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活动探索

2018-01-02 05:51黄惠绢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模拟实验研究性学习高中地理

黄惠绢

摘要:本文从模拟实验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这两个方面入手,利用课堂模拟实验的案例,让学生明白地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地理原理和规律,同时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让学生明白地理是一门社会科学,地理知识与社会现象息息相关,以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   模拟实验   研究性学习

一、利用模拟实验,探究地理规律,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必修一主要是学习自然地理知识,很多知识涉及自然地理环境中运动规律的问题,且具有大尺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过程,这些牵涉到物理知识的内容大多抽象难懂。那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认识这些自然规律和形成原理呢?

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实验探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感受地理规律、原理的变化过程,也是贯彻实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方法。

如在教学“洋流的运动”时,笔者设计了探究性实验,让学生探究洋流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以及在风和海陆轮廓的影响下洋流运动及分布规律。

实验过程:在装满水的盆子里,放入少许紫菜,让其漂浮在水中和水面上,然后用电吹风朝一个方向吹风,观察盆中紫菜的运动。

学生观察到:①在风的吹动下,紫菜的运动方向可以看出水流的运动方向,推断出风是洋流运动的动力之一;②水流遇到盆壁时,会往两侧流动,从而推断出洋流在遇到陆地的时候,运动方向会发生变化;③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当风把表面的水吹走时,盆中和盆底的紫菜会浮上来,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出补偿流的成因,并且轻易攻克这一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可以清楚地看到水流的运动,推断洋流的运动规律。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自己生活经验和实验的基础上,主动参与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获得的印象是强烈而深刻的。此外,在参与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逐渐内化了洋流运动的知识。

通过实验揭示自然地理中的现象和规律,开拓学生探究思维,满足《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对提高学生实践力的新要求。

二、利用问题研究,探究生活地理,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课堂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场所,课外实践也是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的途径之一。课本列举了很多案例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但这些案例一般不是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如果教师能结合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学生的个人经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问题,激起学生浓烈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就是非常有意义的地理课外实践活动。

在指导学生筹划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时,教师的选题要联系教材,使学生对研究课题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选题联系生活,学生可以利用详细的资料,切合学生自身实际,具有可行性,且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如在教学“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厦门的海蚀地貌,探究海蚀地貌的成因,以及我们如何利用这些海蚀地貌的景观来发展旅游业。

又如在学习“工业”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厦门工业布局的特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合理布局的建议等。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又能增进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提高社会责任感。

如在教学完“人口迁移”,学生筹划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思考人口迁移对文化的影响,从语言、饮食、服装、消费等各个方面进行探究。

笔者班上有一位学生是初中才来到了厦门,她是在上海读的小学,所以这个学生马上能联想到厦门很多学生不会说闽南语,而上海就不是这样,这个学生在上海待了几年就会说上海话了,她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充满了极大的探究热情。于是,笔者引导这位学生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通过分析学生得出,厦门很多学生不会说闽南语的现象与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有关系。笔者建议这她对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再进行调查,她通过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得了第一手资料,然后把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用Excel表格、柱状图进行对比,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通过探究活动可发现,学生在家、在校都很少说闽南语,这是造成他们不会讲闽南语的主要原因。不仅如此,在会讲闽南语的学生群中,大多数学生只会说些日常用语,他们不懂闽南语的俗语、谚语。最后,笔者再引导她思考这样的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她通过大量查找资料和分析认为,闽南语面临这样的困境,势必会对南音、戏曲等以闽南语为载体的闽南文化造成严重的影响,长此以往,闽南语和闽南文化恐怕会面临消亡的境地。因此,她在研究性学习报告中对各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并把报告提交到政府部门,上传到网上,在网上引起激烈的讨论,厦门日报社的专栏记者也采访了这个学生,并发表了一篇专栏文章《十年后厦门的中学生还会讲闽南语吗》,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现在厦门很多小学都开设了闽南语课程。

在实践探究活动中,学生层层深入地探究,发现了问题,并努力分析、解决问题,使她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培养了社会责任感。研究性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在参加研究性学习深入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挥了聪明才智,提高了实践能力,培养了社会责任感,达到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的提高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目标。

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地观察、实践、探究,学习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获得了直接经验,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因此,教师应创设各种条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联系学生身边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題,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将来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灿平.地理实践力视域下的本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7.

[2]张校银.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3]王慧.高中地理模拟活动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4]刘继红.探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4,(2).

[5]李春红,王庆娥.基于“学”的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及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6).

(作者单位:厦门市松柏中学)

猜你喜欢
模拟实验研究性学习高中地理
模拟实验在中职学校会计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
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组装课堂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模拟实验的开发步骤及原则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