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2017-12-06 08:21:58刘笑男
辽宁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开放性创设幼儿园

◎但 菲 刘笑男

开放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但 菲 刘笑男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到的幼儿园支持性环境创设的重要意义。如今,我国的幼儿园建设在数量上与类型上都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与此相对的是,国内很多幼儿园在整体规划与设计理念上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建设质量的不足与建设数量及类型的高速发展不匹配。在实际走访与调查中也发现,幼儿园存在建筑造型呆板、活动空间缺乏联系、室内环境缺乏趣味性等问题。这些现实情况体现了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脱离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幼儿园环境创设富有教育意义。

一、开放教育理念的起源与内容

(一) 起源

开放教育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的幼儿学校,当时因为发生战争,学校被迫疏散至乡间,教学过程就转变成了无时段区分、无固定的形式。这种方式促使教师和幼儿相处时间增加。战后学生恢复至教室上课,由于与战时上课方式完全不同,使学生产生难以适应的问题。同时,教师们也发现战时不拘形式的教育方式事实上成效良好,因此,决定继续推行战时的开放教育方式,这就是开放教育的源头。20世纪60年代,开放教育流传到美国,在美国形成风潮,主张以幼儿的兴趣与需求作为教室环境的设计,以协助幼儿在支持性环境的气氛下,学习独立与引发自我学习动机。

(二) 内容

开放幼教理念对传统幼教理念的革新主要体现在把幼儿教育中的环境因素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更加关注幼儿的个性、社会性与创造性培养,有利于幼儿在个人能力和素质方面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以幼儿为中心、强调开放性环境建设。这里所说的开放性环境既包括物理环境上的开放也包括精神环境的开放。

二、相关物质环境的创设

(一)建设开放性的环境

开放教育视野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坚持开放性的原则,让儿童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发展。幼儿园应当为幼儿提供自由开放、丰富多变的活动空间,幼儿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从儿童行为学的角度上来讲,较为封闭的空间是不适宜幼儿活动的,反而开放的空间会让幼儿更快地发现并参与其中,这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物理环境的开放指的是幼儿园各种大型设施与玩、教具应当是开放的。可让幼儿参与布局幼儿园的各种设施,并时刻为幼儿开放,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开放教育的视角就是以幼儿为中心,重视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按照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可以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材料,这样才能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教学变得更具探索性,从而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不断获得动态的发展。

(二)创设开放式的空间格局

开放式的空间格局指的是幼儿园的环境在空间上是开放的,各活动区是相互联结的。我国传统的幼儿园外观设计单调、乏味,形状以长方形为主。幼儿园室内空间设计一般都是传统的固定的空间格局,空荡荡的走廊和排排站的教室相连。而国外的幼儿园在外观设计上形状各异,色彩丰富。室内设计极少采用固定式的空间格局,大部分采用开放式或是自由式空间格局。注重室内外环境间的交流和互动。

借鉴国外幼儿园建设能为我国幼儿园创设开放式的空间格局提供有益经验。比如西班牙萨拉戈萨卡来香格里拉的扎果扎幼儿园,设计上注重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的结合,幼儿园整体是开放的结构,建筑呈排列状与外部风景相接,融入到自然之中,塑造出自然的游乐场。长青植物、天然草坪和落叶乔木烘托出了四时不同的大自然。室内制造开敞的大型空间,通过巧妙的饰面材料,对比使用材料的纹理、颜色,使得用空间分区明晰。开放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在空间上将学习环境规划成不同的学习区,没有固定设置的桌椅,但有流畅的活动动线,使幼儿在其中自由探索,提供不同种类的学习活动。又如在TED演讲中让我们眼前一亮的东京富士幼儿园,它曾被评选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建筑。整个幼儿园为椭圆形状,是一个无墙壁无阻隔的环形建筑,孩子们经常在环形建筑上无忧无虑地追逐跑跳,极大地发展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它的内部是一个综合的空间,教室是连续开放的,只通过家具来区分。

在国外幼儿园的环境中经常能看见的要素有大大的落地窗、大面积的空白墙、数量丰富的箱子、露天阳台或是水池、绳索和攀爬网。这些独特的幼儿园设计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孩子们的运动技能、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这都是开放式的空间格局设置的功劳,这样充满趣味性的环境设计对儿童有巨大的吸引力。这些幼儿园都将开放性做到极致,虽然它的诞生可能存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与制度要求,我们国家的幼儿园在现有场地资源上可能有所限制,但是这些幼儿园建筑无疑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启发,他们在建设理念上坚持开放性的教育原则,在考虑孩子身心发展特征与教育需求的前提下,努力创设着儿童的成长乐园。

