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素枝
摘 要:答题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会对今后的学习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注重书写答题格式的规范性训练,使学生养成有理有据地分析问题的良好的答题习惯十分必要,在本文中笔者举例阐述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物理教学;良好答题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11B-0115-02
初中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学科,也是一门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自然学科,通常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考时,物理本应该是一门拿分的学科,但随着物理知识的深入和一些数学知识的应用,学生往往感到措手不及,很难从数学思维转换到物理思维,在课堂中往往出现表面繁华,但实际上眼高手低的现象,导致成绩并不理想。总结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尤其是答题书写的习惯。一部分学生没有公式只有简单的数字,也有一些学生即使有公式也缺少带入的过程,还有一部分学生干脆没有物理思维,直接用数学符号和方程解答式等等。
答题过程的完整程度和物理思维的体现不仅决定着学生的中考成绩,而且也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学习习惯。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懂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解题思路、答题习惯等。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归根到底也是为了培养自己理性思考的能力,培养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注重的是过程而非结论。经过多年的教学,本人就初中物理答题习惯的养成谈几点心得,以便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一、认真审题
(一)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教学应要求学生书写答案前通读三遍题目,一要勾画出关键词,理解关键词的意思,二要画出草图,凡是可以画的必画图,草图上要标明题目中已知的物理量。复杂的题,有几个过程就要画几个对应的草图,对相关题目进行分析,然后应用我们解题的“必备钥匙”——一为,问什么想什么,想出对应的公式;二为,列等式,找出相同的等量关系。而解题第一把钥匙:问什么想什么,一般先用,运用此思路解题清晰,脑子不乱,对于反应慢一点的同学来说效果很好;而列等式对于实在做不出的题很管用。可以说是解题的救命绝招。
比如:可用“解题第一把钥匙”解决平均速度的计算:
例:一人骑车上学,前100米用时30秒,后100米用时20秒,则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先让学生画出关键词前100米,后100米,前30秒,后20秒,再画出草图,在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S1=100m S2=100m
t1=30s t2=20s
然后用問什么想什么的方法得出:V===4m/s
这需要教师在讲例题时,在黑板上画好草图,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教师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做好规范解题的示范,可以让学生模仿,总结这类题的思想、方法、步骤,这也可以作为学生笔记的重要内容。在学生写作业时,要求学生先根据老师的示范模仿,让模仿成为习惯。
(二)教师要注意知识的断点、易错点及弱点,使学生提高认识
1.在审题时抓住知识的易错点和易混点,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补充常见的错题和典型题,以便拓展自己的解题思维。比如,遇到物态变化的熔化吸热时,引导学生思考在大烧杯中加冰块并用酒精灯加热到大烧杯的冰开始熔化时,观察大试管中的冰是否熔化(不熔化,因为到达熔点,没有温差,无法吸热),这样便于培养学生有理有据地解题习惯。
2.易错点分析。例如,对人体安全电压的理解易被误认为是一个定值,实际上它是一个电压范围。
例:对人体来说,安全电压是( )
A. 36V B. 不高于36V C.低压 D.不高于720V
错解是A或C,错解分析:对安全电压的含义不理解,对低压的概念比较模糊,因此造成错解。据研究和事故统计资料表明,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其电流在100mA时可能使人致命,而30mA以下是安全的,根据人体的较低电阻情况约1000Ω左右,可由欧姆定律计算出安全电压界限,一般取36V,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低压和高压的界限是1000V,低于1000V的电压为低压,高于1000V的电压为高电压,低压对人体来说并非安全电压,所以正确选项为B。这样的思考模式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二、规范答题过程
(一)突出学科特点,突出物理思维,从步骤规范练起
由于学生对数学知识能够熟练运用,习惯于用满篇的数学符号和数学方程解物理问题,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杜绝以上问题的发生,并及时纠正。
在解力学题时,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1)明确研究对象;(2)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分析力的做功情况;(3)利用问什么想什么的方法找出对应的解题公式。
例:一密度均匀,质量为6kg,底面积为600cm2的长方体木块漂浮在静止的水面上,g=10N/kg,求:
(1)水对木块产生的浮力大小;
(2)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
(3)水在木块下表面上产生的压强大小。
