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霉素在慢性鼻窦炎患者内镜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7-12-28 02:54:52张鹏坚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罗红霉素鼻窦鼻窦炎

张鹏坚

罗红霉素在慢性鼻窦炎患者内镜术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张鹏坚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在慢性鼻窦炎患者内镜术后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方法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取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患者乙酰螺旋霉素治疗,而观察组术后给予罗红霉素治疗,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各临床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各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运用罗红霉素实施治疗能使疗效得到显著提升,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罗红霉素;价值

慢性鼻窦炎是指鼻窦发生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任何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以低龄、年老体弱者更为多见。慢性鼻窦炎主要由急性鼻窦炎、牙源性感染及阻塞性病因等引起,临床患者常见鼻塞、头痛、脓涕等症状,为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较大影响,严重时还可能加重感染导致患者病死,临床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在慢性鼻窦炎治疗中,临床主要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而术后合理用药是促进患者恢复的有效措施。相关研究显示,罗红霉素在慢性鼻窦炎内镜术后运用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症状[2]。本研究就罗红霉素在慢性鼻窦炎内镜术后运用的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本研究已经梅州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鼻窦炎诊断标准[3]。观察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1~64岁,平均(35±6)岁;病程2~8个月,平均(5.4±1.1)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0~62岁,平均(36±7)岁;病程3~9个月,平均(5.1±0.9)个月。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鼻内镜手术: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抗感染、鼻窦引流等治疗,对患者实施鼻腔黏膜麻醉后,嘱其取仰卧位,根据手术前CT检查结果对手术范围进行确定,在内镜下将钩突进行切除,若筛泡较大,对额窦引流造成阻塞,则需要将筛泡咬除,使额隐窝部位暴露,若患者中鼻甲较大或已发生息肉样变对钩突的切除造成影响,可首先将外侧切除,鼻息肉较大使中鼻道及鼻腔受到阻塞的患者可取圈套器将其先套除,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止血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鼻内镜手术后给予乙酰螺旋霉素(辽宁金丸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020503,规格:0.1 g)治疗,200 mg/次,3次/d,连续进行3个月用药后评估疗效。观察组给予患者罗红霉素(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168,规格:75 mg)治疗,75 mg/次,2次/d,疗程与对照组相同。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鼻腔变化进行观察,并对症状进行评分。

1.3 观察指标治疗3个月后对所有患者实施鼻内镜检查,观察鼻腔内改善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进行评分,包括鼻漏、鼻塞及嗅觉障碍等。

1.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无分泌物及鼻黏膜水肿;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分泌物及鼻黏膜水肿有所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见缓解,分泌物及鼻黏膜水肿未见好转[4]。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研究中所有数据经过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通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症状评分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各临床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但观察组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治疗后鼻漏 鼻塞对照组 40 7.8±2.2 3.7±1.9* 7.3±2.74.4±2.4*观察组 40 7.9±2.6 2.3±1.4*# 7.3±2.73.1±1.8*#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嗅觉障碍对照组 40 6±3 5.5±4.1*观察组 40 6±3 5.1±1.9*#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为鼻窦慢性化脓性炎症,常表现为多个鼻窦同时受累,该疾病病因较多,例如急性鼻窦炎若治疗不当或未彻底治疗致反复发作,可导致其转变为慢性鼻窦炎;鼻腔内阻塞性疾病阻碍鼻腔鼻窦通气是慢性鼻窦炎发生的一个重要病因;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毒力较强的致病菌所导致的急性鼻窦炎十分容易转为慢性;外伤骨折、异物存留或血块感染等也可导致慢性鼻窦炎发生[5]。慢性鼻窦炎的形成与鼻腔内纤毛功能削弱、鼻内结构改变、增生物、变态反应、免疫功能低下等有关,可对患者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会加重患者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者可引起颅眼肺并发症,导致视力发生改变,甚至加重感染而病死[6]。

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主要采用手术治疗,通过在鼻内镜下对患者实施手术能够有效将患者鼻窦病变组织彻底清除,对鼻腔变异结构进行处理,使患者正常解剖结构得以恢复,防止复发[7]。但手术治疗只能对解剖结构进行纠正,使纤维增生、息肉导致的阻塞问题得到解决,但是无法消除炎症,因此鼻内镜术后给予药物治疗能促进患者更快恢复。术后给予糖皮质类固醇激素是公认的最佳抗炎药物,但黏膜慢性炎症要求长期使用药物,而长期使用会对机体代谢造成干扰,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需慎用。鼻内皮质类固醇激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制剂,以往也常用于内镜术后抗炎治疗,但随着临床中的广泛运用后,鼻出血等不良反应时常发生,一些患者还存在激素耐受现象,不能使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影响术后功能恢复[8]。

罗红霉素作为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能够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有效抑制支原体、衣原体、厌氧菌、革兰阳性菌,是一种长期抑菌剂[9]。此外,罗红霉素细菌清除率较高,尤其对于软组织感染、皮肤感染,其药物浓度高,用于耳鼻喉疾病治疗中可充分发挥疗效,促进鼻黏膜组织恢复[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改善程度也比对照组显著更优。说明罗红霉素用于慢性鼻窦炎内镜术后能够促进疗效提升及临床症状改善,印证了上述结论。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大环内酯类抑菌剂治疗慢性鼻窦炎的过程中其作用并不完全依靠抗菌活性,还会依靠抗炎作用。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①抑制吞噬细胞作用;②对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或分泌产生抑制;③抑制氯离子通道,进而使气道和鼻部黏液分泌量减少,改善黏液的理化特性;④刺激纤毛运动,使黏膜纤毛转运功能增强;⑤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及抑制其活性;⑥对纤维母细胞增殖产生直接抑制作用,使黏膜纤维组织增生降低;⑦使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减少;⑧对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产生破坏或抑制;⑨纠正Th1/Th2平衡偏移等[11]。本研究结果充分证实了罗红霉素用于慢性鼻窦炎内镜术后的效果,为临床在慢性鼻窦炎内镜术后治疗药物的选择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对促进临床慢性鼻窦炎内镜术后患者更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运用罗红霉素实施治疗能使疗效得到显著提升,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臧岭,汤夏冰.鼻内镜术后采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5):683-685.

[2]张隽华,刘岳川,李妮,等.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5,21(15):115-116.

[3]王怀体.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5):55.

[4]朱先柏,霍宇,邓安春,等.草木犀流浸液片对慢性鼻窦炎内镜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对鼻腔黏膜的修复作用[J].中国药房,2017,28(11):1529-1531.

[5]冶娟,王菲.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IgE、ECP和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内镜杂志,2017,23(2):21-25.

[6]柴龙,李军,杜波,等.鼻窦内窥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13):1839-1841.

[7]龚成,廖勇.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3):679-680.

[8]林斌.围手术期合理用药对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术中出血及疗效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121-123.

[9]谢杨.评价罗红霉素在慢性鼻窦炎内镜术后的运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5):57-58.

[10]袁洛花,范敏,蒋锐明,等.罗红霉素在慢性鼻窦炎内镜术后运用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7,7(17):25-26.

[11]杨冬平.长期服用小剂量罗红霉素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9):1201-1202.

10.12010/j.issn.1673-5846.2017.12.010

梅州市人民医院,广东梅州 514021

猜你喜欢
罗红霉素鼻窦鼻窦炎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6:10
罗红霉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临床上罗红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探究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微波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应用
分析比较国产与进口罗红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疗效观察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