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霞
(辽宁省新民市人民医院 药剂科,辽宁 新民 110300)
罗红霉素是临床应用频率极高的抗生素,归属大环内脂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效果,如支原体、厌氧菌、革兰阳性菌、衣原体等,抗菌效果良好且稳定,随着该药物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有所增加,给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都带来了不小的影响[1]。本文旨在探究临床上罗红霉素所致的不良反应情况,特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来我院就诊并接受罗红霉素药物治疗的患者400例进行了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1 对象: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7月来我院就诊并接受罗红霉素药物治疗的400例患者,病例临床资料完整,包含男221例,女179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60岁,年龄平均为(35.02±21.23)岁;治疗感染类型分布:五官感染101例(25.25%)、呼吸道感染171例(42.75%)、泌尿生殖系统感染45例(11.25%)、皮肤感染83例(20.75%)。
1.2 方法:所有纳入研究患者都应用罗红霉素抗生素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并对患者进行年龄分层,包括<20岁、21~55岁和>55岁三个层次,分别统计分析用药人数以及对应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罗红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集中段。
1.3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分析,资料采用χ2比较,以率百分比表示,分析得到P值若<0.05则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1 不同年龄段患者罗红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对比:400例纳入研究患者中发生罗红霉素不良反应59例,发生率为14.75%。其中罗红霉素用药年龄<20岁者103例,发生不良反应9例(8.73%);21~55岁患者208例,发生不良反应31例(14.90%);>55岁患者89例,发生不良反应23例(25.84%),结果显示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大罗红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55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25.84%均分别高于<20岁、21~55岁年龄段不良反应病例百分比(t=10.238,P=0.000)、(t=3.789,P=0.04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2 罗红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分布:59例罗红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病例中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所占比率从高到低分别为胃肠道反应38例(64.4%)、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7例(11.8%)、皮肤性过敏反应6例(10.1%)、泌尿系统4例(6.7%)、肝胆反应3例(5.0%)、免疫功能紊乱1例(1.6%)。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其他不良反应率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
2.3 治疗效果:400例罗红霉素治疗患者中治愈376例,治愈率94%。
罗红霉素是临床常见药物,多应用于抗菌治疗,是一种新型半合成十四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仅对支原体、衣原体、革兰阳性菌等常见微生物或细菌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对某些特殊病原也有较好的敏感性,如沙眼衣原体、军团菌、肺炎支原体等[2]。本次研究罗红霉素治疗患者疾病主要为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等,400例患者获得了较高的治愈率,治愈376例(94%),可见罗红霉素抗菌效果良好。罗红霉素广谱抗菌效果良好,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也跟着增多,本次对400例药物应用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5%(59/400),年龄分层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年龄的升高其发生率跟着上升,中老年患者应用罗红霉素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更大。另外反应类型统计显示,罗红霉素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便秘、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其他还有泌尿系统反应、皮肤过敏反应等[3],反应比较轻微的患者暂停用药后症状慢慢消失,严重者需医务人员停止罗红霉素治疗并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等特点采取对应有效的治疗措施,尽量降低药物对身体的损害,有研究显示罗红霉素总的来说对患体危害性小,不良反应都在可控制范围内,停药或对症治疗后即可缓解;较多实践病例证实小剂量罗红霉素长疗程治疗具有更高的用药安全性[4]。
综上,罗红霉素治疗疗效良好但部分病例可能发生一种或多种不良反应,最常见有胃肠道反应,临床治疗时为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医务人员应注意控制用药剂量及频率;若不良反应已经出现应立即停药,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尽可能降低对患体的损伤程度。
[1]李亚新,朱铁梁.分析国内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5):3106.
[2]林英,何莎.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5,13(2):33-34.
[3]张雪琴.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北方药学,2014,11(7):108-109.
[4]成咏.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及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7):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