对于此题,要求学生标出关键词“漂浮”“静止”,再确定研究对象木块,然后对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画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由于只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又静止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受平衡力,根据公式F浮=G物 ,浮力大小等于重力,计算浮力。进一步根据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液gV排,计算V排,在根据排水的体积与物体底面积和浸入水中的高度的关系计算浸入水中的高度,进一步分析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计算水对木块下表面产生的压强。在答题过程中,必须规范不同的物理量,用我们对应的不同物理符号去表示,杜绝数学符号的出现。训练学生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首先想到的是用什么物理公式、方程,不管能否计算正确,都一定要把所用的物理公式及物理思维表达出来,这样在考试中方可得到大部分分值。这也是我们中考解题技巧之一。
(二)减少作业负担,从精选精练做起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布置作业,精选题,少做题,要求学生做一题规范一题,对照学科特点,按规范步骤进行训练。这其中教师必须利用课堂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规范样本,凸显科学规范的解题特点,题题规范,天天熏陶。
同时,要经常展示学生中规范解题做得较好的样本,以此作为榜样影响他人。这样就营造了一个人人争做榜样,规范解题从我做起的氛围,达到了能在氛围中感悟与提高的目标。
此外,适当地要求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如在复习浮力时出现这样一道例题: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于水中,静止时,V露出= 2/5 V木,(1)若m木=0.6kg ,求:F浮=?(一题三解)在此,可以用我们解题的第二把钥匙——列等式,找出相同的等量关系,对能力高的学生还可提出通过已知条件,还能有哪些方面的计算等问题,思考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考虑出(2)若m木不知,ρ木=?F浮=?学生同时也对解题方法的两把“钥匙”有了自己的体会:问什么想什么的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而列等式的方法是高于前一方法的解题方法,而当列完等式后又回归到问什么想什么的方法。同时在做作业上我用了“加”“减”“乘”“除”法,所谓“加法”,即扩宽题。
例:在铁架台上固定一个有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在绳子末端用竖直方向0.8N的拉力使2N的重物匀速上升:(1)画出绕法。(2)计算机械效率。
根据学生当时的做题情况,对此题进行扩宽,学生要思考:(1)是否能够比较物体和拉力移动的速度;(2)要具体算出速度需要补充什么条件;(3)是否能计算功率;(4)进一步提示并复习物体和拉力的移动距离的关系。每遇到这样的问题,都要求学生自己扩充或者自行补充条件,思考能解决什么问题。这样,学生对知识有了系统的认识,并在一个知识点上得到了能力提高。
所谓“乘法”,即小题大做。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如图1所示,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考虑到电流表和电压表本身有一定阻值,那么小灯泡中电流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还是偏小?根据题目的情况,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相关的测量电功率的画法。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再用伏安法测电功率的实验中,误把电压表并联在了滑动变阻器上,如图2所示,当划片P向左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如何变化?电流表的示数如何变化?灯泡的亮度如何变化?
若采用图3所示测小灯泡电功率,考虑到电压表和电流表本身有一定阻值,测小灯泡功率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大还是小?通过这样题型的变换,学生的应变能力提高了。
所谓除法,即分散知识匀量。
通过这样的不断训练,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习惯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不断思考的能力。同时也达到了分层作业的效果。
三、注重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的学习法和答题习惯
如平均速度的计算可以有以下几种变化:
一变:骑车上学,前一半路程平均速度V1,后一半路程平均速度V2,则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
二变:骑车上学,前半段路程平均速度V1,后半段路程平均速度V2,则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
三变:一车从甲地到乙地到达丙地,在甲乙两地用时T,平均速度V1,在乙丙兩地平均速度V2,行驶路程为S,则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在此问学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根据答题要求和答题步骤让学生书写答题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注重变中求不变的学习方法。经过这样不断的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和习惯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也有了一定的题感,同时达到了感同身受的效果。
总之,课堂上要选好题,精讲评,善反思,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总结这类题的思想、方法、步骤;不断进行滚动性训练,让学生对这类题的思想、方法、步骤形成解题习惯,进而形成题感。
参考文献:
[1]胡明根.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
[2]唐卫.中考冲刺第二辑中考创新题突破[J].物理教学探讨,2010,(2).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