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的理论内涵及其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2017-12-07 06:39芦净
文教资料 2017年24期
关键词:理论内涵实践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芦净

摘 要: 研读《实践论》,对当今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启迪,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到:第一,秉持“知行统一”理念,“知”是“行”的思想引领,“行”是“知”的实践转化;第二,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的教育,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第三,依据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和检验真理标准的思想,突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的引导,将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

关键词: 实践论 理论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写于1937年的《實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经典哲学著作之一。《实践论》一文阐述的认识和实践即知和行的辩证关系,以及认识过程和总规律等思想,不仅对当时的中国革命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对当今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启迪。

一、领悟《实践论》的理论内涵

毛泽东的《实践论》通过大量鲜活的事例,以生动形象的生活语言围绕实践和理论的关系即知行关系,系统阐述了自己的认识论思想,主要内容包括两大方面: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认识的发展过程及总规律。

(一)系统阐明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

《实践论》开篇,毛泽东就开宗明义地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可见,毛泽东认识论的出发点是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这相对于思辨哲学脱离实践讲抽象的思维过程是一个进步。那么认识和实践具体是怎样的关系呢?

1.实践决定认识

第一,实践产生认识。毛泽东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第二,实践发展认识。毛泽东指出,只有在实践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人类的认识才能不断深化。第三,实践检验认识。毛泽东突出强调实践在检验人的认识中的重要作用,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毛泽东认为,认识的目的是正确地指导实践,“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毛泽东在阐明认识与实践关系时,不仅强调实践决定认识,而且辩证地看到认识的反作用,“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以此说明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二)详细论证认识的发展过程及总规律

1.认识的辩证过程

毛泽东对认识过程进行了辩证考察后指出,认识过程的第一阶段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也就是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推动着人们从现象到本质、规律的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是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是认识最重要的一次飞跃,因为“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2.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毛泽东认为,认识是随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的,实践永无止境,认识也永无止境,认识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因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是由毛泽东第一次对人类认识的总规律做出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在哲学视域下对认识发展过程总体性的把握。

综上所述,毛泽东的《实践论》以实践为论证的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核心,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著名论断;对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过程及总规律做了详尽、深刻、生动的分析,强调理论必须联系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知行统一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史上的不朽篇章。

二、《实践论》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启示

毛泽东的《实践论》已经问世八十多年了,今天研读《实践论》,依然为毛泽东平实但又不失风趣的语言中蕴涵的深刻哲理及其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贡献所折服。《实践论》中辩证的“知行统一观”应该成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它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倡导“知行统一”,理论教学侧重于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实践教学侧重于引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秉持“知行统一”理念

习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讲话中告诫学生:“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认识问题,又是实践问题。实现价值认知与价值行为相统一,这是价值观教育的关键。

以《实践论》关于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及认识发展规律为理论指导,我们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树立“知行统一”的教育理念。“知”是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认知和认同;“行”是指大学生在一定的认知认同基础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行为规范。“知行统一”理念体现在:第一,“知”是“行”的理论基础和方向导引,以知指导行;第二,“行”是“知”的根本目的和实践转化,“知”最终必须落实到“行”上,其效果必须通过行为及结果才能体现出来。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躬行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并进,才能真正收到教育实效。

(二)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的教育

1.“知”是“行”的思想引领

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人们知道什么是真理不等于人们知道为什么这是真理,知道为什么是真理不等于知道应当怎样去做,知道怎样去做不等于愿意并真正去做。但如果连“知”这个前提和基础都不具备,那么一切都谈不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先要做好“知”的工作,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中交织着情感共鸣、思想转化。只有当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满足自身需求,有利于社会进步,才能引起情感共鸣,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愿承认、认可、赞同的倾向性态度,进而内化为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并按照其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自身思想、行为与价值观的要求趋于一致。可见,正确认知、内心认同才能引发自觉践行,认知认同的效果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只有“知之愈深”,才能“行之愈笃”。

2.在理论教学中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的教育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承担,但在“知”的教育中要避免简单灌输,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因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需要经历认知和认同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认知,即对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24个字有一般的了解,此时的认识具有直接性、浅显性、片面性等特点,属于“知其然”的感性认识阶段;随着认知的深化,学生通过理性思维对其价值内容进行分析,通过理性判断、推理进行深入的评价、选择,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内涵达到“知其所以然”,并形成稳定的价值认同,这就进入到第二阶段认同,属于理性认识阶段。为促进认知向认同的升华,要做到“三化”:坚持具体化的教育原则;采用生活化的教育内容;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由此提高“知”的实效性。