我们从中可以借鉴它的相关环境要素,例如每个月教师带领着班级幼儿重新布置可移动的家具,让班级焕然一新。在空间上,将班级环境规划成不同性质的学习区域,班级内部可采用可移动的家具陈设作为不同活动区域界限的分割线,让幼儿成为教室的主人。一些游戏区和多功能活动区的界限可以让幼儿自己布置和区分,这样做便于孩子们区分不同的活动区域,建立一定的规则意识。班级可采用无固定设置的桌椅,但有流畅的活动动线,将座位设计成圆形,按照孩子们的意愿设置座位,使幼儿可以在其中自由探索。在室内环境设计时,尽可能多的设置幼儿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和绘画的空间,例如可以在室内墙壁上留白或设置一面墙的自由绘画空间,以幼儿为主体让他与环境发生主动互动,采用开架式陈设,让幼儿可以自由拿取和归位,探索自己的无限可能。城市幼儿在室外活动的时间有限,但保证孩子运动时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可以启发我们在室内环境中设置更多的攀爬设施和一些可移动的部件装备等诱发幼儿运动的游戏器械和适合的游戏场所。

三、相关精神环境的创设

(一)营造开放性的氛围

开放教育视野下的幼儿园支持性环境创设应坚持儿童的主体地位,让儿童在与人不断交往中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有助于儿童安全感、信任感的获得,能促进其积极品格的形成,发展自尊和自信。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为幼儿营造开放性的精神氛围来支持儿童健康的心理发展。开放性的精神氛围指的是教师和幼儿之间、幼儿和幼儿之间在各项活动过程中的沟通和交往是开放的,教师信任与尊重幼儿,为幼儿营造一种平等、互动的人际交往氛围。教师为幼儿提供开放自由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儿童的乐园。儿童会每天主动要求来到幼儿园,和老师、同伴一起开启幸福的一天。这其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多元的,包括幼儿的引导者、资源提供者、辅助者、氛围营造者等。

(二)创设多层次的交往空间

多层次的交往空间指的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时应考虑到幼儿交往的需求,创设支持不同年龄幼儿间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幼儿之间的距离决定了他们交往的程度,并影响到交往空间。幼儿园空间便是一种有价值的交往空间,除了成人对幼儿的指导,同伴间的交往也显得颇有意义。同龄幼儿间的交往可以使儿童学到解决冲突的技巧、体会到分享的快乐、学会化解危机等。不同年龄间幼儿的交往对双方都极有益处,年龄小的幼儿通过模仿同伴来学习生活技能、获得有益启发。年龄大的幼儿也因为自己榜样的作用体会到责任感、自豪感,从而增强自信心。

借鉴国外幼儿园建设有益经验能为我国幼儿园创设多层次的交往空间提供有益经验。例如,在日本玉县,设计者们考虑到孩子数量的减少,不同年龄间的孩子衔接不太紧密,很多孩子变得不能好好与人相处的实际情况,在空间的利用和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人和人的关系。他们将孩子们的游戏区域反复推敲,以增加他们和别人接触的机会。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先设计一个个半开放活动区,又按照孩子的不同身高,将这些活动区域有效衔接。这样一来,不同年纪的孩子也可以看到其他人。他们既在自身天地中得到尊重,又能够了解别的孩子是如何玩乐的。又如,Lucinahaven Toulov幼儿园,围绕“中心”交往空间组织起整个建筑,突破孤立、封闭的班级单元,改变传统的用走廊联系各班级的方式。幼儿园外型是六边形,六个活动教室单元,两两组合为三个六边形,加上活动中心和后勤,三个部分共同构成了一朵雏菊的造型,黄色的花心部分就是幼儿园的核心交往空间。在中心交往空间中,每个教室除了直接联系的开口,还有视线上的观察交往,让中部空间更容易被幼儿感知。同时,室内空间与室外活动场地之间也有开放的界面,可以观察室外的活动并随时能进行活动的转换。

国外的幼儿园建筑设计给我国幼儿园建设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在幼儿园中心围绕多功能教室或大型游乐设施设置开放式交往空间。从这两所幼儿园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要设计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就要多设置开放空间及半开放空间,并且两者之间需要一定的要素有所联结。开放空间通常也是交往空间,在这个空间内幼儿间经常会发生小组交往或是群体交往,同年龄间与不同年龄间的幼儿经常在这见面。

其次,在室内外衔接处多设置半开放空间,便于儿童观察。半开放空间通常也是幼儿的观察空间,根据幼儿的交往特点,他们往往会先观察他人的活动,再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要不要加入。这就显得半开放空间尤其重要,在设计幼儿园时不要忽视半开放空间的重要作用,最好可以设置在多种交往空间的边界,这样更方便儿童在多种交往中进行最佳选择。

最后,不要忽略封闭空间的设置。它不为幼儿提供交往的功能,类似于私密空间,幼儿独处、休息时会用到。在幼儿园中对于害羞或偶尔沮丧的儿童来说,他们想要独处时间,在这种封闭空间中,设计者要注意设置可以观望的功能,当他被其他空间的幼儿活动吸引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交往。这种空间结构简洁清晰,利于幼儿快速了解幼儿园并选择参与其中,这既扩大了幼儿的活动范围,还增加了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共同交往的空间,成为幼儿园中的交往中心。在设计时要做到三种空间的兼顾,不同空间可用不同色彩和设施分隔开,为幼儿营造不同空间的领域感。

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杨强)

猜你喜欢
开放性创设幼儿园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40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寻求开放性道路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