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2017-12-01 00:23张永竹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5期
关键词:开发策略课程资源农村小学

张永竹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教育理论界研究与实践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探讨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方法,资源开发应以教材资源的开发为基础,课堂资源开发为内核,社会资源开发为补充,多维立体来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数学资源体系。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数学 课程资源 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176-02

“课程资源开发”是指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围绕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拓宽、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课堂教学,并能与教育活动相联系的有用资源;开发出现实的、并能被师生直接利用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

第一维度:教材资源的开发研究

数学教材作为素材性课程资源的载体,它虽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仍是主要的课程资源。新一轮教材体现了课程改革的要求,它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学内容,为我们利用和开发资源铺平了道路。教师要在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基础上,用活用足教材,由教材的执行者变成教材的决策者、开发者和创造者。

1.用活教材资源,开发潜在资源。

(1)要恰当地重组教材。

教材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教学内容,重组教材,从而提高教材使用的有效性。

比如,一年级教材中“9加几、8加几和7加几”教参安排是两节新授课与一节练习课。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分为算法研究和活动应用两大板块来进行教学。算法研究两课时,集中研究各种算法,鼓励算法多样化,并总结出规律方法。活动应用一课时,学生在玩扑克游戏、钓鱼、当当小教师等活动中进行计算训练。

(2)合理地增删教材。

教材本身带有普遍性,它不能兼顾所有的学校及学生。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增减、调整。当然需要十分谨慎,切忌喧宾夺主,舍本取末。三年级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以往教学本节时,学生对“1分米=(0.1)米,1米30厘米=(1.30)米”之类的题目总是似懂非懂,现有三年级学生具备了对“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的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数”这一意义的理解能力,可以把四年级才要揭示的“小数的意义”的内涵有机整合添加到三年级的内容里,学生对小数的认识已超越了“初步”的水平。

(3)适当地置换素材。

课本上提供的素材不可能每个地区都适用。教学应结合当地现实背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置换教材中生疏的课程资源。如在教学数数的过程中,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去数树的棵数;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带领学生去商店。基于以上认识,《公顷与千米的认识》,本节课书上的情境是由一个较大的体育场馆引出公顷这一面积单位,而练习中安排的是天安门广场、上海市的面积等,这些素材学生都很陌生,不能较好地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可以先让学生估计所在教室的面积,然后出示学校的面貌图,并让学生说出一个比学校更大的地方。从而引出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而将例题作为新课结束后的拓展延伸,体验公顷、平方千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认为,这样的修改是真正意义上的“活用教材”。

2.用足教材资源,开发隐性资源。

(1)主题图资源。

新课标教材中的主题图是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其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的欲望,教师要挖掘和利用好主题图资源,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例如第1册教材《第几》中有一幅“购票”图,教学时,教师可让几位学生分别扮作:穿红衣阿姨、小朋友、解放军、青年叔叔,并凌乱地站在讲台边。然后让学生帮助他们排排队,并说一说他们总共有多少人,谁排第几?这样做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了主题图作用。

(2)习题资源。

练习题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缺少对习题的深度挖掘,便会使得习题功能弱化,教材意图不能凸显。课本上的例题、习题都是专家精心设计、仔细推敲的。因此,钻研数学教材,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研究练习题,吃透设计意图,因地制宜进行有效开发。我们采用的策略主要有:适当拓展延伸;采用数学活动的方式;变式为开放题;设计实践题。

第二维度:课堂资源的开发研究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也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创生的过程。来自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不同生活经验的感悟,是课堂教学的再生资源。

1.设置冲突,促进资源生成。

一般情况下,动态资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巧妙预设会促其生成。教师备课时,能预见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如学生思维阻遏、新旧知识的冲突等,这就有可能生成新的思维、新的疑問,从而获得新的突破,新的进展。动态生成与教学预设是矛盾的统一体,预设教案时要巧妙,为动态生成资源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2.将错就错,抓住瞬间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要抓住时机,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让其成为有用的教学资源。

3.合理取舍,捕捉即时资源。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疑问或奇怪想法、不同观点的争辩,甚至是一句悄悄话等都是可生成的资源。教师要熟悉并了解这些常见的动态生成资源,采取恰当的调整策略,生成无法预约的精彩。一般情况下,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丰富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时,这种资源较多见。

教师执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有这样一个情境:由10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图案,它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这时,一名同学说:老师,我认为就是1平方分米。老师是这样处理的“是啊,10厘米就是1分米,10平方厘米是不是1平方分米呢?老师也糊涂了,大家快来想一想。”这时,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摆拼,发现1平方分米的纸片每行摆10个1平方厘米,能摆10行,一共需要100个。既明辨了是非,又对下节课《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学习打好了基础。抓好这样的即时资源对培养学生的思辨探究能力及对提高课堂效益都大有裨益。

第三维度:社会资源的开发研究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还要由校内转向校外,视角延伸到社区、家庭、媒介的层面。开发主体也从教师转向以学生,指导学生依托各类资源进行探究实践活动。

1.社区资源的开发。

社区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生活、生产方面的现实问题对学生建构知识有其独到的作用,能够实现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为了充分发挥社区有用资源的作用,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及《利率》的知识时,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我是小小收银员”、 “调查绣针河的水质”等实践活动。

另外,图书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资源。恰当地选取、重组,都可以为我所用。

2.家庭资源的开发。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每个学生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环境中,每个家庭都有购物、装璜、水电费、储蓄等可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

3.媒介资源的开发。

可采用的主要方法:录制与数学内容相适应的社会生活场景作为问题情境、数学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数学家的生平故事、教学案例等音像资料;开发和利用教学光盘、CAI课件、视听教材、电子教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参考文献:

[1]孙露,项明寅.小学数学地域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以徽州文化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16,25(06)

[2]龚素芳.浅谈在小学数学学科中怎样有效利用“生成”资源[J].社会科学.2015(8):143

猜你喜欢
开发策略课程资源农村小学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体验旅游开发ASEB分析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