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继娟
摘 要:高中地理分层教学是在新课标改革推进中提出的一种区别以往的教学方法。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为社会输送了优秀人才,但在素质教育备受推崇的现今,单一的授课模式以及相关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了。高中地理教学要针对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生设计适合小范围个体的知识技能教育。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是需要进行探索与实践的。从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内涵以及对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具体实践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地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高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因环境和条件的不同造成了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生性格、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地理老师上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到这些教学问题,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教师要正视学生间的差异,想办法缩短差异甚至消除差异,尽力照顾各个学生,让他们得到发展,发挥出最大潜力。
一、高中地理分层教学的内涵
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是学校要认同学生在智力以及成绩上的差异性,教师根据学生目前拥有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和学习倾向,根据知识水平的相近程度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各个小组受到的教学指点与组间学生的水平高低相关联。这种有区别的教学就是教师使用的分层策略,也常被称为分组教学或能力分层教学,主要划分依据就是学生的智力测试以及在校学习成绩。教师根据分组进行差异性教学主要体现在课程学习目标、课程学习要求、课程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安排等方面,在学生认可并支持的情况下,教师尽最大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学习到与之相匹配的知识。
二、高中地理实施教学分层的意义
(一)学科特点要求
地理学科兼具文科和理科科目课程设置的特点,对高中地理的学习需要对整体的知识点理解,掌握深层含义并且要对知识体系进行反复记忆与背诵;除此之外,这门课程的学习还涉及逻辑推理、繁琐的数学运算,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高中地理学科具有的特点,使学习难度加大,传统的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分层教学刚好能够弥补其不足,提高教学水平和学习质量。
(二)学生因素限制
学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各方面存在差异,并且近年来高中学校受扩招政策的影响,生源方面的差异更加明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果对所有学生制定相同的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安排,反而会降低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得不到知识的进一步提升,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来说,他们部分知识理解程度不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学习很吃力。如果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这些问题都会得到有效解决。
三、高中地理实施分层教学的途径
(一)学生分层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初期,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测试,侧重于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校学习成绩状况、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对地理科目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能力的测试。根据这几个方面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基础知识掌握较多,在校学习成绩优异,学习态度好,积极性较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第二层次,学生各个方面的情况与第一层次存在一定差异;第三层次,基础知识薄弱、成绩欠佳、学习能力较差、积极性不高的学生。
(二)教学分层
高中地理教師在对班级学生各方面情况了解、分层之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计不同标准的教学。在地理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学习内容以及学习进度安排等方面要制定三个梯度的标准来对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例如,人教版高中地理课本行星地球这一章节,涉及各种距离的复杂测算,且关于自然地理知识的难度也是非常大的,在高考地理试题中虽然涉及不多,但是难度较大。在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可以做出如下分层:第一层次的学生,老师要讲透每个知识点,力求学生都能够掌握,且上课节奏可稍快;第二层次的学生,老师要讲清楚知识点,学生不要求掌握难点,一般习题会解答;第三层次的学生要求再降低即可。在地理课程实施教学分层的过程中,老师要确保落实各层次的目标与要求,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共性足够了解的基础上,要了解学生的性格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将班级整体学习成绩大幅提升。
(三)训练分层
高中地理教师在授课阶段实施分层方法,课后的知识巩固也要相应地进行分层训练,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练习。基础知识部分,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要完成;进一步巩固部分,第二层次的学生要达到目标,第一层次的学生尽量提升;综合训练部分,主要针对第三层次的学生,第一层次不做要求,第二层次尽量提升。换言之,第一阶段是三个层次学生的必要训练;第二阶段是第二、三层次学生的必要训练,第一层次学生的选择训练;第三阶段是第三层次学生的必要训练,第二层次学生的选择训练。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使用分层方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还能够提升整体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袁章.高中地理分层教学实践探索[J].凯里学院学报,2007(12).
[2]杨玉龙.分层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的探索与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7.
新课程·教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