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分析

2017-12-08 00:45褚飞��
考试周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策略

褚飞��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小学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数学教学方面,如何将抽象的数学语言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开拓学生的思维,成为了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引导成为了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之一。为有效探究“有效引导”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本研究以“有效引导”策略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作为切入口,探究了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有效引导”教学策略对数学教学的改变,以此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有效引导;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为此,人们对于小学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新课改的出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小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现其自身在数学知识技能上存在的不足,合理地利用“有效引导”成为了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之一。为有效探究“有效引导”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有效引导”教学策略,为小学数学课堂的顺利进行带来较大帮助。

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师主动教学,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模式得到了改变,为此,教师的教学模式也得到了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由于数学语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仅仅依靠学生的独立思考是难以提高教学效率的。为此,教师以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不仅能有效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比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主动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只会让学生处在比较被动的位置。而“有效引导”策略的合理利用,对于整体的教学质量提升都有着非常大的意义。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策略的实施

1. 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兴趣

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注意力无法在长时间内保持集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加以引导,以趣味性的导入,生活性的题材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授长方形这一图形的认识时,可以在课前做好引入,让学生对长方形进行自我理解,可以引导学生从墙壁,窗,尺子等工具出发,进行长方形的绘画。在上课前,还可引导学生进行长方形认识的讨论,并选出代表来对长方形进行一个叙述。而在课堂上,也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情景,将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展示给学生,在此基础上,也将长方形与正方形做一个对比,并引导学生认识到正方形也属于长方形中的一种,并通过对长方形的转换对正方形的相关知识进行自学。通过这样的课堂引导,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促进“有效引导”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上的实施。

2. 正确利用学生错误进行引导

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生不免会犯错误,或者混淆知识点,而这些都是学生需要加强掌握的知识点。任课老师在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时,需要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引导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首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也有可能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理解上的错误,通过分析学生的问题,能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进而能有效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其次,通过解答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能有效加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从中找到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正确利用学生的错误进行引导,对于促进教学的意义还是非常大的。

3. 加强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被动的灌输,这不仅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提高,还会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实施活动教学时,还需要教师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应该扮演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姿态,而不是主导者的姿态。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采取问题教学法。在进行四则运算的教学时,可以提出问题“公共汽车中有12人,在第一站中有4人下车,第二站中有5人上车。现在车上有多少人?”等问题。

4. 结合教学和实践活动

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教学的需求,为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一方面需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来制定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还需要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展开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是面对比较枯燥或者难懂的教学内容时,教师更要结合实际,将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就小学生而言,无论是在心理上、认知上还是理解能力上,都有一定的欠缺,而数学学科具有特定的抽象性,使得小学数学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抑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以有效激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因此,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引导,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学生出错时要正确引导,多鼓励,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米玛.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05).

[2]方远荣.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3,(35).

[3]刘清泉.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02):146.

[4]朱木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及其运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5,(29):109.

[5]张艳,张玲云,范素花.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5,(08):151-152.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探微
高中数学课堂教师有效引导的探索
有效引导开启物理精彩课堂研究
有效引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新视角
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