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盛
摘 要:从化学方程式表达的意义角度出发,从量的关系寻找符合学科特征的列式求解方法。
关键词:化学方程式;质量关系;一份质量;比例
化学计算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它在引导学生把化学事实抽象为数学问题,运用恰当的数学工具解决化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认识从定性到定量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教学用书对此也做出了这样的描述:“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本课题中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物质的计算,在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并不高,计算难度也不大,关键在于能正确地列出比例式。”但实际教学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进行得并不顺利,有少部分学生甚至会在本课后,直接放棄这类问题的继续学习。同时作为中考必考问题,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得分率一直偏低。下表为我地区近五年来中考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得分统计:
而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除化学自身因素之外,“正确地列出比例式”恰恰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大障碍。课堂上我发现有接近八成的学生对“列出比例式”求解心存疑虑,而部分能列出比例式的学生也无法正确表述出所列式的意义及其与化学方程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我认为造成学生难以“正确地列出比例式”的原因有二:一是列比例式是小学六年级数学的学习内容,学习要求较肤浅,其含义的理解对学生而言相对较为抽象;学生要在中学阶段九年级下册数学才会进一步深入学习。二是这种“列比例式”的解法自身并没有与化学方程式的知识产生直接关联,违背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形成了“人为”的学习障碍。《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实质上也就意味着化学计算的重点环节不在数学运算方法上,而是对物质粒子在化学变化中“质”与“量”关系的理解上。
那么,用什么方法来突破由于“列出比例式”而形成的学习障碍呢?
其实,在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学习中,就已经告诉了我们解题方法。从化学方程式表达的意义来看,在充分认识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量”的含义的基础上,从质量关系的角度强调“每一份质量”的内涵,并将“一份质量”引入计算过程中,是能够较为轻松地突破这一障碍的。而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也表明,学生是能够更好、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教学内容的。
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合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教学过程中用“简单化的程序”克服学生学习中的畏难情绪,是有利于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应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化学方程式是进行计算的基本依据,而不应使“列比例式”或理解所列式的意义成为学生知识学习的拦路虎。
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依托教材、挖掘教材,将教材与学生的知识储备充分衔接,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从“不怕”到“不厌”,再到“乐学”,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新课程·教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