第一,坚持具体化的教育原则。美国教育家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认为,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上升到抽象。有效的学习之路应该充满具体经验。教育教学最大的失败,在于使学生记住许多普通法则和概念时没有具体经验作它们的支柱。经验包括亲力亲为获得的直接经验、观察获得的替代经验、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获得的抽象经验等。虽然大学生已经具有抽象思维能力,但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灌输就能让大学生接受和认同的。所以,在教育中要讲清核心价值观理论及其所依存的现实条件,要具体分析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及内涵;要充分注意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从丰富的感性现象、材料着手,逐渐上升到理性思考,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有助于学生接受较抽象的核心价值观理论。

第二,采用生活化的教育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全体社会成员价值观的理想状态,但它不是空中楼阁,其内容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最终要在生活中落地,对它的认同教育要以日常生活为基础,不能脱离开具体的社会环境而变成空洞的理论宣传和说教。只有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才能发挥其对现实的指导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上海考察时指出的:“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

为此,在教学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宏观目标与学生个人发展的微观目标接轨,从受教育主体的诉求出发,从他们最关心、最现实的生活问题出发。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就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恋爱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实质的心理帮助,引导学生以积极、和谐、友善的心理态度面对生活,做道德人、文明人;还可以将就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正确的解答,指导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在就业、择业时正确选择,将诚信、敬业、法治等观念传达给学生。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方法,借助于社会真实或模拟的案例或情境,引导学生置身其中,在感同身受的同时进行问题探究,旨在把抽象的概念、理论同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中的现象、事物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在讨论感性材料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和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本質,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如介绍“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获校长奖章学生”等校园真实案例,介绍“大学生掏鸟卖鸟被判十年半”等社会案例,这些鲜活的事例非常贴近现实,接地气,甚至就是校园里学生身边发生过的人和事,完全能够与学生的生活无缝对接,让人感觉真实可信,教育所要求的道德价值和规范就蕴含其中。学生在案例讨论或情境体验中甄别、比较其中的价值取向及对人对己对社会的影响,最终经过理性思考做出价值判断和选择。

第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习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抽象的理论阐述往往很难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信息存储、传递及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多媒体课件、电子化影像资料、影音资料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课堂。在价值观教育中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形象化的特点,用一些能够给学生直观感受的元素,如图片、标识、形象、音频、视频等媒体形式,感观性强,信息量大,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可以调节课堂氛围,给学生感性的满足。如在阐释抽象的“民主”含义时,让学生通过视频观看中国的人大代表、国家领导人是怎样产生的等,从而比较容易理解民主的相关理论;可以灵活运用校园网链接一些红色网站、网上党校等,这些平台容易被学生接受,在观看时因教育内容的渗透性和隐蔽性,潜移默化地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同。

(三)突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的引导

1.“行”是“知”的实践转化

毛泽东的《实践论》突出强调实践是认识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和根本目的,实践是一切认知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透过这些实践观点让我们懂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固然重要,它可以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是最终目的,也是检验认知、认同成果最直接的手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形态,更重要的是行为转化。所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应当而且必须通过蕴含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实现和深化。唯其如此,让学生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它落在实处。实现习总书记所说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2.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落实。第一,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是一个大讲堂,走进社会就是接受教育和历练,实践出真知。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走访等活动,真正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全面认识世情、国情、社情和民情,了解和捕捉到社会第一手真实、客观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把他们收集的材料、观察的现象进行总结反思,形成对核心价值观落实于生活中的独特感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学生党校、党课学习及相关的红色实践等活动,通过活动感受、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和能力。如与教师共同做科研,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或比赛,强化创新钻研和公平竞争意识;在专业实习和实训中注重培养敬业、诚信、合作品质;利用节假日勤工助学,锻炼吃苦耐劳品质,强化服务意识;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利用专业优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高责任意识,培养文明友善品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习近平.把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N].人民日报,2014-5-26(1).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5-5(2).

[4]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话[N].人民日报,2016- 12-9(1).

[5]阳国亮,黄艳.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论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47-148.

[6]叶后坡.毛泽东的“实践论”探析[J].传承,2015(11):24.

猜你喜欢
理论内涵实践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李达到陶德麟的《实践论》解读之路
实践论(节选)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实践论》的时代价值刍议——学习毛泽东实践观的感悟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内涵及实践方式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困境与对策思考
建国以来《实践论》学习和宣传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