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摘 要:从古至今都在倡导赏识教育的理念。早在2200多年前, 儒家经典之作《大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教育的本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由此可见,赏识教育是充满人情味、人性化的教育,赏识教育能够使人在被尊重的同时,让人更加自信。而自信是则是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说赏识教育是一种最好的教育。
关键词:赏识教育;尊重;自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4-170-01
一、赏识教育的概念界定
赏识教育是指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重视和赞扬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语言、学习行为及生活行为习惯从正面进行肯定、重视和赞扬,赏识教育主要是从正面肯定学生的学习行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被激起的积极状态,去主动参与课程教学活动,它是一种激励性的教育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最优化的状态。
二、赏识教育的策略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自尊是人的天性,而孩子们的自尊又最容易被摧毁,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个孩子在心快乐氛围中受到教育,因此每位老师都应该尊重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尊重学生要求老师放下师道尊严,不以权威、师长的身份居高临下,而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俯下身子与学生接触、交流。如果老师放下架子,以朋友、伙伴的身份置身于学生中间,就会产生一种人格魅力。学生对老师就会从敬而远之变为亲而和之,就会很情愿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听从老师的教诲,从而有越来越多的令人赏识之处。
2、给学生足够的信任
“不要有一句话,不要有一个手势使得这种儿童感到教师已经对他的前途失掉信心”。赏识教育也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持之以恒。部分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一开始总是热情较高,能够给予鼓励和帮助。但当付出的努力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时,就开始失望或怀疑孩子的能力,甚至转而对孩子挖苦、讽刺,从而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所以,教师应学会期待,有足够的耐心,给学生予机会,给学生成长的时间,特别是对那些成绩不够理想的同学要多鼓励、多关怀、切实帮助他们,以让他们感到老师对他们的能力和水平深信不疑。
3、浓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
每个学生都需要得到赏识,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学生更是渴望受到赏识。他们很容易被他人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赏识。面对这些学生,仅仅依靠教师“孤军作战”去赏识,是不容易奏效的。这就需要以教师为主导,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发挥学生“群策群力”的作用,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班级,利用群体赏识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不乏其例,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音乐会、画展、诗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等等形式,都可以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让学生在群体赏识中体验成功创造条件,都是学生自信心产生的重要源泉。
4、多引导,培养幼儿自赏能力
自信是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志。悦纳自我,对自己賞识是自信的基础,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信心、培养学生自赏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针对学生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多方引导,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让他(她)感到满足和自豪,则是培养学生自赏能力、树立自尊自信的有效途径。
5、表扬要有针对性
如果在课堂上,“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好优秀啊!”等等这些赏识用语不断被老师们重复着,期望像魔法一样在学生身上发生效力。但结果并不如期望中的那样,不少学生听多了这样的表扬,有的觉得老师是言过其实或言不符实,自己并没有老师说的这么好;有的听了面无表情,麻木不仁,不能在心中激起一丝涟漪:有的甚至在心里暗笑:看,老师又在滥用表扬了!所以,对孩子的行为尽可能深入地了解,表扬要有针对性,最好设涉及细节,而不是泛泛。当老师把夸孩子“聪明”、“真棒”变成一种习惯,这种夸奖就会变得没有意义。那么应该怎样评价呢?描述你所看见的; 描述你的感受;把学生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或一句话,如“你的想法很独特,你很有创意等等”。
6、强化优点,淡化缺点,抵制“但是”
这种表扬和鼓励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的巩固,提高学生的在自主性。强化优点,淡化缺点也是德育教育的一条重要的原则。除此之外,我们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应抵制“但是”,因为但是这个词风险大——会把人的情绪向糟糕那一面倾斜,注意力凝固在比利的因素上。比如:“今天的太阳很好,但是风很大”使得但是一出现,就抹去了喜色,忽略了成绩,轻慢了进步,贬斥了攀升。所以当学生有进步的时候,不要画蛇添足的强调“但是”。如果学生固态萌发犯错误时,只说出你的感受与期待这样更好。比如,学生有打人了,你就可以说“你又没有控制住自己,我很难过,老师相信你以后不会这样。”
总之,在这个世界上,每个学生都藏着独特的天赋,这些天赋就像金矿一样埋藏在他们看似平淡无奇的生命里,需要我们老师努力挖掘加以赏识,并使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发挥到最好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抵制“但是”》——毕淑敏
[2] 《中小学德育工作途径与方法》——赵世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