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生玉
摘 要:在当前的背景下,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解决实际的问题,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所以,对于初中教师来说,需要构建愉悦和轻松的教学平台,并且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进而让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内容。探讨了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几个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意识;探索
“發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并且引导学生说出“怎么办?为什么?是什么?”把提问当作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才能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并且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造力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设置数学问题串,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通过设置有效的问题串,能够让学生逐步思考,并且在解决难题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并且产生一定的问题意识。如果在后续的学习中碰到类似知识点,就能够举一反三,并且提出有效问题。比如,在讲解“角的大小”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问题串:“第一,你如何指导一个角的大小?第二,你要怎么度量一个角的实际大小?需要使用什么工具?第三,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可以使用哪种方法?”根据这个问题,学生开始思考。在讲解“相似三角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旗杆的影子长度,让学生测量易测量物体的高度,并且测量在同一时刻物体影子的长度。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串:“为什么必须测量同一时刻的长度?通过这种方法测量旗杆长度,应用了什么数学原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埃及金字塔以及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吗?”通过设置问题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产生对于提问的兴趣。
二、从教材中提炼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教材的价值。这是因为教材中包括广泛的知识内容,属于发现问题的重要资源,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资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发掘教材内容,让学生发现其中隐藏的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学生能够发现的问题。比如,对于数据、数轴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都能够发现一些问题。在讲解“数轴”相关内容时,根据练一练、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四个部分,可以设置由浅入深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学习和思考。为了提升问题的实效性,教师需要加强对材料的研究,进而发挥教材的重要作用。
三、创设探究式情境,让学生自主提问
在数学教学中,提问是基本的教学手段,属于生生和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在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可以提出预先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思考,并且探索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进而在探索并且解决难题时形成问题意识。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逐渐地发展问题意识,并且可以适时地提出疑问。比如,在讲解“求代数式的值”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猜猜你的出生月份”这个游戏场景,对学生说:“把你们的出生年月日乘以5,加上11,而后乘以2,而后减去22,把结果告诉我,我能马上知道你们的出生月份。”学生对于这个方法产生了好奇心,并且相应指导其中的奥秘,这引发了学生的提问以及猜测,学生之间的讨论比较激烈,学生都比较兴奋。教师可以写出计算的代数式(5x+11)×2-22,把这个代数式进行简化之后,得到了10x,学生根据这个简化过程,马上明白了教师如何计算出相应的答案,并且根据教师的问题提出了其他的代数式,提升了教学效果。
四、培养学生的习惯,让学生乐问
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逐步树立问题意识,并且产生科学求证的学习态度,在持续的思考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数学思维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日积月累的,并不是一蹴而就,马上就能获得的。对此,数学教师需要整理出一个完整的问题教学方案,把问题意识培养融入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让数学课程成为“问题课堂”。比如,如何使用负数和正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幻方中包含的有理数加减法,翻拍游戏中包含的数学原理等。经过持续的探究和思考,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比较固定的数学原理,同时也知道如何应用科学的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并且产生了问题意识。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和策略,并且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和意见。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尽可能地在教学中融入问题意识培养的内容,并且引导学生更多地提问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深度地思考,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能够显著提升综合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元利军.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学周刊,2013(32)
[2]盛保和.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3(6).
新课程·教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