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才
【摘要】 职业教育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提高劳动者素质。县域中等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育技能型人。其中“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人才水平取决于师资水平,“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产、教、研、学的主体力量。不少职校在“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诸多方面有偏差和困惑。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今天,更需要进行积极的思考。
【关键词】 职校 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11-216-01
0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的关键,是一项突破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瓶颈的重要工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助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中,现对所遇现象和引发的思考,谈自己的认识。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尝试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学校最具活力、最具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资源。多年来,县域中职学校始终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来抓。尤其是在国家大力发展中职教育的大好时期,在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中,中职学校做了积极有效的尝试。如(一)师资与技能培训。近年来,利用国家相关培训,学校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技能认证。并通过开展技能节,组织教师实操比武。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二)顶岗实习与校企合作。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定期派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业务实训。同时,鼓励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承担社会各类培训任务。如“阳光培训”、“就业创业培训”;实践证明,教师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既提高了实践能力,又增进了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和事业成就感。(三)课题研究与教材开发。不少学校鼓励教师承担省、市级等教研课题,积极研发校本教材。从理论层面提高了教师的教研能力。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困惑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了“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县域职校的教育改革,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中,也遭遇了一些困惑。
(一)师资不足,结构老化
县域职校教师知识更新赶不上市场变化的需求,知识老化是一个十分普遍现象,教师对职业发展的动态了解不足。而且师资结构单一,目前,多数县域职校文化课教师数量多于专业课,他们大多来源于高等非师范专业,部分专业不对口,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差距明显。
(二)专业受限,实训遇困
调查表明,不少县域中职学校在满足多元化的人才培养需求方面,仍然有着广阔的市场。但有的学校专业设置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不对接,无疑都遭遇尴尬。许多学校专业设置的变化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多数企业不愿意承担教师培训任务,难以建立批量需求下实训基地。
(三)缺乏高端人才,队伍稳定性差
多年来受体制的限制,学校缺乏用人自主权。
三、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一)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调查表明,目前县域职校“双师型”师资建设缺少稳定的培养渠道与基地。要加大对“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可承担“双师型”教师培训的重点院校和重点专业,实现中、高职学校教师培训的无缝对接,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借鉴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结合,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工学交替等培养模式,采取“订单式”培训,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岗位技能的积累,为中职学校培养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二)推进并优化“名师工程”
近年来,国家举办的中职学校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培训,为学校提供了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提升的极好机会。要继续推进这项意义深远的培训工程,拓宽培训范围,让专业带头人引领双师型教师培养,造就大批教学名师。
(三)规范资格认证,细化评价标准
“双师型”教师是一种复合型人才,要细化并合理的界定“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创设“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互认通道,建立导向性、实施性、针对性强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系。
(四)构建顶岗实习的常态性机制
“双师型”师资建设需要良好的企业环境支持和先进的技术条件支撑,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强调:职业教育是产教深度融合教育。学校、教师、企业及政府部门联动起来,要建立利益共赢“校中厂”、“厂中校”,为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的定期顶岗实习提供便利条件并形成制度保障;鼓励“双师型”教师走向企业兼职,创造机会让教师融入企业,掌握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变革动态,衔接于教学中。
(五)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待遇
要给予学校一定的自主权,为学校创设“双师型”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的條件,提高县域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待遇,增强社会对于从事中职教育工作的职业认同感和吸引力,确保中职学校“双师型”人才来源渠道多样以及队伍相对稳定。
(六)构建资源统筹共享的教师人才库
要加快建设县域职教中心,构建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要依托县域职教中心,加快县域职校教师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将职教中心建成人才储备库,利用“双师型”教师的“双技能”优势,对教师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整合中职学校的优质教师资源,建立统筹共享的“双师型”教师资源库,既保证“双师型”人才的统一管理、统筹调配与使用,也为中职学校优秀的“双师型”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平台。
[ 参 考 文 献 ]
[1]国办发2014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2]李梦卿,张碧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的回顾与思考,教育与职业2012(16).
[3]王欢.县域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实证分析,职业技术教育(16)2014(16).
[4]解丽娟.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研究[D].2010.
[5]陶建平.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机制的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