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娴
英语教学中,丰富的网络资源为英语学习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学习样式。本文以网络资源为载体,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整理、归纳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以期帮助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提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和素养。
面对新一轮教育信息化浪潮,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不仅仅只是辅助初中英语教学,而且会引起初中英语教学的变革这一观点已成不争的事实。丰富的网络资源,让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对英语教学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和期待,各种探索和实践也逐步开展起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创客以及多元的在线教育形态逐步成型,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在此过程中“网络资源”如何更好地顺应学生认知和教学规律?教师如何有效使用“网络资源”,促使学生由浅入深、自主建构地学习,由此改变长期以来学生被动、粗放的浅层学习方式?为了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不断地进行探索尝试,发现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合理使用,确实给我们的英语学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延伸空间,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课前预习,查阅资料,习题指导……这些资源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推向深入,学生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以期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1. 借力网络资源,深度自学,激发求知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依托学习用表,有目的地预习新知,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自我发现,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在课堂的互动和研讨中,将学生的学习推到一个全新的求知领域,进而实现深度学习和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授8A Unit 7 Grammar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识记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由于动词类型和基本句型结构学生很容易混淆,围绕这一语法内容,我精心设计时长七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该视频借助PPT课件,结合教师讲解,呈现、归纳了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同时,通过学习用表中提供的例句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识别、归纳五种基本句型。接着,通过一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运用。整个教学过程直观易懂,始终帮助学生搭建思考的平台,降低了辨识五种基本句型的难度,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因为学生是带着学习基础和学习问题进入课堂,为课堂学习作了很好的准备。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交流释疑、训练检测的方式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并根据学生在交流与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预习中的疑点,师生一同探讨解决。那些平时沉默寡言的学生受到气氛的感染也积极参与讨论,因为有了课前的自学作铺垫,学习的难度降低了,特别是学困生,自信心倍增,英语课堂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由此可见,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地启动了学生进一步求知的内因,他们由原来被动应付的学习进入了更为积极、更为主动、更为有效的学习,彼此之间有了深入的交流、深度的对话和深情的照拂,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个性化见解,享受到成功的欢愉和满足。此时,英语课堂教学不是急于“快走”,而是从容“深行”。
2. 适用网络资源,精心设计,突破教学重难点
当今,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堂要完成这一目标,就必须要解决好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问题。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精心设计,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化难为易,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四维空间,从而达到帮助学生领会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7B Unit 8 Grammar时,为了刺激学生的感官,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现在进行时和一般过去时,我首先在屏幕上呈现一群男孩和足球场的画面,随后切换成男孩们踢足球的动态画面,并提问“What are the boys doing?”学生很自然地回答:“The boys are playing football.”接着,连续呈现一群男孩每天背着书包迎着朝阳上学的情景,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发现男孩们在不同的时间总是做相同的事,然后继续问:“What do the boys do every morning?”此时,学生们能借助画面,正确地理解、运用一般现在时态,接着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讨、归纳两种时态的构成,并作总结。
又如,在学习9A Unit 6 Welcome to the unit中各类电视节目的类型时,cartoon, documentary, chat show, romantic film, horror film, comedy, action film 等节目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些困难,于是将这些电视节目剪辑成片断,并插上该节目的单词,进行播放,必要时点拨。学生们看其像、听其音,如临其境,加深了对这些词汇的理解,从而产生乐学情绪。为后续Task教学环节的展开奠定了语言和思想基础。同时,针对学生主动发现的问题释疑、探究,
课堂上,教师在精心设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在互动探讨中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并进一步加以引导与点拨,帮助他们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为后续Task教学环节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和思想基础。同时,针对学生主动发现的问题点拨、释疑,师生对话的平台得以拓宽延伸,他们在彼此相互启发、相互碰撞之中对所学的知识点有了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学生的思维被引向深入,增强了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3. 易用网络资源,拓展延伸,增加教学容量
互联网时代的带来,给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海量的信息逐渐走近学生,走进课堂,赋予课堂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多媒体作为英语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的一把双刃剑,若过分夸大它在教学中的作用,只重形式而不管效果,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做到用在其时,用在其点,行至深处,恰到好处,当用则用,不易则去,可用可不用则尽量不用,从而能极大地拓宽英语教学时空和信息量的外延,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只有适量、适度、适当,简便易用,才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益;只有发挥多媒体的特有功能,提供多维信息拓展教学空间,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才是我们的追求。如教9B Unit 2 Great People 中Reading一课时,由于课文是一篇科普性文章,根据内容比较抽象、深奥这一特点,教学过程中把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作为教学的突破点。在阅读之前,教师结合教材,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并播放课前制作的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地球、人造卫星同广袤的宇宙相比是极其渺小,但却是震撼壮观的画面。以此,让学生初步感知体验,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力,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学生在对文本内容理解和把握之后,迫切地希望进一步了解Neil Armstrong,教师可以结合文本,给学生补充有关太空的相关内容,使学生的阅读视野进一步扩大,并自觉地产生保护地球的强烈意识。待学生情感达到高潮时,再给他们展示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讲课的画面,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此刻,学生心潮澎湃,争先恐后地上讲台表达自己要努力学习,立志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中肯的建议,或适时地给予勉励,让每一位学生在阅读中品嘗到喜悦,进而爱上阅读。
从教材出发,从课内引向课外,或由课文的主题思想类比生发,或围绕语法知识拓展迁移,或根据写作特色深入挖掘,这些做法在增加教学容量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视野融合,知识重组,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融入文本,达成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并能透过“表象”,看到“实质”,由此把课堂教学推向纵深。
总之,教师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就会馈赠给教师一个惊喜;教师给学生一点引导,学生就会走得更远。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搭建学生思维的支架,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智慧的活力,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深处,进入思维深处,进入情感深处,从而使英语学习向深度进发。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浮桥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