 1activityinhelico-bacterpyloripositivesubjects[J].LipidsHealthDis,2010,9(1):92.

[10]ElkindMS,LunaJM,MoonYP,etal.Infectiousburdenandcarotidplaquethickness:thenorthernManhattanstudy[J].Stroke,2010,41(3):e117-e122.

[11] 张瑞彪,李莉娜,孙建光.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阳性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J].疑难病杂志,2012,11(1):46-47.

R541.4 R256.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23.027

1672-1349(2017)23-3033-03

广东省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广东东莞 523900),E-mailtangliang246@126.com

信息:唐亮.冠心病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23):3033-3035.

2016-12-26)

(本文编辑 薛妮)

猜你喜欢
螺杆菌幽门颈动脉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幽门凿在经脐单部位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