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依学而教”到“依学而学”

2017-12-20 22:57周喜悦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依学而教;依学而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5-0057-02

【作者简介】周喜悦,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中学(江苏苏州,215600)教师,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阅读教学要达到叶圣陶所说的“学生自能读书”的境界,教师首先要有“生本”意识,改变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法,启发引导,有效对话,进行“依学而教”的语文教学。“依学而教”的课堂是真实、民主、学本的课堂。

一次培训中,笔者听一位教师执教了《台阶》一课。课后,这位上课教师谈了几点对于这样的课堂形式的反思和感受。他认为,以问题为驱动、以对话为根本的学本课堂,在阅读教学课中容易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自由真实,但缺少艺术性。教师课前不知道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只是在学生提出问题后迅速做出简单设计;课堂中学生从哪一个问题入手也存在随机性,教师也无法决定,因此课堂具有真实性,但缺少艺术性。二是线性推进,但缺少坡度。学生自由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讨论,课堂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推进,就很难设计出由浅入深的坡度。三是偏重思辨,但缺少品味。问题为导向的阅读教学,偏重分析思辨,缺少对文本的细细品味,因此课堂是理性偏多,感悟偏少,特别是文本中许多的细节没来得及细细品味。

这位上课教师的反思引发了笔者的再度思考,借此机会,笔者拟结合所听到的这节《台阶》课例,谈一谈对以上有关问题的理解和解决策略。

质疑一:自由真实,缺少艺术性。

1.把握学情,“问题”自现。

“依学而教”的课堂,“学”显得非常关键。个人的理解,这个“学”至少应该包括学生、学法、学情等。一堂生成生长的好课,首先应建立在对学情的准确定位上。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时,把学案发给学生,其中包括有哪些不懂的问题的提出。之后,教师批阅学案,对问题进行梳理,依据所学内容和真实学情,设计合适的学习目标,确定切合的教学难点、重点,及时调整和组织有针对性的语文课堂学习活动。这才有可能实现“依学而教”的课堂生态化的语文学习。

2.面向全体,暴露“问题”。

可能有教师会担心,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之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解决所有问题,这样会打乱课堂教学的节奏。这确实是教学中存在的实际困难,但如果教师有合适的应对策略,这个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比如,《台阶》这节课上,上课教师明确要求学生只能提5~6个问题,并要求是“有价值”的问题,当然最后呈现了7个问题,并被教师现场写在PPT上。上课教师用数量与质量来适度限制,不失为一种应对策略。但笔者以为,教师对学情的了解很难说是全面的或者是相对全面的,如果教师在此时只提一个限制性要求,即重复的问题不要再提——全员参与,充分表达,这可能更全面。

对于“有价值”这个关于提问“质”的限定,笔者也有不同见地。学生课前的预习性学习,本身多半属于初次阅读或浅层次阅读,或者说,是“原汁原味”的阅读。此时,提出的问题,又如何判断是有价值和无价值呢?这样的限定,也许会吓怕或动摇一部分学生,本来有问题但不敢说出来。这在无意中遮蔽了我们对真实学情的全面了解。

3.筛选整合,聚焦“问题”。

在《台阶》一课的教学中,上课教师限定本堂课就展开讨论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如何筛选问题呢?教师把选择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班长、课代表等裁定选择。然后,教师又把自己准备好的问题呈现出来,于是课堂就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对话与交流。

这样的处理,笔者认为稍显急促与简单。其实,筛选梳理问题的过程,正是真正的语文学习的过程。如果让学生简要陈述问题选择的理由,在陈述时又能适当兼顾原文,寻找依据,那就是再精妙不过的感受和理解了。该教师可能担心教学时间,最终还是让学生回到了教师提出的两个问题上,完成了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活动。

笔者以为,可以这样处理:组织学生进行问题梳理,能合并的合并,能归类的归类,能关联的关联,在学生参与的研讨中聚焦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真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与整合,最终形成关于人物与关于文题的两个问题,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研读。这样就不可能出现到底从哪个问题入手的随意性的问题,更不可能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相反,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基于学生的真实问题所组织的教学,而且是智慧与艺术相统一的充分体现全员参与、学生为主体的生态化的课堂学习活动,达到的不只是“依学而教”,而是“依学而学”。

质疑二:线性推进,但缺少坡度。

上课教师在课后的反思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担忧:在“依学而教”的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讨论,课堂教学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推进,就很难设计由浅而深的坡度。

笔者以为,这个担忧恰恰反映了“依学而教”的语文教育主张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如果说前面问题的讨论,重在落实“依学”二字,这里的问题重在“而教”二字。由于没能根据学生原生态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没能形成聚焦性的真问题,致使课堂变成了多个问题的解答,因此,课堂教学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没有时间和可能再进行有梯度或坡度的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

如果我们有了把零散的学生问题梳理整合的过程,可能就不会有这种担忧。因为,我们既可以聚焦成1~3个大问题,同样,我们还可以把一个大问题分解为3~5个小问题。这样,就不会简单地“线性推进”。如果一開始建立讨论小组,学生先将自己的问题在组内提出,能解决的先在组内讨论解决,然后组内再提出大家都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全班进行研讨,是不是既有层次性又能体现以学为主呢?即使是面对已经聚焦的大问题的研讨,如果这样做的话,问题推进既比较集中,坡度也能够更好地体现。

再说,是否有坡度,更多地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智慧方面。哪怕是问答式的课堂,如何问,如何追问,如何倾听学生的回答,如何点评与引导学生的回答,都是智慧,都可以把简单的线性推进的课堂,变成立体、丰富而有创意的“有坡度”的课堂。

质疑三:偏重思辨,但缺少品味。

笔者以为,偏重思辨,缺少品味的根由不是问题为导向的阅读教学所引发的,而是我们教学方法的选择所致。就是前文所说的“而教”问题。如果我们能把“教”改为“学”,变成教师想方设法组织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中解决问题,这种担心就没有必要。

比如,《台阶》一文的教学中,有学生认为,别人见到父亲就打招呼体现了对父亲的尊重,说明建了九层台阶后父亲地位提高了。有的学生说,这仅仅是乡邻之间拉家常而已。上课教师在处理这个分歧时,是让学生齐读这一段内容,然后再分析讲解。这是很好的解决方法。当然,如果上课教师在教学时能把自己的分析即“重读的词语不同,表达的语气不同,一句话的意思也就不同”化成学生的朗读,让学生用不同的语气来读这句话,然后再根据前后文,看看到底哪种意思更贴切,这样的话,学生自己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品味,也能在朗读中理解,分歧和误读也可迎刃而解。

因此,笔者觉得“依学而教”应该走向“依学而学”,也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体验和感受,真正从“学”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除了体验探究,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师生的合作探究,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在实践运用中提升能力和学科素养,使语文课程真正成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成为推动学生生命成长的大课程。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
探究性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探析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运用策略之我见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