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琴莲
摘 要:目前,在关于数学课堂情景创设的探索道路上,还存在极端化、形式化、无效化等现象,主要表现为趣味性有余,指向性不明;生活味有余,数学味不足;故事味有余,重点不突出;情景创设不看对象,没有做到因人而异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深刻理解情景创设的目的与要求。
关键词:情景创设;问题;思考
一、高中数学课堂情景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是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的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但从课堂观察发现,在关于课堂情景创设的探索道路上,还存在极端化、形式化、无效化等现象,它忽视了情景创设的目的性、实效性。
(一)趣味性有余,指向性不明
现代数学理论认为:“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创造恰当的情境。”情景的创设来源于教学的需要,但又不同于教材的内容,许多教师有效地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吸引力,但有些教师却使过滥、过度、过于平庸或花哨的情景充斥着数学课堂。
比如,我们有位数学老师上了这样一堂课: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向学生朗读一段报道:“这是‘神舟六号着陆时的情形:在4台发动机的推动下,返回舱的速度由8米/秒迅速下降到1米/秒……着陆场总指挥从耳机里听到了宇航员的声音:‘我是神舟六号,我已经着陆。宇航员在灯光柔和的机舱内,……他们的总行程为325万余公里……”这段报道内容很丰富,字数很多,就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沉浸在栩栩如生的情景中时,这位教师忽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刚才在我朗读的报道中哪些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对于老师的问题,大部分学生不禁感到茫然。随后,学生开始尽量回想刚才报道中到底提到了哪些数量,看着学生满脸茫然的样子,老师无奈之下又朗读了一遍报道,学生还是无法完全捕捉数据,教师只好在黑板上写下数据。在老师的一再主导下,学生勉强了解了今天要学习的课题——向量。
显然,这位老师为了使学生对这堂课感兴趣,花时间找材料,创设情景,应该说动了不少脑筋,但是本节课却并不理想,关键在于教师的注意指向并不明显,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神舟六号发射的精彩过程,而淡化了其中的速度、时间、路程等应该关注的重点。情景引入是把“双刃剑”,选择不当就会产生牵强附会的现象,导致课堂流程的不畅。
(二)生活味有余,数学味不足
数学的关键是化繁为简,而创设数学情景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能够促进各项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虽然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和形式化的学科,需要用情景创设等促进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但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度地强调情景化和生活化,丢失了数学学科本质的东西,从而出现生活味有余、数学味不足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创设情景时不应让情景生活化的思想框住自己的手脚,应该让情景创设服务于数学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创设情景时,教师容易走入两个误区:
1.以生活情景创设为目的,走入极端化的误区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样道理,数学虽然侧重于抽象性、形式化与逻辑性,但归根结底也是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要创设一定的课堂情景,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便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使数学生活化,使数学回归生活,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教师过于追求所谓生活化,不再关注数学教学目标的达成,过分收集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生活化实例,这就走入了极端化的误区。例如,有位数学老师在上“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他设计的情景是:经过多年努力,男排实力明显提高,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男排夺冠的概率有0.7,女排夺冠的概率0.9。
问题1:男女排双双夺冠的概率有多大?
问题2:只有女排夺冠的概率有多大?
问题3:只有一队夺冠的概率有多大?
问题4:至少有一队夺冠的概率有多大?
