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平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命题,第一次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被明确提出,其后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进一步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积极培育和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指引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与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牢牢掌握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文化话语权,在新时期讲好中国故事、挖掘中国精神、构筑中国灵魂、发挥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指明方向[2]。
价值体系是一个政党健康发展、一个社会良性循环、一个民族振兴崛起、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重中之重。一个政党、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必然会在持久的实践检验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体系,而在这个价值观念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社会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个政党得以不断前进、一个社会得以良性发展、一个民族得以交流融合、一个国家得以维持秩序的根本精神支撑。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既涵盖了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前进取向,又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还决定了社会意识的本质。因此,不同的社会形态,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体系。
优秀的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引政党、社会、民族和国家前进发展的精神旗帜。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统领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要求,决定了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与发展目标。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构成而言,其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其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其精髓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其基础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3]。这四项内容既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长期实践的成果概括,又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规律的系统揭示。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以及前进方向,是其水之源、木之本。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精神支柱,文化思想会发生碰撞,社会生活会发生动荡,我们党、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中国都会面临威胁。马克思主义是变化的、发展的,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我们特别需要把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应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去。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我们党就一直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联系在一起,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
理想是基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希望和愿景,它既表现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期盼,又体现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支撑。就理想问题,马克思主义也系统性地对其进行了科学的论述与内在的掌握,阐述了其未来的前进目标。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既是新时期建设美丽中国、发展和谐文化的根本任务,也是长期以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因此,中华民族和中国各族人民必须紧密团结在这个共同理想的周围,在实践中把个人的美好生活与党的目标、民族的复兴以及国家的强大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统一步伐,不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前行。
民族精神是一个社会的心脏、一个民族的灵魂和一个国家的脊梁,是一个社会在社会转型中平稳过渡的支柱,是一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传承延续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不懈奋斗的动力,一个没有高尚品德的社会永远无法自主于全球共同体,一个没有高贵灵魂的民族永远无法自立于民族之林,一个没有昂扬精神的国家永远无法自强于世界之村。它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沉淀与凝结,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灵魂,深刻烙印在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深处。时代精神是当前社会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反映着社会的时代潮流、前进方向以及社会成员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全球时代与互联网时代的最响亮的号召,为党带领人民挣脱束缚在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支撑,使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5]。民族精神是各个时期时代精神的根基与本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延续与表现[6],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协同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想,共同凝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中,共同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7]。
