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红
摘 要:有人说:“学科素养的形成,是学科知识积淀的结果”,也就是说,作为新时期的高中政治教师,我们要通过多种活动的组织来为学生的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做好教材的研究工作,要从多角度入手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性精神、法制意识、人文素养和在公共参与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政治;学科素养;理性精神;法制意识;人文素养
政治学科素养的培养是学科价值的实现,也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更是学生健全发展的基础。但是,在以往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对政治学习一直采取的是死记硬背的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也随着“立德树人”思想的落实,新时期的高中政治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有意识地从多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真正成为政治课堂的主人。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进行论述,为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 理性精神的培养
所谓的理性精神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是政治学科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并通过自主反思来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进而,使学生以自信、理性的态度进行学习和生活。
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由于这节课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对于“消费”这一方面,我们也常常将其分为理性消费和感性消费,所以,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待消费,更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帮助学生形成理性精神,在教学时,我选择了案例分析法,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反思自己的行为。
案例一:高二学生小李,为了赶时髦买iPhone7,以绝食为要挟,让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来支付这一部分费用,而这部分费用需要花掉父母一个月的总收入,但为了孩子的健康,父母还是为其购买了这部手机。思考:小李具备一种什么消费观念?
案例二:高三学生小明,平时花钱大手大脚,恰逢朋友生日,自己又没有钱了,所以,小明决定向其他同学借钱给朋友买一双名牌的鞋子作为礼物,并说:要不今后在朋友面前怎么抬得起头呀。思考:小明具备一种什么样的消费观念?
……
组织学生对上述的案例进行分析,说一说这几则案例都说明了什么,我们是否提倡这种消费观念,如果不提倡我们该如何改进等等。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分析、自主交流中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念。所以,在培养学生理性精神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中养成理性的精神,进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法治意识的培养
作为法治社会中的公民,从小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不仅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课程价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呢?所以,教师要选择自主学习法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学生在交流和思考中形成正确的法制意识。
例如:在教学《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时,我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引导学生对下面的材料进行自主分析和思考,即:
某市政府为奖励纳税大户,宣布该市企业凡是纳税额超过50万者,其法人代表若发生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可免于追究责任。思考:这一做法是否正确,结合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是一则滥用权力的案例,但说明了一个现实性的问题,所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正确思想态度的形成。因此,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时,我先组织学生结合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并结合所学的内容对上述的材料进行分析,说一说该如何依法行政,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依法行政是否正确等问题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质量,而且,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之后,我还组织学生对“薄熙来案”“周永康案”等进行思考和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府的权利”也应该是依法行使,不能滥用。总之,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通過自主活动来确保政治学科素质得到落实,进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是现代公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文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养,通过恰当的活动组织来展现人文素养,使学生在政治学习中掌握知识,在知识应用和感悟中形成基本的人文素养,以促使学生在高效的政治课堂中形成基本的人文素养,同时,也确保政治学科素养得到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章节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也为了让学生学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精神,更为了让学生养成基本的人文素养,在进行这章节的教学时,我主要选择的是“多媒体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观看相关的视频资料中学会感悟,在对视频资料的思考中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精神。比如:在教学“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这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流传至今的一些文化,比如:中华汉字、史书典籍、霓裳羽衣舞、乐山大佛等中华文化。直观的视觉体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又如:在教学《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时,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我选择了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面几个问题:endprint
(1) 哪些行为算是文化继承?
(2) 现在一些学校提倡学习“传统文化”“弟子规”,这算不算传统文化?
(3) 为什么说“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组织学生在交流中正确地理解文化继承的意义,同时,也能强化学生的基本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学生在讨论“文化继承”“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也能形成基本的人文素养,进而,也为学生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四、 公共参与意识的培养
所谓的“公共参与意识”是指主动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治理,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与能力。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活动组织来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以使学生在自主参与交流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笔者看来,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选择辩论法,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相互讨论中形成正确的公共参与意识。
例如:在教学《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这部分内容时,由于这部分知识是为了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也为了让学生初步形成民主意识,使学生懂得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关系,所以,在教学时,我组织学生对“我们高中生有没有投票的权利”这一话题进行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讨论最激烈的话题就是“投票是否应该由父母代劳”这一问题,可见,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不仅能够树立起民主选举意识,而且还能了解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懂得“投票”的公平、公正和理性,切记不能感情用事,进而,使学生在讨论和思考中形成正确的公共参与意识。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创设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以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民主选举”中的公共参与意识。需要说明的是,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比如:班级民主选举班干,三好学生的选拔等等,这些我们都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树立起正确的参与意识,进而,也为学生的发展做好前提性工作。
总之,在改革的浪潮中,政治教师要做好思想的转变工作,要通过多种而恰当的政治活动的组织来展现政治课程的教学价值,凸显政治学科的素养,进而,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以及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也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以及学生基本素养的形成做好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
[1] 孙寿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的高中政治教学分析[J].文理导航(上旬),2016,12.
[2] 王哲.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0.
[3] 罗燕芬.高中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J].教育导刊,2013,05.
[4] 张林志.解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材论[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2007,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