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创新研究

2017-12-19 17:55柴华思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提问设计创新研究初中语文

柴华思

【摘要】在初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语文这门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同时在高中入学考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既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也要注重解决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所以,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仅仅依靠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特别是在课堂提问环节开创新的教学方式已成为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探索研究,本文即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设计创新问题加以探讨,以期能对业界同仁有所启发,精心创设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问题,以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提问设计;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209-01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设计的改革趋势

语文课程是伴随中小学生学习生涯的一门重要课程,学好这门课程不仅有助于获得较好的考试成绩,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方面也有特殊作用。在语文课的学习中,课堂提问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教师要改变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導地位,代之以富有趣味性的提问来激发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让学生将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大胆表达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逐步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既是传统教学方式的自我革新,也是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迫切需要。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学生独立人格和思考能力的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传统语文课堂提问设计的不足之处

1.传统课堂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教学提问设计不合理

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提问难以发挥真正的教学作用,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教师仍囿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之中,进行“满堂灌”式的讲授式教学法,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在课堂中与学生的交流也十分有限,很难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即使教师对课堂提问进行了预先设计,学生的思维一时也难以跟上节奏,提问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提问问题的内容设置不合理、难易程度不准确等方面也都影响到学生的反馈情况,问题太难或者太易,都不利于学生学习。

2.教学提问设计简单粗略,难以调动学生兴趣

进入初中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较小学阶段增加了很多,课程难度也大幅提升,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应当更加灵活多样,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提问的设计仍难免存在简单粗略,缺乏创新性的问题;再加上应试教育的“指挥棒”,教师的提问模式也存在片面性等问题。譬如在抒情类文章的问题设计上,大多数教师会涉及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层面,而在文言文类的课文中,教师又会将设计集中到文本翻译与相关文言知识方面,诸如此类依照课文内容的问题设计,形式简略,很难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造成学生的厌烦感,这对后续的学习是很不好的。

三、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方式

1.从提问角度层面进行创新

初中语文教师在提问设计上往往主要针对文章内容而展开,所以在教学提问的过程中就会被条条框框限所局限,因此,教师要从提问的角度加进行突破创新,用提问来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问题能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譬如,在讲授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有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在这个地方“大约”和“的确”会让学生感到很矛盾,难以理解其真正涵义;而教师在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就可以启发学生:“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他们之间真的是矛盾吗”、“作者这样设计有何用意”。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就会给学生很大的思维发散空间,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2.从提问内容层面进行创新

初中语文教科书上,有一些内容看上去比较平淡,好像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但实际上它们却有很深的寓意,所以教师必须先对这些语句引起足够的重视,深入发掘其中的内涵,然后再以此为依据给学生设计问题。比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在文本当中多次提到“背影”这个词语,教师首先要掌握清楚每一次“背影”出现的原因,这样一来才能理解作者以“背影”为题目的真正内涵,然后再据此为学生设置问题。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同时也能探究到文章背后的深刻含义,以实现对文章的真正理解。

3.从提问方式层面进行创新

从提问方式层面进行创新,这就比较考验教师的基本能力了,因为它需要教师深入浅出地教,带领学生深入理解一些比较晦涩难懂的课文内容,再根据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来进行问题设计,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来引导学生,实现对文章的深刻理解。比如在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文时,教师可以将问题设计为“在作者看来,陋室不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让学生通过文本内容做出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但是也有一些教师因为不能列举出一些发散学生思维的词汇,由此造成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这个问题在进行拓展式的问题设计,比如“陋室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陋室之所以不陋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看出来”,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就能使学生理解“陋室不陋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的不仅仅限于教师的理论讲解,更需要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来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教师优良的教学提问设计不仅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且对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把握文章内涵也具有特殊意义。在“大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下,教师也要对提问方式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孙莉,陈润宇,赵艳玲.浅析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J].语文教学与研究考试周刊,2016(85).

[2]王祚扣,李文新,李冬雪.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3(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问设计创新研究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试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基于新形势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