以思想道德为标准,社会成员在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的进程中形成的有关荣辱观念的总和是荣辱观。它是一个政党的思想基点,一个民族的道德基础,一个国家的灵魂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定与践诺,必须以社会全体成员道德素质的提升为基础,也就是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为基础。下面将从公民、社会、国家三个层面具体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准绳。“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8]。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社会的共同理想和国家的价值内核,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只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才能扶正祛邪、扬善惩恶,才能形成健康的社会风尚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紧密关联、有机组成的统一体,具有强大的整合力与引领力,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桥梁纽带以及当代中国全体人民奋发图强的引导激励。面向将来时、面对全球化、面对现代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凝结中国精神的重要源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所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与习近平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目标,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传承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扬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踏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巨大的精神支撑。
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山崩地裂、江河沸腾、天地易容,一场惨烈的自然灾害突然降落人间,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既可以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进程中逐步显露,也可以在民族紧急关头瞬时爆发。汶川抗震救灾,作为一个历史重大危急事件,以分秒必争、日夜奋战的节奏,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方式,在一个短暂的时空范围内,进行了一场与特大灾害顽强拼搏的大决斗[9]。大地震酿成了大灾难,大灾难激发了大抗争,大抗争显示了大精神。
自然灾害既是天灾,也是社会百态的镜子,更是党与政府的考场,它在历史危急面前检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功效,在实践过程中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真理。回首汶川抗震救灾的过程,我们不禁思考众志成城的根源,那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在救灾重建的过程中成为了联合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成为了引领全国人民的精神旗帜,成为了激励全社会奋斗到底的精神动力[9]。通过这次抗震救灾的经历,广大人民群众真切地认识到国家是人民的国家,领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以及实践检验的真理性共同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的说服力。以抗震救灾为例,这既是一个巨大自然灾害和民族历史紧急事件,同时也是一个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良机。从人民到社会各界再到政府,每个人都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各种优秀事迹、感人故事层出不穷,社会民众在党和政府抗震救灾的整个过程中能够切实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极大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说服力。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政党的基础、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的精神,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维系中国传承发展壮大的关键。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越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美好生活的需要,就越被广大社会成员认同,其对社会成员的凝聚力和驱动力也就越大,其在民族、国家的紧急关头所发挥的动员力量也就更为巨大。在汶川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中华民族表现了大团结的景象,一切物力、人力、财力都源源不断地流向灾区,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大的动员力与巨大的整合力。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区人民、中国人民以及中国的命运在此时联结到了一起,感同身受、价值一致、共同行动,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力证明。
一整套的价值导向、价值准绳和价值规范等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既需要政策法律上的保障,也需要社会成员的自觉遵守。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过程中,社会运行系统受到巨大打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策法律上的保障遭到巨创,但在广大党员干部的榜样带领下,灾区人民自觉践行、中国人民自发遵行,不论艰辛、独立自主、团结互助、重建家园,不仅自我约束并相互约束形成社会规范力,又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驱动力,还反映了党和政府的整体布局能力和执行能力,更展现了广大中国人民优秀的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9]。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来武装全党全国人民,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来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坚持用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统领社会风俗,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协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注入活力与思想。而伟大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作为一个良好的契机,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汶川“5.12”地震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破坏最为严重的自然灾难之一,造成了众多的人员伤亡和巨额的财产损失。汶川灾后重建不仅任务艰巨,更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承载能力下降、移民安置困难、就业形势严峻、灾区群众心灵创伤严重等诸多挑战。就中外经验而言,灾后重建一般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截止到2010年4月30日,汶川灾后重建规划项目已完工78.2%,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住房重建项目分别完工84.2%与99.7%,灾后重建三年规划在两年内就基本完成[10]。这说明汶川灾后重建已经取得了基本成效,并为其它受灾区的灾后重建探寻出了“中国模式”。
