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琴
【摘 要】《中小学德育大纲》也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育人,是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充分实现语文学科育人功能有效融入的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育人功能;教育观
一、树立德育为先的大教育观,提高育人功能融入意识
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中小学德育大纲》也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教育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首要地位。语文新学科课程标准实施要求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入育人功能,亦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能否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也是考核一个语文学科教师是否具有“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内容之一。因此,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我们站在《纲要》的高度上,充分理解立德树人、德育融入等育人理念,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我们要用“让学生知,让学生信,更要让学生行”的思路来梳理教学,我们再系统地进行语文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开展育人功能融入的有效途径、方法、方式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也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解决自己在成长中所遇到的制约自我发展的疑难和困惑,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能用、有用、管用,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动情、明理、导行,成长为一名具有积极生活态度、良好心理品质、健全法律意识、敢于承担责任、幸福阳光的社会公民。
二、以育人功能融入为导向,设计好教学目标
1.深挖内涵,有机结合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内涵,使教材知识点与育人点有机结合起来。奥古斯特·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应该说,语文学科的教材不缺乏丰富的育人资源,而是需要自己挖掘这些“育人点”,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或是抒情感人的故事,或是英雄豪迈的章节,或是尊老爱幼的桥段,或是爱国守家的诗词,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声情并茂、图文音频的形式给学生讲解展示出来,一般都能引起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所以,课前认真备课,整合教材资源,才能在课堂知识的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自然流露,潜移默化,以提高育人的功能。
2.降低重心,适度分层
我们坚持从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学科育人价值的深入和深化要通过源于生活和学生的实际,才能到达润物细无声,这就需要教学降低重心,贴近实际生活。逐步深入,适度分层,使育人目标具体化。在教材育人总目标的指导下,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侧重点,要细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分层设计,进而具体化育人目标,这有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发挥主渠道育人作用
1.教学流程设计要体现育人要求
这里,我们强调课前延伸不是单纯对教材知识的预习,而是对学习材料、学习背景、学习心理进行必要的搜集,是课堂探究的必要准备。课内探究要立足于教材的二次转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明确哪些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问题点拨,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等。课后拓展要设计发散思维型、观察思考型、实践体验行型、调查研究型、迁移应用型为主的作业,让学生走进生活,为自己或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
2.奏好课堂“四部曲”,唱响育人主旋律
我们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走好“四部曲”,即:自主感悟。通过创设情境,实现整体感知;合作探究。通过活动引领,实现参与体验;走进生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辨识问题;实践平台。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动手实践。在此步骤下,进一步让学科课堂充满观点、充满智慧、充满文化、充满民主和尊重。
3.借助合作学习方式,推动育人目标落实
“独学而无友”。同样,“独育而无效”,育人功能的融入更需要放在一个群体内进行。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实现智慧共享,锻炼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也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们要注重合作小组建设,细化合作学习要求,重视教给学生在互助中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听课,学会讨论,学会质疑,学会评价,学会归纳,学会批判。这样,在参与、互动中实现道德的内化。
四、延伸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的实效性
语文学科育人工作具有长效性、持续性、渐进性,仅仅靠课堂教学上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不能形成长效机制。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活动,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灵,把课堂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內化为真正的认识和素养,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到达知与行的统一,才能促使良好行为的形成,从而提高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实效性。社会实践是一个大课堂,其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样。要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以及班级的集体社会实践活动,诸如社区服务、参观以及学科相关的研究性活动等。充分挖掘这些实践活动中所蕴藏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内涵,并与课本知识相辅相成,形成有机整体。对实践的内容和要考察的目标,老师事前一定要明确指导,予以安置,才能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