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语聪
摘要:很多人在学习数学时会陷入“不会运用”的恶性循环当中,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掌握本质的方法和技巧。可以说数学学习其关键在于“悟”,即对不同题目中潜性因素的挖掘和总结,而如何做到这一点,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感悟;学习总结
一、从命题情景当中感悟
很多学生在面临一道具体的数学题目时,会出现这样的困惑:即找不到切入点,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解题,该用哪一部分的知识点去解题。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最为有效和快捷的方法就是切换命题情境,让学生在具象的触动当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存在。比如在学习到等比数列时,我们就可以将等比数列的概念带入到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当中:两个地主在炫耀自己的财富,要求在4×4排列的棋盘格中,从第一格依次放入大米,要求第一格放入2袋大米,第二格放入4袋,以后依次是前一格的倍数——事实上在学生不断计算的数值的过程中,就会潜意识发现,米的袋数和格的次序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第一格是2,第二格是4,第三格是8,换言之,每一格的最后数值都是N个2相乘的结果,即2N。那么当学生通过这样一种真实的案例提炼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学生就等于领略到了等比数列的本质,这种理解效果,自然远优于对通项公式死记硬背。
二、从解题过程当中感悟
还有一类高中数学学习时常面临的问题是,很多学生课堂上明明听得很明白,但是课下在面临一道新的题目时,却依然不知道该如何解题。其实这倒并非是这道题目与以往所学的知识毫无联系,而是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彻底将知识消化和吃透。
其实在进入高中学习的后半部分,就会发现不同部分的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其可以相互转换、改变其数学题目原本想要求解的表象,而学生要想对这样一种学习方法和解题方式,就需要足够的对知识的驾驭能力。
以这样一道题目为例“已知函数的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1,求这个函数的完整表达式。
事实上很多学生在看到这样一道题目时,会习惯性的将其与某一标准的函数解析式相关联,比如采用拼凑的方法,将分母中的“x2+1”进行分离,但是发现分子当中存在一次项,所以该方法并不成立,所以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挖掘题目当中的有效信息,即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1,这意味着y的取值范围为[1,7],那么鉴于题目当中所透露出的信息,这个函数便可以进行如此的变形:
合并同类项的结果是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将题目中的y看成是具体的常数项,而非变量,那么既然y的取值范围为[1,7],就可以基本得出这样的结论:
△=
从函数图像的视角来说,这个函数式就可以看作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y的取值范围实在-1和7之间,便可以将这个函数图像看作是其与x轴相交时的取值,换言之有两个根,分别是7和-1。
根据方程系数关系原理,可以列出这样的一个方程组:
m+n=7-1
mn-12=-7
根据方程组求解,即可以得出这到题目的答案。
那么回顾这道题目,我们可以发现该题当中先后出现两次转化,第一次是将原函数式进行自变量和变量之间的转化,将以x为自变量的函数,转换成以y为自变量的方程,然后根据方程有解这样一个潜在条件,得出△大于等于零的结果。最后根据重新生成的不等式,将其转换为二次函数图像,将取值范围的临界点看作,函数图像与x轴相交时产生的两个根,如此先后三次的转化过程,自然破解了原本题目当中的不规则函数类型,进而达到了求解的目的。
三、在感悟之后反思
反思不仅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高中生所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其不仅是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对其进行审视和重塑的必经之路,亦是总结学习经验、学习方法,感悟学习道理的有效途径。比如很多高中生在进行数列概念的学习时,可以尝试着从“等差数列”入手,对其概念进行反思,对比等比数列与其概念的相同之处,进而生成结论。这种感悟时的学习方法,会让学生对数列的通项公式有更为深切的理解和认知,甚至于会根據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公式,推理出。而高中数学中很多前后存在关联性的概念,都可以按照如此的类比方法得出相应的结论。而同样,在相似的命题当中可能会发生的错误,也进行类比式的回避,这样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说也是一种提升。
数学本身是一门极具思维性的学科,以往很多学生在进行这门学科的学习时,会感觉到其知识晦涩难懂,又或者能够理解知识点,却始终无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将知识“悟”透,即不能将老师授课过程中所传递的内容最终转化成自己的。而这个实现“悟”的过程,归根到底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形成一定的理解技巧,最终突破数学学习的瓶颈与桎梏。
参考文献
[1]赵长春.如何提高高中数学学习效率[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1(11):52.
[2]张国艾.高中数学入门课—漫谈高中数学学习方法[J].青年文学家,2013(29):205.
学子·上半月201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