以援建汶川县绵虒镇的广东省珠海市为例,珠海的援建并不只是局限于上级要求的基本项目,还考虑到绵虒镇百姓的未来生活和绵虒镇未来的发展。珠海援建工作小组组长陈仁福说:“把灾区百姓的住房修好了,可以解决安居;如果把他们的资源开发成产业,就可以解决乐业”。绵虒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曾为古汶川县城。汉羌混合式民居建筑独具特色,现有古城墙、禹王宫遗址,被誉为“中国民间羌绣之乡”和“西羌第一村”的羌锋村是距离成都最近的羌族聚居地。被奉为中华第一信史的司马迁,在其所著的《史记》中的《六国年表》云:“禹兴于西羌”,当地人也盛传大禹出生于镇南2公里高店村的刳儿坪。1930年余佑任先生还曾专程考察,作诗云:“石纽山前沙尚飞,刳儿坪上黍初肥。茫茫禹迹从何得,蹀躞荒山汗湿衣。”清嘉庆10年(1805)汶川知事李锡书所著《汶川纪略》,以及民国34年汶川县长祝世德所著《汶川县志》和《大禹志》中,都详细考证了绵虒镇高店村的刳儿坪就是大禹出生地,斜对面半山上的涂禹山即是涂禹氏所居之地。绵虒镇北十多里的羊龙山的禹碑岭上,一株千年古树传说树身里埋藏着一个古老的石碑,碑上记载着大禹治理岷江的功绩和人们对于大禹的无限感激之情。
大禹故里在何处,一直是学术界和全国各地都争论不休的问题,浙江绍兴、河南登封、山西夏县、安徽涂山、湖北武汉、山东禹城和莒县等地都认为是“禹穴”之乡。最早关于大禹生于西羌的记载始见于《孟子》,其谓:“禹生石纽,西夷人也。”《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道:“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僖,年壮未孳,嬉于砥山,意为人所感,因而妊孕,到胁而产高密。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西汉陆贾《新语》中也说:“大禹出于西羌。”谯周所著《蜀本记》亦称:“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郦道元在《水经·沫水注》中云:“(广柔)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今夷人共营之,地方百里,不敢居牧,有罪逃野,捕之者不逼,能藏三年不为人得,则共原之,言大禹之神佑也。”汶川大地震所波及的正好是这一地区,汶川、北川、茂县、都江堰、什邡等地都先后被论证为大禹故里。
援建绵虒镇的珠海市工作小组,没有把精力放在当地是不是大禹故里这一说不清楚也无需说清楚的问题上。他们通过多次专家论证会,将重点放在发掘大禹精神与灾后重建精神的结合上。认为古代治水英雄大禹是中华民族继炎黄以后最重要的人文始祖,是夏王朝的奠基者,是中华民族从原始社会跨入奴隶社会、从蛮荒时代过渡到文明时代的里程碑式人物,他在带领人民完成治理滔滔洪水的斗争中表现出了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疏而导之的科学求实精神,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现。大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华民族之魂的具体表现,大力弘扬大禹精神,将为中国振兴乡村,实现全面小康,共创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最终,在此基础上,珠海市工作小组提出将绵虒镇的历史文化背景定位为“大禹故里、西羌门户、震中姊妹、九寨驿站”,修建大禹故里景区,以大禹祭坛为核心建立禹王纪念馆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景点,并对石纽山上的刳儿坪进行整体开发建设以及相关辅助基础设施,构建以文化旅游为主、生态农业观光为辅的产业模式。大禹故里景区前期投入近5000万,后期持续投入将超过5亿,前期项目于2010年6月底竣工,在农历六月初六(大禹出生日)对游客开放,现已成为四川旅游环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全国各地人民前往学习大禹精神,参观汶川重建成就。
在巨大灾难中挺立的伟大中国,在不屈抗争中再次彰显了震撼世界的精神。众志成城、患难与共、不屈不挠,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以人为本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再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巨大变化,看到了我们党和政府民主、开放、文明、进步、透明、负责的良好形象,看到了当代中国的崭新面貌与光明的发展前景,成为新时期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党和政府进一步坚持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贯彻,进一步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凝聚,进一步坚持用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引导社会风尚,进一步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最终进一步巩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推进。由此,中国人民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府的信任,自觉加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形成了众志成城,不屈不挠,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抗震救灾精神,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注入活力与思想。
弹指一挥间,汶川地震灾区走过十年的艰苦重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大地震带来了大破坏,大破坏带来了大建设,大建设更加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作用。灾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普遍得到了三十年、甚至五十年的加速提高和发展。2018年2月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汶川县映秀镇考察。在漩口中学遗址,他向汶川特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花篮、三鞠躬,并叮嘱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强调,汶川灾后恢复重建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在推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继续发力,把人民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汶川的灾难重生,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和实例。在这片灾难中新生和崛起的热土上,必将开出更加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 王丽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 本报评论员.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光明日报,2017-11-03.
[3] 王双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4.
[4] 刘慧婷,高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创新[J].学术交流,2009,(9).
[5] 吴至挺.时代精神与高职大学生的成才指导[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4).
[6] 董朝霞,王娅丁.价值观视阀下实现中国梦的路径自信剖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9).
[7] 游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价值观教育研究述评[J].教育探索,2012,(12).
[8] 余玮.党的十九大:核心价值大国风[N].中国档案报,2017-12-15.
[9] 颜晓峰,王一儒,常培育.抗震救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伟大实践[N].光明日报,2008-06-19.
[10] 唐代兴.风险社会灾疫后重建的社会伦理思考[J].阴山学刊,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