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雅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大胆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遵循单一模式(两段式教学模式),指:教师讲——学生练——教师巡回辅导;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遵循一课一内容,一课完成一作品的原则。在这种模式下,美术教育陷入了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困惑。当孩子熟悉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其好奇心就会逐渐消失,继而在活动中陷入被动,在学习情绪上产生疲倦感。对此,教师应采用以尝试学习为特征的分解整合式教学模式,以有效优化整合教学程序,并尝试对课程内容进行解构,从而帮助幼儿解决困惑。文章以“汽车”一课为例,对两种模式的教学程序设计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两段式教学模式;分解整合式教學模式;美术活动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30-0111-02
一、活动的前期思考与准备
1. 课例的由来
汽车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是幼儿所熟悉的事物,学起来他们比较容易接受,因此,笔者以汽车为载体,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创作活动。活动刚开始时,幼儿往往兴趣盎然,但到了动手制作环节,就明显表现出信心不足,作品出现雷同、缺乏个性等问题。经过反思和研究,笔者将活动的学习元素进行了梳理和分类,保留原有设计内容,并调整教学程序和环节设计,将班级幼儿分为A和B两组。在A组采用“两段式教学模式”,在B组采用“分解整合式教学模式”,让幼儿从尝试入手,运用“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尝试学习策略,抓住训练环节逐层分解学习元素,结果学生的作品效果明显好转,个性也得以突出。
2. 题材解析
手工活动“汽车”在教材上是作为一个课时来要求的,但考虑到汽车不仅仅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它作为人类技术发展的产物,还对人的社会活动、工作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如果在教学中仅仅把汽车作为制作、练习的载体,而不进行相关知识的扩充,不告诉幼儿更多的与之相关的人文知识,他们就难以进行富有个性地创作。于是,笔者将此活动分解成:欣赏、讨论——设计制作——评价、讨论等步骤。
教学目标:①认识汽车的功能特点,了解汽车的基本构成,展开丰富的联想,设计出与众不同、富有个性的纸质立体汽车作品。②学会运用彩纸进行多种形式的装饰,让幼儿感受装饰的美感。③通过设计时尚的汽车,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用创造的眼光去发现美和创造美。
教学重点:汽车的个性化设计和制作。
教学难点:汽车的创意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彩色卡纸、废旧彩纸、胶水、剪刀等。
二、活动中教学模式的运用与反思
1. 两种教学模式的结构性对比分析
从以下2个表格可以发现两种教学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两段式教学模式的学习元素都堆积在一个时间段,主要是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将所有信息一次性传递给幼儿,既要考虑造型、装饰等,又要考虑剪的技能(外形、细节)。因此,彼此之间易产生冲突,顾此失彼,如关注到造型就可能忽略装饰等其他元素;剪外形时因更关注整体形状,而难以顾及细节……由此可见,如果学习元素过于集中,幼儿在创作中就难以实现有效把握。
而分解整合式教学模式将众多的学习元素分解到4个教学环节中,能够较充分地考虑幼儿的信息接受能力和传递效果,使幼儿在逐层推进中逐个获得信息,促使活动目标顺利达成,体现了循序渐进和避免信息冲突的学习原则,让幼儿能更有效地进行创作活动。
2. 两种教学模式不同教学效果的对比分析
(1)作品类分析。在两段式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学中将所有的学习元素都集中在一个时间段,个别能力强的孩子能接受,但绝大部分孩子制作的汽车仅关注到部分元素,造型普通,作品有些雷同,呈现出概念型汽车。此外,由于作品要求一次性完成,孩子们缺少了改进提升的机会,因此很难获得成功的喜悦,也难以实现自身自信心及学习兴趣的增强。
在分解整合式教学模式下,我们不难发现:同一幼儿在前后两次不同的作品中,第一次尝试创作时,其信心明显不足,作品出现了概念化的外形,但经过师生对作品的评析后,孩子能发现自己的问题,通过体验尝试、交流,孩子们便有了自己的想法,从而信心十足地投入第二次再创作中。相对第一次作品来说,第二次的作品则显得造型独特且富有个性。
(2)生成性分析。在第二种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经历了4个环节:信息的分解、尝试练习、逐层推进、互动交流,使幼儿不断生成新的认知和感悟,从活动中发现问题,由造型观察延伸到图案的装饰,等等。在第二次制作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设计的思路也更加清晰,且富有个性,进而能大胆地进行创作,不会出现雷同的作品。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不仅使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还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三、活动后的思考与再推进
通过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运用,笔者发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策略的运用。
两段式教学模式从概念入手,主要通过教师的讲授将学习元素一次性传递给幼儿,体现了“解读——接受——记忆——表现创造”的学习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幼儿都处于静态、被动的状态,学习信息的获取更多地停留在某个点而不能顾及全面,作品效果相对较差,笔者认为,该模式只适合信息量小的活动。
分解整合式教学模式则从幼儿尝试入手,通过分解信息——逐层推进——尝试交流——生成拓展的学习路径,将学习元素逐层分解到多次体验活动中,体现了“感受体验——分析交流——构思制作——再创造”的学习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幼儿始终处于动态、积极的学习状态,在交流过程中激活了已有的经验,他们通过富有刺激性的互动学习,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在与教师、同伴的互动学习中去体会,进而主动思考、大胆创作,最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知识平台。
总之,在活动中,合作与交流发生在教学过程的始终,无论从问题的产生、解决,还是最后的自主评价,孩子们都能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理解。在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中,每个孩子的思维与智慧都可以被整个群体共享,即全体幼儿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一位或某几位幼儿完成。通过小组内的相互讨论、合作交流,暴露各层次幼儿的思想观点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利于教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尤·班巴斯基.论教育过程的最优化[M].吴文侃,译,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2] 幸福新童年编写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
(编辑:朱泽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