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写作心理转换理论指导初中生写作探究

2018-01-02 02:32彭凌云
学子·上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中学生母亲

彭凌云

摘要:本文基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写作心理转换理论这一科学理论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积极意义,探寻写作心理转换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教学实例,为初中语文教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字:写作心理转换理论;初中生习作;语文教学

一、教学探究背景

写作一直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同时,由于中学生往往“谈写作色变”,从心理上对写作产生排斥心理,故写作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大部分只是为了写作文而写作文,并没有将其作为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缺乏写作的动力,我们将其称为动力困难型。更重要的是,缺乏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一定的想象能力使他们在写作时难以转换成文字表达出来,写出规范而精彩的文章,我们将其称之为能力困难型。这两种因素综合起来就造成了学生的畏难心理。从教师层面来说,多数教师偏重于对写作理论方面的讲解和指导,甚至可能让学生用模板去套用某一类作文,却忽视学生在写作方面的主动性,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对写作的激情和信心。

二、写作心理转换理论的基本介绍

写作一直被认为是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共同作用的过程。写作心理转换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把作文写作的过程看做是一种活动的过程,是学生由思维活动转化为语言表达的过程,即将抽象的、缺乏逻辑和规范的思维感知通过整合和规范转化为具体的、有一定逻辑和结构的文字语言,并最终能够落实到纸面上。在研究时,人们往往只重视思维和表达两方面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其中必不可少、决定写作教学成果的另一因素——转换因素。一般来说,上述过程包含了两种理论:一级转换理论和二级转换理论。而我国学者刘淼前两种转换理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提出了“三级转化理论”。其中的第三级形象地说就是将已经形成的语言表达中不够规范严谨的部分进行增加、删改、取消、更换、修饰等加工过程后再输出。语文写作教学研究中的权威学者根据写作心理转换理论提出写作训练分“三步走”,即由思维想象能力到选择能力再到表达能力的分层递进训练。

三、写作心理转换理论的实践应用

1.发散思维,拓宽写作思路

在给定对象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对有关对象进行不受限制的想象,利用发散式的思维对写作目标广撒网,在心理层面进行完全的、无序的准备。例如:对于以《我熟悉的人》为题的命题作文时,学生可能会想到父母等亲人,想象到老师或是身边的同学,甚至是他们所了解的名人等。而对于其中某一类人如母亲,又可以想到温柔的母亲、严厉的母亲等;对于以“金钱”为话题的作文,学生可能想到与金钱有关的名人名言、歌曲、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等,自己身边或者社会上与金钱有关的事例和现象等。教师可以在授课前给学生提前布置对有关题目的观察和了解任务,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各自的想法,并对有亮点的、新颖的思路进行重点探讨,这样就可以储备好用于写作的内部语言材料。

2.选择确定对象,形成口头语言

言语的产出首先需要确定需要表达的信息,然后用语言地表达出来。具体到写作中,就是在众多可以选择的对象中最终确定要写什么,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保留其中最有价值的进行写作,并且能够用语言较有逻辑地表达出自己的写作思路。如命题作文《我最熟悉的人》,学生可能写自己的母亲。首先对自己的母亲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外貌描写,然后用两个具体的事例来具体表现母亲的性格特征,突出表现母亲某一特征(如爱唠叨),最后总结对母亲的印象和感受。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双方辩论的方式丰富写作角度,让学生打腹稿、列提纲的方式进行自己的写作说明,提升表达能力。

3.修改词句和表达进行润色

这一过程主要是针对口头语言落实成书面语言的材料进行再加工,通过修改语法和逻辑错误来使文章符合语法要求和基本事理,通过借助多种修辞手法对平实的语句进行润色,使其变得颇具文采。另外还可以在文章的行文结构等方面进行巧妙地设计等。教师可以采用以同学文章作为范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修改后在课堂展示,通过学生具体的文章提升为全体同学的作文升格提供参考。另外,也可以通过学生间互评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运用写作心理轉换理论指导初中生写作的意义

写作心理转换理论是在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和较高的可行性,为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由于中学生处于特殊的成长阶段,从心理学角度解决其写作学习中的问题与困惑尤其重要。基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写作心理转换理论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的写作意志,这将有助于我们找到指导中学生写作的有效路径。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取得好的教学成效还需要老师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落实写作心理转换理论,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化。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中学生母亲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给母亲的信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