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思想

2018-01-03 10:13王立媛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摘 要】 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包括四点:坚持以人民立场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增强人民对改革的获得感。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学习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四大特点和作用,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这是党和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习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他还告诫全党,学习马克思就要从九个方面来深入具体地学习。其中,第二条就提到了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

一、坚守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人民立场的思想在十九大中非常突出。习总书记把它列为重点学习的一个方面,这既是从理论的重要性出发的,也是从现实的需求出发的。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了大段的篇幅讲述了什么是人民立场,以及为什么要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共产党人永远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一边,我们的政治就不会出差错。

毛主席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项标准,其中第一条就是要继承马克思主义,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第二条就是坚持为中国和世界上大多数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剥削阶级分子服务。毛主席坚持人民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这一点在十九大报告上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最根本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最终的使命就是为民族谋复兴。江泽民有一句名言是关于什么是政治问题的。在他看来,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那就是政治。所以说,把人民群众当作主体去对待,还是把人民群众当作添麻烦的人,这就是政治问题。和人民群众是鱼水关系、依靠关系、信任关系、融洽关系,还是对立的关系、脱离的关系、冷战的关系,这就是政治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了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坚守人民立场,也是党的生命和力量所在。党能以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克服世所罕见的艰难险阻并取得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坚守人民立场,时刻保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只有坚持人民立场才能给党增加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消灭剥削压迫、追求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标、使命,这是一切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初心。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就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正是有了这个奋斗目标,党才能矢志不渝地砥砺前行,为人民谋福祉的初心才永不改变;正是有了这个根本使命,党和人民才能紧紧团结在一起,党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才有了力量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为人民谋幸福,就要不断提高发展质量、推进体制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要在发展中补齐短板,破解城乡、区域不平衡发展,实现农村几千万贫困人口脱贫,保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当前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使命。

早在2012年习近平刚当上总书记时,在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提到了人民的问题,当时提出的是“七个更”。在2017年的7·26讲话中,习近平在之前的“七个更”基础上加了“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八个更”,每一个方面都包含着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这里,党的领导没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看成是人民给党的负担,没有看成是人民对现实的过分的要求,而是认为这是人之常情,这是自己应该努力的目标,这不正是因为他始终站在人民立场思考问题的原因所在吗?所以说,只有站在人民立场思考问题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提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稿中也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味着,一切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列宁指出:“我们要运用全部国家机构,使学校、社会教育、实际训练都在共产党领导之下为无产者、为工人、为劳动农民服务”。[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要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这就是共产党人的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味着,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从思想和感情深处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

1946年3月,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访问延安,他的随行记者这样描述共产党人的政治中枢:在延安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人民”。中国人民如何,世界人民如何,到人民中去,向人民学习。这些都是口号,但又包含着比口号更深的含义,代表着一种极深的感情,一种最终的信念。

改革开放年代的“好人”杨善洲,在领导岗位上严于律己、淡泊名利,一辈子以身作则、甘于奉献,退休后仍然带领家人和群众,义务植树造林20多年,建成5.6万亩,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最终全部无偿献给国家。

2011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得者,感动中国颁奖词是这样说的:“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总之,他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根本宗旨。

四、增强人民对改革的获得感

2017年7月26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指导,中央电视台承担制作的十集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最后一集《人民的获得感》播出。那么,为什么把第十集《人民的获得感》作为这么重要的大型政论专题片的收尾篇呢?也许早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2014年新年贺词中就给出了答案,他说:“我们将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從中国共产党诞生起,“人民”二字就一直印刻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里,当前中国进入伟大“中国梦”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将改革进行到底,以增强人民的获得感为己任。

如何增强人民的获得感?不把这句话局限在一句口号上,更要落到实处,这是一场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大变革。“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十九大报告就从七大角度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其中,幼有所育、弱有所扶是十九大新增加的内容。这一具体而突出的变化,针对的就是民生保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精准、更全面地补齐民生短板。

当然,改革的成效如何,是靠人民的获得感来检验的,人民的获得感是改革的最大公约数。这里说到人民,就是全体中国公民,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尤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决定水桶盛水多少的不在于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使全体人民都共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红利。

总之,党要时刻践行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本色;也只有这样,党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3.

[2] 列宁.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1920年3月29日).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19.

【作者简介】

王立媛(1987—)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研究生,中共赤峰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