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慧丽
(威海卫人民医院,山东威海264200)
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效果观察
孙慧丽
(威海卫人民医院,山东威海264200)
目的观察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美多芭62.5 mg/次,3次/d,4周后增加为125 mg/次,每6 h服用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普拉克索0.125 mg/次,2次/d,4周可增加至0.25 mg/次,3次/d;共治疗12周。治疗12周后评价临床疗效,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分别评价治疗前及治疗第8、12周时的日常生活能力(UPDRSⅡ)、运动障碍(UPDRSⅢ)及并发症(UPDRSⅣ),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7.18%,高于对照组的58.97%(P<0.05)。治疗前,两组UPDRSⅡ、UPDRSⅢ及UPDRS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第8、12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治疗第12周各项评分低于治疗第8周(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第8、12周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低于对照组的30.77%(P<0.05)。结论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有利于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减少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帕金森;普拉克索;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美多芭;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帕金森病是临床上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发病于中老年人群,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行动迟缓和全身颤抖及站立不稳等,给家属造成极大压力和负担,同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帕金森病患者发病2~8年后将出现不同程度残疾,同时还需终身治疗,给社会、家庭及其自身带来极大经济压力[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来控制帕金森病情,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美多芭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尽管该药物具有较好疗效,但因患者需终身服药,其不良反应可增加患者痛苦,从而降低治疗依从性,最终影响疗效。普拉克索是一种新型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其对多巴胺D2受体具有一定特异性,同时对D3、D4受体具有较好的亲和力[2]。2012年3月~2015年2月,我们观察了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旨在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①符合《帕金森病诊断指南(2006年)》[3]中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均>40岁;③排除过敏体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等。选取同期威海卫人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59.8±4.1)岁,Hoehn-Yahr分级[4]Ⅰ级20例、Ⅱ级17例、Ⅲ级2例;病程(3.9±1.1)年;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60.1±3.8)岁,Hoehn-Yahr分级Ⅰ级22例、Ⅱ级13例、Ⅲ级4例,病程(4.1±1.2)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和Hoehn-Yahr分级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美多芭62.5 mg/次,3次/d,4周后增加为125 mg/次,每6 h服用1次。观察组:美多芭62.5 mg/次,3次/d,4周后增加为125 mg/次,每6 h服用1次;普拉克索0.125 mg/次,2次/d,4周后增加至0.25 mg/次,3次/d。共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12周后进行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分,根据UPDRS下降率评价临床疗效。UPDRS下降率=(治疗前UPDRS评分-治疗后UPDRS评分)/治疗前UPDRS评分×100%[5]。优:治疗后患者UPDRS下降率>50%;良:治疗后患者UPDRS下降率20%~50%;差:治疗后UPDRS下降率<20%或更为严重。治疗前及治疗第8、12周,分别采用UPDRS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UPDRSⅡ)、运动障碍(UPDRSⅢ)及并发症(UPDRSⅣ)情况[6]。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为优25例、良9例、差5例、优良率87.18%,对照组优18例、良5例、差16例、优良率58.97%,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8.04,P=0.01)。
2.2 两组治疗前后UPDRSⅡ、UPDRSⅢ及UPDRSⅣ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UPDRSⅡ、UPDRSⅢ及UPDRS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第8、12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治疗第12周各项评分低于治疗第8周(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第8、12周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UPDRSⅡ、UPDRSⅢ、UPDRSⅣ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同组治疗第8周比较,bP<0.05;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cP<0.05。
2.3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呕吐、嗜睡、失眠、头晕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对照组出现呕吐6例、嗜睡2例、失眠2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7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03,P=0.02)。
帕金森病又被称为震颤麻痹,该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青年人群较少见[7]。帕金森病患者临床主要病理改变为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从而致患者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大量减少,最终引发帕金森病。目前,对帕金森病患者出现这一病理改变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年龄等有关[8]。因帕金森患者发病较为隐匿,且病程缓慢,首发症状一般为一侧肢体出现运动迟缓和肌强直等,部分患者出现精神异常或认知功能障碍,给其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控制其病情,同时缓解或改善其临床症状,避免患者继发功能障碍而影响后续生活;同时,临床需积极进行运动功能训练,尽量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9~11]。
帕金森病是一种锥体外系功能障碍疾病,根据患者病理改变特征,大多选择补充中脑多巴胺药物进行治疗。本研究中所采用的美多芭,其主要成分为左旋多巴与苄丝肼。其中左旋多巴是多巴胺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是多巴胺前体;左旋多巴可通过血脑屏障,而多巴胺则不能。所以,左旋多巴被用作前药可增加多巴胺水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早期少量应用美多芭即可起到一定疗效,但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临床用药剂量将逐渐增加,易产生呕吐等不良反应;同时长期服用还可能导致患者黑质神经细胞对多巴胺的调节能力下降,最终降低药物疗效[12]。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降低美多芭临床治疗不良反应,同时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从而促进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2]。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的作用机制可能是其可激活多巴胺D2受体,从而致纹状体神经细胞放电频率发生变化,最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而达到治疗效果[14]。此外,普拉克索还可增强左旋多巴的临床治疗疗效,并加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该药物在人体血液中可维持稳定的浓度,因此可降低药物对患者纹状体突触后膜多巴胺受体脉冲式的刺激,可更好地维持患者多巴胺受体兴奋性。联合用药可减少美多芭临床用量,从而减少因使用美多芭所致的神经损伤;同时普拉克索还可抑制左旋多巴产生酰基,减轻酰基对黑质神经细胞的损伤,更好地保护多巴胺细胞[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第8、12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第12周各项评分低于治疗第8周,且观察组治疗第8、12周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该联合用药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荐应用。
[1] 蒋玲,刘骅.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27例[J].中国药业,2014,23(13):97-98,99.
[2] 白彦君.美多芭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6):144-144,145.
[3] 张朝贵,张红,瞿昌华,等.补肾通络胶囊联合美多芭治疗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J].中成药,2014,36(2):263-265.
[4] 吴艳,王小姗,张丽,等.美多芭对帕金森病患者抗氧化效应的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5,28(6):431-433.
[5] 王永春,王钊,王伟,等.美多芭对帕金森病患者血小板中五羟色胺含量的影响与抑郁症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24(2):85-87.
[6] 徐巍.补肾复方联合美多芭治疗早中期帕金森病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6):604-606.
[7] 吴曙智,叶华,张旭,等.普拉克索片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5):1294-1297.
[8] 王晓雪,刘欣欣,许宏侠,等.美多芭联合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4):122-123.
[9] 王永春,王钊,刘童童,等.美多芭对帕金森病患者血小板中五羟色胺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5,38(z1):27-28.
[10] 杨永,张雪玲.普拉克索与溴隐亭治疗帕金森病的对照研究[J].中国药业,2014,23(15):25-26.
[11] 徐保双.美多芭单用及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合用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1):134-135.
[12] 王美娥,张鹏,宋杰,等.美多芭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6):154-155.
[13] 纪新博,顾申红,容琼文,等.盐酸普拉克索配合神经节苷脂对帕金森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4):2693-2695.
[14] 刘志强,朴钟源,刘永丹,等.美多芭联合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对运动功能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5):94-95.
[15] 王龚奋飞,梁朵朵,米亚赛尔·阿布来提,等.奥拉西坦联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3):30-31.
10.3969/j.issn.1002-266X.2017.42.027
R742.5
B
1002-266X(2017)42-0083-03
201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