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2017-12-07 04:34郁燕华
学子·上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审题习惯效率

郁燕华

在低年级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由于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学设备设施相对比较少,所以学生能够学到的知识也相对得比较少。加上数学又是个比较抽象的教学,而小学生还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在文字与其相关的公示及解析题还不是能够快速地吸收,其理解分析能力也是相对的弱,以至于在老师进行教学时听不懂,且在审题的方面出错等,从而使教学的水平得不到提高,影响学习的效率。因此,培養学生的审题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审题习惯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的审题习惯,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对问题的审题,要求学生在拿到题时,首先要读懂题目的意思,并弄清大概的题意。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做对题目的关键,因此教师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审题习惯,结合学生自身的问题进行相对应的方法培养。如我有五个苹果,分给小明与小红每人一个,我吃了一个,那么我还有多少个?应用例子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经过亲自的思考,其才会感受到数学的奥妙与乐趣,并能够更快地理解老师的指导分析,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从而提高学生的审题习惯与教学的效果。

二、提升读题能力

提升读题的能力也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重学生的审题习惯的培养之外,还要注重提升学生对读题能力方面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及数学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教学水平的提高。如在《八戒吃了几个仙桃》故事中,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小猴子摘了100个山桃招待猪八戒。山上有30只猴子,猪八戒以100÷30=3?的方式进行分桃,每个猴子吃了3个,而猪八戒说他只吃了1个桃子,请问猪八戒实际吃了多少个桃子?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利用这个寓言故事进行教学,并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认真地读清题意,理解内容。通过例子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提升读题的能力,达到教学质量的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纠正错误审题

在教学中纠正学生审题的错误,也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在做错题的时候,明确自己主要是在哪一方面上出错,然后在让学生进行重新地审题,及认真地思考。当拿到一道题的时候,首先要认真地看题,思考该题在计算的时候需要注意哪方面的问题,最后在进行答题的时候书写的字迹要清楚,在答题后进行细心检查,坚持验算,有错必改。在做完题之后,细心地检查结果是否合理,然后进行验算,并认真地分析错误的原因。如教师在此例子中:小松鼠在森林里摘了五个松果,老爷爷摘了十个,那么小松鼠与老爷爷加起来一共摘了多少松果?教师对学生进行了错误的引导,知道总数,求部分的数量,其实没有知道总数是多少,导致了学生的错误学习,而影响了学习的效率。因此教师在然后找出防止错误的方法,进行审题的纠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地引导学生纠正错误的审题,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水平。

四、培养检查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要求其在做题的过程中,注重养成计算的习惯。在做题的过程中学会认真地检查,增加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检查习惯,这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大多数的学习中,教师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检查习惯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难免会出现错误,而能够正确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检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5+8=()+10,先算5+8=13,再算()+10=13,算完后交给学生检查的方法:把()里填的3当作告诉你的数,然后算一算等号左边等于几,右边的等于几,再看看左右是不是相等的,让后交给学生类似题型的具体检查的方法,这样学生就不会在做题的时候盲目地看题检查,而是能够真正地去检查。又如,我们班有25个人,如果5个5个的数,最后还剩多少个?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并通过训练式的教学方法来通过小学数学低年级的审题能力,并通过检查的方法通过学习的效率及水平,从而提高学习的审题效率。

提高小学学生对数学的审题能力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实际的学习情况,采用相对应的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并在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例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达到提高数学审题能力的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审题习惯效率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上课好习惯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三招”学会审题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