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传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虽然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却具有相近的文化理念。具体表现为:“和”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和”文化走向世界的当代阐述;“和”文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保驾护航。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文化;传统文化
2017年2月,“‘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中,明确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该决议,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1]这表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世界上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同。21世纪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了中国的外交核心词汇,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人曾在多种场合提出过“命运共同体”,2012年的国防白皮书《中国的和平发展》中也提到过“命运共同体”,直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思路,为实现全人类的福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一、“和”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基础
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科学内涵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面对的全球性問题更加严峻,恐怖主义、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传染病肆虐、难民流离失所、核生化武器扩散等,面临这些挑战,全人类需要团结起来,共同应对,这就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施行尤为重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核心在“命运”二字,全人类命运相关便要求全人类风雨共济、休戚与共。全人类的同舟共济体现在方方面面,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生态等各个层面,它要求在经济上共同发展、政治上互相尊重、文化上互通互融、安全上风雨同舟、生态上共同治理,这就使国际社会要将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国际权力观、全球治理观相调和,逐步打造利益共同体、安全共同体,直至实现命运共同体。
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自于中国的“和”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为基石提出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进一步发展,是“和”文化在现时代的进一步延续。同时,这种体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的“和”文化是被新时代赋予新生命、新活力的中华传统文化。
《礼记》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天下观是“和”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中国自古以来崇尚的天下观在现在的文化延续。古语有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古人一直将家国情怀作为修身立德之本,对大同世界、天下为公的期盼几乎存在于每一个迁客骚人的文字之中。
此外,“和”的核心释义还在于“和而不同”与“和实生物”这两个关键词中,“和而不同”解释了世界怎样存在,“和实生物”解释了世界怎样发展,重点都在“和谐之中”,世界之大,万事万物皆有其自身规律、特点可循。“和”文化强调的并不是万事万物的千篇一律,而是这世界上所有各具特色、千奇百怪的人物事物可以和谐相处。其实,中国的“和”文化最早可以追索到伏羲八卦,八卦有阴阳两极,道有阴阳两面,万事万物皆如此,而阴阳相济便是“和”。
“和”文化是中华文明几千年传流至今的历史瑰宝,在不同时代化身不同的形式指引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行,在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便是它新的化身。很多国家都提到过“共同体”的概念,但都带有片面性,相对狭隘。中国之所以首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全人类共同利益、同呼吸、共命运,最重要的在于中国千百年来凝聚在中国之魂之中的“和”文化。而且,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理论中提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未来的世界应该是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倡议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和”文化的延续,尽管相对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还有一定差距,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感终归会使人向着这个目标前进。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全人类都大有裨益,是解决当今全球性问题的一个良好方案,中国作为一个有几千年文明的大国,可以担起倡议与引导的责任,为世界美好、人类幸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做出努力。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和”文化走向世界的当代阐释
“和”文化寓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起源于“和”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和”文化走向世界的当代阐释。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经济观,古语有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 “和”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状态,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各国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利益最大化。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政治观,古语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4]人与人的相处是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国与国之间也唯有达到了互相尊重才能和谐相处,“和”文化讲求“和而不同”、“和谐共生”,尊重差异性才能更加融洽的共同发展。
再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互融互通、包容互鉴的文化观,古语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5]虽然世界文明与文化是多元化、多样化的,但文明没有卑劣之分,任何文明与文化中都有历史遗留下来的瑰宝,正是这些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才使得世界向前发展取得了今天的成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些文明与文化将指引人类的发展更加长远。
此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共担责任、风雨同舟的安全观,古语有云:“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6]“和”可使各个国家的安全更具保障性,鹬蚌相争往往两败俱伤,渔翁才是得利之人,但“和”可以构筑更加坚固的安全共同体,从而实现对每一个国家安全的保护。
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平等公正、和平相处的国际观,古语言说“天下为公”,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世界是所有人的世界。处理国际事务应该从平等公正的角度出发,构筑公正的国际环境,才能有效保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稳步实施,实现全人类的利益最大化。
总而言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吸收了“和”文化的思想,是根据新时代的需要对“和”文化的继承。曾经的西方文化席卷全球,西方倡导的人权、自由主义在一定的时期为世界的经济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现在整个世界面临着全球性的问题与挑战,现实证明西方文化并不能完美的将世界从这些困境之中解救出来,而继承了中国“和”文化思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这些世界性的问题开了一剂良药,为世界如何存在、如何发展提供了思路。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和”文化走向世界的当代阐释。
三、“和”文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保驾护航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和”文化的衍生物和“和”文化的发展理想状态,“和”文化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是十分适用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根植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上,“和”文化可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保驾护航。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互相尊重的政治观、共同发展的经济观、互通互融的文化观、风雨同舟的安全观、平等公正的国际观,是世界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景,“和文化”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强大力量。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中,秉持“和而不同”、“和实生物”是一切交流的基础,尊重各国文化、文明多样性,客观认识不同文化、文明中可取精华之处,为优秀文化注入新时代的力量,以推动世界向前进步。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之中,一直追求着和谐、和睦、和畅的“和”文化,“和”文化强调万物和谐共生、天下为公,倡导“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和实生物”的宇宙观,这种思想牢牢熔铸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了中国处理国内、国际事务的文化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以天下观为胸怀, “和而不同”、“和实生物”作为基本原则,坚持各个国家互相平等、尊重彼此,坚持各个国家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坚持不同文明相互包容、互相交流,坚持各个国家共同安全、共享安全,坚持国际社会平等公正、和平发展,从而追寻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与价值,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以及世界的和平稳定。
“和”文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促进了全人类共同进步与共同发展。世界上各个国家应该从全人类的利益出发,用更加长远的角度看待人类发展问题,而不是从自身利益先入手。“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实现合作共赢,就要不遗余力的推行“和”文化。在国际社会中,推行“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思想,在追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诉求,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全球化体系,休戚与共,风雨同舟。尊重每一个国家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每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文明,尊重每一个国家的重大关切,做到“和而不同”。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首先要摈弃“零和博弈”的旧思维,以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为理念共创未来;
其次是推行“和”文化,以天下观为理论基础,以“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和谐观为原则,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后是以“和”文化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实“和”文化,带领“和”文化走出去、走向世界,实现中国文化自信,同时为更好地推行“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
四、结语
“和”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中国之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支撑,在面对一系列全球性的问题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路,这与“和”文化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新时代,西方的人权、自由主义已不能很好地助力世界发展,“和”文化却能帮助世界更好地前行。应该努力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高中国文化自信,以实现全人类的利益最大化,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任晶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当代中国外交的创新性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06)4.8-55.
[2] 胡平生,張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礼记[M].北京: 中华书局出版社,2017.
[3][5]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 中华书局出版社,2015.
[4]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 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
[6] 陈曦.孙子兵法[M].北京: 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刘雅雯(1994—)女,甘肃平凉人,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