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芳
摘要:中学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对中学生们来说,很多行为习惯在这个阶段逐步养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这个阶段也开始逐渐形成。对学校来说,除了日常教学,重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同样重要且必要。本文我们将以苏人版《好习惯受用一生》为例,重点探讨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教育习惯;养成策略
对中学生来说,计划消费、勤于劳动、节约时间等等都是非常好的行为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既需要学校、老师的重视,更需要学生个人和家长的参与。
一、多渠道多途径,推进养成教育
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学校和老师发挥着非常关键且重要的作用。养成教育的顺利推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校规班规的制定。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说,“如果没有合理的、得到彻底实行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合法界限,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制度越严格,越明确,它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习惯的基础”。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合理的校规班规的制定是确保养成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也是使认识转化为行动的保证。
环境氛围的营造。比如利用文化长廊、手抄报、板报等形式建设文化校园,通过校园广播传播好人好事、校园新闻、学生动态等,这些充满正能量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的营造,长期坚持下来,就会使学生的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受到很好的熏陶与洗礼,从而也可以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和修正。
来自教师的督促。人都是有惰性的,想要養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一定的外力干预是必要的。教师与学生有着天然的十分紧密的联系,他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老师的督促与引导。老师需要将养成教育贯穿于日常教学实践,还需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亲子活动等,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实践,形成遵守纪律、关心他人、孝敬长辈等良好行为习惯。
二、家校联动,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仅靠学校和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和引导,只有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推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体来说,家长应做到:
尊重孩子个性。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模一样的,孩子也是如此,因为家庭环境、教育状况以及生活经历等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情、爱好与能力。作为家长要学会正视这一现象的存在,要注重挖掘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和重点培养,而不是抹杀孩子个性,不尊重他们的选择与认知。
榜样的力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举止会对孩子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时时刻刻对自己严要求,为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为他们创造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比如引导孩子多看书,多做运动,规律饮食作息,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尊重长辈、文明礼貌等,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会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沟通的重要性。家长要与学校老师沟通,参加家长会等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并进行有效的引导,共同为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和路径而努力;同时,家长还要与孩子多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对正面的予以鼓励,对负面的予以疏导,帮助他们获得成长和进步。
三、加强自我管理,养成良好习惯
说到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依靠学生自己。对中学生来说,要想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掌握科学合理的方法。苏人版《好习惯受用一生》指出中学生至少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要制定计划。好习惯的养成,前提是必须制定完善而又实际的计划。计划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而且具有较强可行性,否则无法长期坚持,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要有实际行动。计划的制定,只是一种想法,一种愿望,想要梦想成真,还必须付出实际行动,否则一切美好的想法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叶圣陶先生还有一句名言“心里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这也说明,行动是养成习惯的关键。
要有毅力。人生总不会一帆风顺,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是紧密联系着的,要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方能将习惯转化为自身内在素质。
要改掉坏习惯。中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时,也会形成一些不良的习惯,这些不良的习惯也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而且以后纠正起来会相当困难。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时改掉不好的习惯。
总之,习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好的习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坏的习惯则会妨碍学生的健康成长。习惯无小事,它不仅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素质与修养,也会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甚至是成功与幸福。
参考文献:
[1]马英.中学生养成教育的四个契机[J].教学与管理,2015(1):15-16.
[2]李钦清.初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几个重要途径[J].教育管理研究,2014(47):117.
[3]蔡琴.从苏教版八上《好习惯受用一生》谈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J].思想政治与德育,2013(6):29.endprint
学子·上半月2017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