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疼痛、卵巢功能的影响

2017-12-12 01:37:46刘振荣
山东医药 2017年42期
关键词:肌瘤腹腔镜子宫

刘振荣

(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江苏徐州221116)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疼痛、卵巢功能的影响

刘振荣

(徐州市铜山区中医院,江苏徐州221116)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疼痛和卵巢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子宫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30例 (观察组),开腹子宫剔除术治疗30例 (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3、5天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疼痛指标[心肌细胞P物质(SP)、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及氧化损伤指标[肌红蛋白(Mb)、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八廓环磷酰胺(TAC)],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取静脉血检测血清卵巢功能指标[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结果两组术前血清各检测指标比较,P均>0.05。两组术后第1、3、5天血清疼痛及氧化损伤指标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观察组术后第1、3、5天血清疼痛指标、Mb、IMA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TAC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1、3、6个月血清E2、LH、FSH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血清E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LH、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减轻患者疼痛及对其卵巢功能的影响,可能与其减轻手术所致的氧化损伤有关。

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卵巢功能;疼痛;氧化损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良性肿瘤疾病,常发生于30~50岁女性人群中,临床发病率为20%~25%[1]。研究[2]显示,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量多于正常子宫组织,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生可能与患者雌激素水平长期较高而致其内分泌失调有关。大部分子宫肌瘤患者有临床症状,少数患者无症状,但可于体检时发现。目前,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如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但主要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其中,手术治疗主要分为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全子宫切除术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全子宫切除术尽管可取得较好效果,但对于有生育要求及特殊位置子宫肌瘤患者则不适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创伤大,患者疼痛重、术后恢复慢且对卵巢功能有一定影响[3],与创伤造成的氧化损伤有关。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腹腔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我们观察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疼痛、卵巢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铜山区中医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子宫肿瘤患者60例,其中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30例(观察组),开腹子宫剔除术治疗30例(对照组)。患者均经B超等检查提示为子宫肌瘤,并经术后常规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平滑肌瘤,术前未采用激素类药物治疗。排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恶性肿瘤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观察组年龄(39.8±2.5)岁,病灶直径(5.8±0.7)cm,单发24例、多发6例;对照组年龄(40.1±2.7)岁,病灶直径(6.1±0.8)cm,单发25例、多发5例。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于月经干净后第3~7天实施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头低位足高位,与水平呈30°。常规消毒铺巾,于患者脐孔下缘处制作一长约2 cm的切口,刺入气腹针以制造人工气腹,并置入腹腔镜。于患者麦氏点、反麦氏点处无血管区域内分别制作切口,并置入手术器械。常规钝性剥离肌瘤假包膜后,剔除肌瘤;彻底止血,取出肌瘤并送检。释放CO2气体,拔除手术器械,缝合切口。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于患者腹正中制作切口,阻断肌瘤血供并剔除,缝合切口。

1.3 血清疼痛因子及氧化损伤指标检测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3、5天,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离心,取上清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疼痛指标,包括心肌细胞P物质(SP)、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氧化损伤指标,包括肌红蛋白(Mb)、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八廓环磷酰胺(TAC)[4]。

1.4 卵巢功能观察方法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离心,取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卵巢功能指标,包括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

2 结果

2.1 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3、5 天血清IL-6、SP、PGE2水平比较 两组术前血清IL-6、SP、PGE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第1、3、5天血清IL-6、SP、PGE2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观察组术后第1、3、5天血清IL-6、SP、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3、5天血清IL-6、SP、PGE2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P<0.05。

2.2 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3、5天血清TAC、Mb、IMA水平比较 两组术前血清TAC、Mb、IMA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第1、3、5天血清TAC、Mb、IMA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观察组术后第1、3、5天血清TAC水平高于对照组,而Mb、IMA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2.3 两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血清E2、LH、FSH水平比较 两组术前血清E2、LH、FSH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1、3、6个月血清E2、LH、FSH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血清E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LH、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2 两组术前及术后第1、3、5天血清TAC、Mb、IMA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P<0.05。

表3 两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血清E2、LH、FSH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P<0.05。

3 讨论

临床上,子宫肌瘤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尽管部分药物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或作为术前辅助治疗,或通过药物治疗延长患者复发时间,但停药后仍可复发且肌瘤继续生长,并且存在较多不良反应[5,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重视,因此更多子宫肌瘤患者选择采用保留子宫的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保留患者子宫及其生理功能,从而减少对卵巢功能的影响[7~9]。目前,子宫肌瘤剔除术主要有经腹部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前者是一种传统手术方法,后者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微创技术。目前研究报道大多关注两种手术方式的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时间、创口大小等,但对患者整体情况的影响报道较少[10]。事实上,研究手术对患者机体整体的影响可作为手术可行性的一个重要评价方式。不管是微创手术还是传统手术方式均会给患者造成一定创伤,创伤是机体整体影响的重要反映,因此研究其血清学各项指标具有重要价值[11]。创伤反应的重要研究内容为氧化损伤及疼痛指标,其中PGE2、SP及IL-6为机体疼痛的重要反映指标,Mb、IMA及TAC 为机体氧化受损的重要评价指标。当患者存在疼痛应激时,PGE2、SP及IL-6将异常升高,且与患者疼痛成正比。卵巢功能是反映整个手术对患者周围组织影响的程度情况,因此监测患者卵巢功能可反映手术安全性[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1、3、6个月血清E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LH、FSH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第1、3、5天血清IL-6、SP、PGE2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第1、3、5 天血清TAC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清Mb、IMA水平低于对照组。因此,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减少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同时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较快。这表明该术式尽管对患者卵巢功能有一定影响,但却是短暂性的;同时,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疼痛及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较小,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所以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较小[13~15]。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机体影响较小,因此具有较高安全性。尽管本研究取得明显效果,但因样本数量小且研究时间短,同时未对患者术后性生活等指标进行研究,所以尚存在不足之处。但此次研究有其优势,尤其是对目前临床报道甚少的疼痛指标、氧化损伤指标等进行了研究,可为后续前瞻性研究提供参考。

[1] 贾祖卫.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6):2630-2631.

[2] 吕芳,方和金,万淑梅,等.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血流阻断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8):919-921.

[3] 赖秀芳.子宫肌瘤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对患者卵巢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观察[J].河北医学,2014,20(6):969-972.

[4] 周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子宫动脉阻断对卵巢功能及妊娠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4,36(3):332-334.

[5] 闫冬丽.腹腔镜下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术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和性功能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66-69.

[6] 金凤斌,任波,谭凤美,等.醋酸亮丙瑞林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63例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154-156.

[7] 李海燕,周晓燕.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价值探讨[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0):1629-1630,1633.

[8] 高香丽,沈金凤.三种不同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妊娠结局的影响比较[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3):361-363.

[9] 袁华,赵绍杰,龚华,等.腹腔镜下次全子宫与全子宫切除、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5,14(5):377-380.

[10] 龚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3,19(5):690-692.

[11] 董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及创伤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8):1103-1104,1107.

[12] 徐莉,李丹,郭凤军,等.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150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8):3011-3013.

[13] 金晶,王燕,段洁,等.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57-60.

[14] 蒋清清,于鹏,谢红斌,等.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缺陷[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1):83-85.

[15] 周玉珍.腹腔镜下阻断子宫血流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中远期疗效评估[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9):1989-1991.

10.3969/j.issn.1002-266X.2017.42.026

R713.4

B

1002-266X(2017)42-0080-03

2017-08-15)

猜你喜欢
肌瘤腹腔镜子宫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假如没有了子宫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假如没有了子宫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