这本来是一个不错的情景创设,但该教师为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把全班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比赛,他用几乎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来进行模拟,课堂表面上生动有趣,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涨,但试想一下,一堂课的三分之二都用来做这华而不实的活动,没有时间来讲解有关概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有关计算方法,没有时间解决教学重难点,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我们的数学课堂需要生活情景为数学教学服务,而不是以生活情景的创设为主,人为地削弱数学知识的教学。
2.关注生活情景创设的细节,走入形式化的误区
当前,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有太多的形式化失误。比如:小组之间合作流于表面、师生之间缺乏深入实质的交流。教师在进行数学生活情境的创设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过于注重表面形式,而忽视生活情境设计对数学教学目标实现的作用。有的教师在课前花了大量时间准备了许多图片,准备了多姿多彩的教学用具。当我们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不禁会想:他准备这些东西花了多少时间?他还有多少时间来钻研教材,来研究学生呢?如有位高中数学教师为了讲抛物线这一节课,跑了很多地方拍了很多拱桥和建筑的照片,并在课堂上花了大量的时间予以呈现,这不仅浪费了教师的宝贵时间,而且也浪费了学生的上课时间。对于这一倾向,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过分苛求教学过程的趣味化、生活化,苛求生活情境的创设给学生带来的乐趣,就容易走入形式化的误区。而纠正过度形式化误区的方法是要重拾“数学味”,情景创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了”。
(三)故事味有余,重点不突出
在數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有趣的故事,无疑会给课堂增添感染力,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增强探究的欲望,能够把数学知识引入日常生活。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极限时,创设如下问题情景:公元前5世纪,芝诺提出了以下著名的悖论:他提出让阿基里斯和乌龟之间举行一场赛跑,并假设乌龟在阿基里斯前方1000米开始,假定阿基里斯跑得比乌快10倍。当比赛开始的时候,阿基里斯跑了1000米,此时乌龟仍然前于他100米。当阿基里斯跑了下一个100米时,乌龟仍然前于他10米……芝诺于是说,根据这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阿基里斯只能无限的逼近乌龟,但永远不可能追上它,那么这种说法正确吗?如果不正确,那么在哪一点追上呢?这个情景创设对于课堂教学是非常适宜的,但遗憾的是这位教师为了加强所谓的人文教育,画蛇添足,整堂课大谈特谈芝诺的生平和他的哲学观点,从而使整堂课不伦不类,重点不突出。
(四)情景创设不看对象,没有做到因人而异
如,在数学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对称”,而这一内容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有涉及。由于学生年龄、思维发展以及知识积累的影响,教师对“对称”这一知识点的讲解深度和侧重点就有区别。但有的教师由于没有经验,不能因材施教,几乎都采用了相同的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在大屏幕上呈现形形色色的对称图形让学生观察。其实正确的做法是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选取相应的图片进行演示,设计适合的问题,随着深度的不同创设不同的课堂情景。
比如,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想象力、动手能力强,发言踊跃,在讲对称图形知识点时,可以收集并直观呈现各种对称图形,以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同时还可以引导他们动手折叠,加深对对称图形的直观了解。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比小学生发达,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时,可以动态演示不同对称的翻转或旋转过程,这样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有了高度的发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对称问题与函数的奇偶性联系起来,并且完全可以减少对称图形的直观呈现。
二、要想创设好课堂情景,就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景”
“情景”作为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情景的创设有利于沟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需要,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
2.数学知识的获取不能靠教师的灌输,而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從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课堂情景的创设,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体会问题的解决过程,体会到数学作用和魅力,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滋养。
(二)情景创设应注意哪些问题
笔者认为,教师在情景创设中应明确以下几点:
1.要有“真实性”
数学知识来源于客观世界,具有真理性,也能有效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引导学生获取数学知识以及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情景要求真实。
2.要有“数学味”
情景创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课了”。首先,要区分清数学教学生活化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如前例教学“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过多的无关信息干扰了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其次,要区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情景创设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不应对情景本身做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前面举的“神舟六号”例子,就是没有分清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3.要有“实效性”
所有的情景创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简洁、明快。如果只是作了表面文章,看上去热闹,实则苍白,则会浪费学生课中珍贵的学习时间,如前面举的阿基里斯与乌龟赛跑的例子纯属教师节外生枝、画蛇添足。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及教学目标,创设恰当的课堂教学情景。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玉生.新课程理念下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探究[J].中国基础教育,2007(5).
新课程·教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