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淋榕
摘 要:在高考的重压下,学校、老师关注更多的是学习好的学生,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老师们既无力,也不愿意教。但是长此以往,这一现状必将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困生营造氛围,让学生爱学;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变革方法,让学生活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語文课堂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困生;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虽然夸大了老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但是学生学习的好坏的确受教师的影响较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有很多学困生,究其原因有两点。首先,语文基础薄弱。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在考试中甚至会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问题,所以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就很难得高分。其次,学生对高中语文毫无兴趣。大部分学困生认为语文太枯燥,每天不是学习古诗,就是学习文言文,在他们看来这都和实际生活毫无关系,所以“学习无用论”就扎根在他们的内心了。为了激发学困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教学工作。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爱学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是极大的,因为面对高考,每个学生都不敢懈怠。而高中语文的课堂也是紧张的,要么是教师为了完成授课任务而喋喋不休地讲解,要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进行题海战术。这样的语文学习氛围,对于学困生来讲就是“雪上加霜”,所以,高中语文教学中,尤其是面对学困生时教师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爱上语文。
比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我发现文中有很多修辞,对于这样的内容,如果还是采用教师教、学生记笔记的方式进行学习,效果必定不好。为了缓解紧张的学习氛围,我让学生组成合作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找到文中的修辞。有的学困生在上课时可能没有机会发言,但是在小组中就不一样了,他们不仅有机会发言,还有信心发言。如果遇到陌生的问题,如“通感”的修辞,学生就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和小组成员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的方式将问题解决。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放手”才是促进学困生成长的有效途径。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维持学生持续学习的动力。学困生之所以语文成绩不好,很大原因在于对语文没有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乐学语文。
比如,在讲《鸿门宴》一文时,我发现文中的座次是一个可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文本是这样表述的:“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为了让学生对本文产生兴趣,我从座次的内容上下功夫,给学生讲解了座位的知识。在鸿门宴上,从座次看项王地位最尊,亚父范增次之,沛公刘邦又次之,张良最卑。从座位安排上即可看出,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而因力量悬殊,刘邦的处境令人忧心。再看项羽集团内部,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事不可谋已初露端倪。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理解了基本的知识,更能体会到本次鸿门宴的惊险。有了这样的铺垫,学困生自然就有学习的兴趣了。
三、变革方法,让学生活学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依然是传统的、守旧的,这样的方式不仅不利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还不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对于学困生来讲,这样的学习方式更是枯燥无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讲授文言文和古诗词时我常常以吟诵的教学方式来授课。
比如,在讲授李白的《将进酒》一文时,我先带领学生把文本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在对文本内容进行梳理时,要把李白创作本诗的背景讲解一下,因为这些内容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受,还能激发部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徐建顺教授吟诵《将进酒》的视频,让学生在吟诵的环境下感受古诗的意境。因为吟诵讲究的是韵律,它的“平长仄短”更能表达出诗人的独特情感。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用”字就是入声字,它表达的是坚决和信心,在吟诵中都能体现出来。所以,让学生以这样的方式接受文言文和古诗词,不仅变革了学习方法,还提高了学困生学习迁移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不仅要从教学方式上着手,还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氛围中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让学困生自己真正走进语文的天地,才能遨游语文的诗海,才能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熊慧敏.高中语文学困生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6).
[2]成灵玉.普通高中语文学困生现状分析及转化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5).
[3]高玫玫.高中语文学困生调查与教学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5).
新课程·教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