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复方降压药对高血压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

2017-12-12 08:44:33耿丽苹冯立民段雪英王晓梅王增武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7年4期
关键词:降压片基线空腹

耿丽苹,冯立民,王 馨,段雪英,王晓梅,王增武

·诊治分析·

传统复方降压药对高血压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

耿丽苹1,冯立民2,王 馨3,段雪英4,王晓梅5,王增武3

目的观察复方利血平氨苯喋啶片(北京降压0号)和复方利血平片(复方降压片)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及其对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将25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北京降压0号组130例,复方降压片组126例,服药前后测量两组患者的血压、空腹血糖。结果与服药前比较,两组患者服药2年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空腹血糖轻度升高(北京0号为0.27mmol/L,复方降压片为0.47mmol/L,P<0.05)。服药2年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异常者由基线时的9.8%增至12.1%,北京降压0号组糖尿病发病率为5.4%,而复方降压片为7.9%(P<0.05)。基线正常、治疗后空腹血糖异常的患者,其空腹血糖基线水平高于基线、治疗后均正常的患者。结论复方抗高血压制剂能够有效控制血压,但应警惕血糖的变化,尤其是基线水平高的患者。

北京降压0号;复方降压片;高血压;空腹血糖

临床上高血压患者中约50%存在胰岛素抵抗,研究表明有些抗高血压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对血糖、血脂代谢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从而加重了血管损伤,诱发心脑血管事件[1,2],因此选择降压药时不但要考虑降压效果,还应重视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北京降压0号和复方降压片是我国传统的复方降压药,长期口服疗效较好、价格低廉、副作用少,易被患者接受[3~5],但该类药物对糖代谢的影响报道不一,多数报道其对血糖无不良影响[6],但也有研究表明其可引起高血压患者空腹血糖不同程度的升高,有诱发糖尿病的倾向[7]。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复方降压药对基线空腹血糖小于7.0mmol/L的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期间就诊于北京密云和延庆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为I级140~159/90~99mmHg和2级160~179/100~109mmHg,包括正在接受药物治疗但血压仍在上述范围者),年龄45~75岁;具备1项或1项以上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年龄>65岁、目前吸烟者(>10支/天)、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等。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作(发作3个月内)、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肝肾脏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等其他严重疾病。入选者自愿参加此次临床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方案与知情同意书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其中基线空腹血糖小于7.0mmol/L的非糖尿病患者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共计256例。

1.2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先停用原降压药2周(主管医生认为患者不宜停用2周者,可提前入组或不建议入选),然后随机分成北京降压0号组(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复方利血平片组(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两组年龄、身高、腰围、心率、血压、血糖、生化检查和电解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时间为24个月。起始剂量北京降压0号为半片1次/天,复方利血平片1片,3次/天。第2周门诊血压≥140/90mmHg者,北京降压0号可改用1片,1次/天,复方利血平片可改用2片,3次/天,此剂量为研究用药的最大用药剂量。随后第4周血压仍未达标(≥140/90mmHg)者,两组可以加用1~2种除本组药物外的其它一线药物。

1.3 观察指标:(1)体重、身高和腰围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2、24个月分别测量。(2)血压由经过培训的具有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测量均严格按照《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手册》[8]的要求进行。进行本研究分别于治疗前2周、治疗后2周和1、2、3、6、9、12、15、18、21、24个月按上述方法测量患者血压。(3)空腹血糖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2、24个月后采血,标本均由指定医院的检验科检测,并有质控血标本参照。(4)电解质、血脂、肝肾功能等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段采血,标本均由指定医院的检验科检测,并有质控血标本参照。

1.4 评价指标:降压效果,包括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水平者。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空腹血糖调节受损:6.1≤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h血糖<7.8mmol/L;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h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空腹血糖异常包括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和糖尿病。

2 结果

2.1 基线特征:降压0号组患者体重、舒张压高于复方降压片组(P<0.05),见表1。

表1 高血压患者基线临床特征

组 别空腹血糖(mmol/L)尿酸(mmol/L)TG(mmol/L)TC(mmol/L)HDL_C(mmol/L)血钾(mmol/L)血钠(mmol/L)血氯(mmol/L)降压0号组527±05726628±8900189±145505±087148±036445±03814349±89410598±256复方降片组528±05927437±7646207±151528±099148±036441±03814429±18310571±244

注:与复方降压片组比较*P<0.05

2.2 两组抗高血压药治疗前后疗效的比较:与服药前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服药后均显著下降,降压0号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和控制率均高于复方降压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复方制剂抗高血压治疗疗效的比较[例(%)]

2.3 两组抗高血压药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化比较:与服药前比较,两组患者服药24个月后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复方抗高血压药治疗前后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变化[例(%)]

注:与服药前比较*P<0.05

降压0号组患者在服药后24个月空腹血糖水平较服药前升高了0.2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方降压片组患者升高了0.4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降压0号组和复方降压片组各有18人空腹血糖由正常转为异常。两组中基线正常、治疗后血糖异常的患者,其基线血糖水平均高于基线、治疗后均正常的患者,降压0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不同状况空腹血糖水平的构成(%)及变化(mmol/L)

注:与服药前比较▲P<0.05;与基线、治疗后均正常者比较*P<0.05

2.4 血压水平变化与空腹血糖水平变化:服药24个月后血压达标患者中空腹血糖异常患者的比例与血压不达标血糖异常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有效的患者中血糖异常的比例与降压无效的血糖异常患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服药24个月后血压水平变化与空腹血糖水平变化关系分析[例(%)]

