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红梅
摘 要:研究了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分层教学对高中英语课堂产生的影响。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听课走访发现: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也给部分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对于教师的工作量以及专业化水平更是一个现实难题。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中英语;人教版;教学效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课程标准强调面向全体、突出学生的个性差异,组织高中英语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遵循这一教学理念,采用分层教学模式,让人人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分层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一)课前引导,明确学习目标
教学之前,教师应当为各个层次学生呈现学习目标,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以必修二“Music”(音乐)教学为例,我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对本单元背景知识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分别设计了如下学习目标:
(1)学优生预习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大意;(2)中等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初步感知课文大意;(3)学困生自学本单元生词,预习课文。
(二)分层探究,解决学习疑问
通过课前预习环节,各个层次学生完成了相应的学习任务,对于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则需要将学生按照相应的层次划分为三个大组,要求各个层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前预习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共同体验成功,解决学习疑问。“Music”小组分层探究过程中,学生都愿意就自己课前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作交流,由于同一层次学生拥有共同学习目标,因此他们交流起来更加方便。例如,学困生组就本单元生词进行了听写比赛,看同一小组之内谁记得单词最多。还有人主动帮助同伴纠正发音,共同进步。
(三)展示成果,分层教学评价
小组分层探究结束之后,教师应当抽取小组代表展示探究结果,并进行分层教学评价。这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自主探究情况,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下一步教学活动。“Music”小组分层探究结束之后,我在每组选取了一位学生,分别就布置的任务进行提问,然后根据小组代表的回答对各个层次学生进行分层教学评价。在这个环节,我更加倾向于使用激励性评价,只要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获得了提高,我都给予充分肯定。这次教学评价中,最让我感到意外的就是学困生组,不仅发音标准,单词记忆效果也很不错,我给出一个大大的“优”,他们非常高兴。
二、分层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率的积极意义
首先,分层教学对于显著提高高中生英语学习成绩具有积极意义。相比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更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差异,教学内容的设置凸显了针对性、层次性特点,符合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同过去相比,学生学习主人翁意识以及自主探究欲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发展,英语成绩也因此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提高。
其次,分层教学对于缩小课堂两极分化具有积极意义。实施分层教学之后,学困生、中等生比以往得到了更多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不仅慢慢树立了学习信心,也更加愿意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英语成绩提高的幅度非常大。这有效缩小了学优生和后两个层次学生之间的差距,为教师统一安排教学进度提供了便利。
三、分层教学运用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启示
通过课后与学生的交流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对分层教学有意见。尤其是部分心理脆弱、自尊心强的学生,当得知自己被分到学困生、中等生层次之后,难免出现心理落差,自卑感加重。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强化隐性分层原则,尽量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
与此同时,实施分层教学模式后,教师的工作量也有了大幅度提升,需要花费比以往多出好几倍的时间和精力备课、上课、布置课后作业,至少要准备三个层次不同学生的教学资料,无疑对教师个人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建议加强集体备课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不同学生在英语基础、接受能力、学习习惯以及发展潜力方面存在差異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只有充分尊重这种差异并采取区别化教学,才能促进全体学生英语素养的发展。研究证明,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空间,还显著提高了教学效率,符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尽管这种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它的积极作用仍然值得肯定。对于分层教学模式在课堂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诸位高中英语教师还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践中继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丹萍.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6(2):15-18.
[2]吕鹏飞.高中英语分层教学之理论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7(10):86-88.
新课程·教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