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亦生亦师,教学做合一”语文教学模式的实施

2018-01-02 00:07刘书伟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

刘书伟

内容摘要: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觉学习、合作学习,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共识。笔者在综合考虑语文课程改革要求和语文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探究“亦师亦生,教学做合一”语文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实施原则及过程,总结了新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对“亦生亦师,教学做合一”语文教学模式的教育理念、课堂特点、实施过程、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和反思。

关键词:亦生亦师 教学做合一 语文教学模式

“亦生亦师,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理论、自主学习理论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亦生亦师”的核心内涵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既是学生转换为教师的角色进行讲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是教师又要转换为学生的角色去倾听和协作,教师与学生角色在课堂中频繁互换,进而同时完成教、学和实践活动。“教学做合一”涵义根据陶行知先生的观点应该解释为:教师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学习的方法根据学生实践的方法。学生实践要怎样做就怎样去学习,学生怎样学习老师就怎样教。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其含义:一是师生关系是相互尊重、关爱、民主、平等、合作、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二是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宰,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坚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三是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不仅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学生也可以做同学的老师,甚至可以做老师的老师,同樣老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观点及见解,参与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来,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

“亦生亦师,教学做合一”语文教学模式的基本实施框架有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分享、检测反馈、归纳总结。

一、学生依托学案,自主学习

“学生依托学案,自主学习”是“亦生亦师,教学做合一”语文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环节。教师此时的角色定位在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学习方案以让学生进行主动地知识建构。“导学案”、“学案”、“任务指导书”等对学习方案不同的提法,本质上都是在教师教和学生学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都具有导读、导学、导思、导练和导拓展的功能。这一环节的核心内容即学习活动设计和导引,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转化为学生可以自主探究的问题和活动,并对接下来的合作交流起到指引的作用。

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引导并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规划的,安排了确定的时空和资源,并由教师随时接受学生的咨询及提供帮助,对所完成的任务给予严格的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发生在图书室、班级、办公室、宿舍等各个场所,利用手机、电脑进行资料的查询和整理。这样的自主学习中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思考,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完成知识的基本准备,为后继的小组合作探究,班级展示交流奠定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学案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自学质量,发现学生自学中的共性问题,针对共性的问题进行教学指导,课堂教学可以更加有效。自主学习是“亦生亦师,教学做合一”语文教学模式开始的环节,只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效完成,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才能按部就班地进行。

二、小组合作交流,互助探究

学生依托学案,自主进行了知识的构建,每个学生都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角度进行知识的构建,每个学生因为知识视野、能力水平和生活经验的不同,对所自主学习的内容有着不同的理解,这就导致了自主学习的差异性。一方面我们要理解和尊重这种自主学习的差异性;另一方面恰恰是这种差异性为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有效的契机。人们在学习生活中普遍渴望学习交流,认识趋于相同也就失去了交流的必要,自主学习的差异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大家把这种自主学习的差异呈现出来,进行思维的碰撞,秉承着求同存异的理念,共同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在“亦生亦师,教学做合一”语文教学模式下的合作交流采取小组围坐的组织形式,小组是精心搭配、高效协作的学习共同体,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实现了大班教学的小班化。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下,小组更多的是承担班级管理的职责,或者小组是临时讨论而形成的非固定的小组。而在“亦生亦师,教学做合一”语文教学模式下,小组就是一个由老师安排成员、组成相对固定的学习共同体,每一节语文课都在一起探索交流。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不仅培养了团结协作的一是,更发展了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提升了了探究创新的能力。小组建设是实施合作探究的关键。所以说合作交流必须要以学生小组学习的形式加以实现,学生学习小组建设通过合作交流发挥它独特的价值。

交流探究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难点,也可以是教师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技能而预设的问题或任务。合作交流环节教师不是束手旁观的局外人,教师的角色定位应为学生合作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这样,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由单边活动变为多边活动,小组成员和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

三、集体展示分享,点拨提高

在“亦生亦师,教学做合一”语文教学模式的课堂中,展示是解决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它拓宽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渠道,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集体展示分享环节是”亦生亦师,教学做合一”语文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是实现“亦生亦师,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的关键所在。在集体展示分享的环节中,师生角色不断的转换,学生要在课堂中完成作为教师角色的“讲”,教师则转变为学生的角色去倾听,在此过程中,如果学生的展示分享出现遇到困难、内容不够准确恰当或者偏离教学目标时,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在此互换,教师指点迷津、查遗补缺、点拨引导,学生补充完善自己的自学内容,提高知识技能,师生共同合作完成课堂教学,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展示分享环节可以切分成诸多小的展示环节,既可以有课前自主学习成果的展示,也可以有课堂合作交流成果的展示。其中,课堂小组合作交流成果的展示环节尤为重要,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中获取了知识,在于小组同学的交流碰撞中会生成新的知识新的见解,或者产生新的疑问,学生之间不断的思维互动让课堂成为活的课堂、生成性的课堂,这是“亦生亦师,教学做合一”课堂的魅力所在。新产生的问题和疑问需要通过班级师生的共同努力来攻克解决。endprint

学生以“师”的角色进行讲解与分享时,讲课与听课的学生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教授相比,学习效果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之中,学生不但可以学得更好,而且学习的效率也更高,学生在展示讲解过程中思维和自信心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

四、灵活全面评价,检测反馈

“亦生亦师,教学做合一”的课堂需要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分享等课堂学习阶段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检测。“亦生亦师,教学做合一”语文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促使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注重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相对于学习成绩我们更注重学习过程,实现评价重心的变化转移,使评价成为激励和引导学生不断发展的手段。例如,可以就依托学案完成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自评或互评;可以就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时的表现进行互评和师评;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就展示分享时的表现互相评价等等。课堂教学评价内容重视在培养知识形成能知与评价,包括互动交流、有效学习、语言表达等。

“亦生亦师,教学做合一”的课堂教学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完成情况,并要及时得出各种检测结果。课堂检测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形式上要灵活多样,设计上要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作到固定检测和随机检测相结合,个人检测和小组检测结合。既可以以导学案为载体开展与作业练习相结合的检测,又可以以教学活动为载体开展诸如辩论、表演等形式灵活的检测。

五、当堂归纳整理,自我总结

“亦生亦师,教学做合一”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归纳总结。本环节主要作用是在课堂教学结束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梳理和归纳,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内化和提升。总结阶段,是展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又一个平台,总结环节中学生再次以“师”的角色提炼总结所学知识的关键点,教师继续承担引导者、协助者的责任,帮助学生完成当堂归纳整理,自我总结。在这个环节中,仍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完成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概括总结并展示给全体同学,这是学生找出学习规律,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的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仍要进行生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中完成整堂课的学习。

参考文獻:

[1]霍宇.“教学做合一”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2]张涛.“亦生亦师”模式下幼师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16.

(作者单位:青岛幼儿师范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
对会计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的思考
“教学做合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研究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小学数学的有效结合
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打造魅力小学数学课堂
践行“教学做合一”,促进数学有效教学
“教学做合一”——对英语课堂“满堂灌”的再认识
基于“教学做”合一模式下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基于“教学做”合一模式下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