3 讨论

北京降压0号和复方降压片两者在构成组份上比较相似,均含有小剂量利尿剂氢氯噻嗪。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噻嗪类利尿剂可使糖耐量恶化,增加胰岛素抵抗和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因此,利尿剂一般禁用或慎用于糖尿病患者[8]。但也有专家认为小剂量利尿剂对血糖影响有限。有学者采用小剂量氢氯噻嗪片治疗糖尿病合并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显著下降,对血糖、血脂等指标仅有轻度影响[9~11]。目前多数复方降压药都含有小剂量的利尿剂,对血糖影响不显著,安全性较高。何朝珠等[12]发现3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0号8周后血糖在治疗前后分别为(5.73±0.13)mmol/L和(6.04±0.12)mmol/L,血糖升高0.31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在观察药物降压效果的同时,也分析了治疗期间血糖变化,服用北京降压0号的患者2年后血糖水平较基线升高0.2mmol/L,与上述研究类似,而低于本研究复方降压片组(0.4mmol/L)。而基线正常、治疗后异常的患者,其基线血糖水平高于基线与治疗后均正常的患者,提示基线血糖水平较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血糖异常,在选取药物时要警惕。

影响血糖的因素除药物外,还包括饮食、运动、情绪、饮酒、吸烟以及遗传等因素。本研究在基线时调查了饮食、饮酒、吸烟、运动等情况,随访2年后发现饮食生活方式比干预前更加合理,对血糖的影响不明显。本研究中使用的药物中基本不包括对血糖有明显升高的药物,其中加用的其它一线药物ACEI和CCB对血糖不但没有不良影响,ACEI还可具有降糖作用。

有研究表明2008年台湾糖尿病标化发病率8.23%[13],美国2008年年龄标化后男性糖尿病发病率为8.4%,女性为8.1%[14],均高于本研究人群年发病率3.3%。我国尽管没有糖尿病的发病资料,但资料显示2008年糖尿病患病率9.7%[15]。因而在警惕药物的潜在作用的同时,人群中糖尿病自然发生率也是不可忽视的混杂因素。研究证实高血压与糖尿病的伴随比例较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互为危险因素,加剧疾病的发生发展。

由于本研究没有正常对照组,药物与血糖水平相关性也是基于亚组分析结果,加之样本量有限、观察时间较短,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纳入的研究对象中排除了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目的是观察药物对新发糖尿病的影响。

总之,传统复方降压药能够有效地控制血压,但因含有利尿剂,应警惕血糖水平的变化,尤其是血糖水平已经升高的患者。同样,对于利尿剂用量大、时间久的患者更要关注血糖水平的变化。

[1]余晓勇,陈洁.吲达帕胺、双氢克尿塞对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糖代谢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35(13):2863-2864.

[2]宁宁.不同降压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合并空腹血糖异常人群转归影响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

[3]王馨,段雪英,王增武,等.社区复方制剂抗高血压治疗研究:2年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5,30(5):449-454.

[4]冯芮华,王增武,崔月颖,等.社区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3):291-297.

[5]冯芮华,王小万,王增武,等.5种社区常用单片复方制剂降压药成本-效果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3):252-255.

[6]梁善子.传统与现代复方降压药疗效与安全性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5):140-141.

[7]阮景明,周京敏.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选择[J].上海医药,2013,34(19):14-18.

[8]吕卓人,吕晶.“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能否选用利尿剂”的循证思维[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715-717.

[9]陈勇.北京降压0号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15(8):1-2.

[10]范雯怡,武轶群,曹洋,等.降压0号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3,39(44):29-30.

[11]陆瑾.用北京降压0号降压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4):263-264.

[12]何朝珠,邹石.北京降压0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再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2,7(6):548.

[13]Jiang Y, Chang C, Tai T.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rates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Taiwan: Analysis of the 2000-2009 Nationwide health Insurance database[ J]. 2012,111(11):599-604.

[14]Beckles GL, Zhu J, Moonesinghe R. Diabetes_United States 2004 and 2008[J]. MMWR Surveill Summ,2011,60(1):90-93.

[1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88(11):1227-1245.

1.102100 北京市延庆区妇幼保健院;2.101500 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3.100037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社区防治部;4.102500 北京燕化医院;5.100085 北京大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耿丽苹(1963_),副主任医师;2.冯立民(1969_),副主任医师;3.王馨(1977_),助理研究员,以上作者具有同等贡献,共为第一作者

王增武,主任医师,E_mail:wangzengwu@foxmail.com

R544.1

B

1009_816X(2017)04_0302_04

10.3969/j.issn.1009_816x.2017.04.19

2017_2_18)

猜你喜欢
降压片基线空腹
珍菊降压片服用须讲究
家庭医学(2023年1期)2023-05-30 14:50:48
采血为何要空腹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12
珍菊降压片 服用须讲究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适用于MAUV的变基线定位系统
高技术通讯(2021年3期)2021-06-09 06:57:46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科学(2020年5期)2020-11-26 08:19:14
一种改进的干涉仪测向基线设计方法
空腹喝水
蒺莱降压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中医研究(2014年10期)2014-03-11 20:29:44
技术状态管理——对基线更改的控制
航天器工程(2014年5期)2014-03-11 16: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