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晶,陈 红,李智红
上海市原闸北区肺结核患者治疗费用减免情况分析
姚 晶,陈 红,李智红
目的分析上海市原闸北区 2004—2015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费用的减免情况,为进一步完善该区肺结核患者治疗减免政策、减轻患者治疗负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区2004—2015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费用减免档案。结果2004—2015年,闸北区共减免肺结核患者2,734人次,减免金额3,551,843元,减免金额中位数为1,299元/人次。历年各项减免项目中,检查费及护肝药物占比较重,分别为47.80%和26.23%;二线药物占比最少,为7.11%。流动自费患者人均减免金额较本市医保患者多(分别为1342元及1115元,Z=-5.331,P=0.000)。结论该区目前肺结核患者治疗费用减免政策对缓解患者医疗费用负担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建议根据不同患者类型,扩大部分检查项目及药物的减免。
肺结核;治疗费用,减免;政策
中国是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发病人数居全球第3位[1]。上海市2015年共报告肺结核患者6,699例,报告发病率约为27.62/10万[2]。肺结核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其治愈周期长,一般需治疗6个月,病情复杂的患者可能还需要延长疗程。自2004年起,原闸北区按照《上海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03~2010年)》要求,建立结核病专项经费,实施对现住该区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治疗费用“收、减、免”政策,至2015年已开展11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本研究主要通过对 2004—2015年该区肺结核患者减免汇总分析,了解该区患者基本特征,历年减免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探讨肺结核患者治疗费用减免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2004—2015年,现住原闸北区、在上海市结核病定点医院治疗并按规定使用规范化治疗方案、完成全程督导并进行治疗费用减免的肺结核患者。
回顾性分析2004—2015年原闸北区肺结核患者治疗减免数据档案。分析内容包括历年肺结核患者减免情况、基本特征、各项减免费用的变化情况及不同特征患者减免金额是否存在差异等。
基本特征分析中肺结核患者年龄及职业划分依据:以结核病好发年龄、人群及国家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对于职业的分类作为参考依据。自2009年底起,肺结核病人减免扩大项目在该区实施,包括符合条件指证的患者二线药物及保肝药物的减免,因此二线药物、保肝药物费用均从2010年开始分析;我区肺结核患者管理信息系统中从 2009年开始增加病人减免内容详细清单功能,因此具体药物、检查的分析是从2009年开始。
采用Excel 2007及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前,对不同户籍类型、患者类型、医疗费用来源等特征的患者减免金额进行正态性分析,发现均不符合正态性分布,故采用中位数对上述各项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并采用两样本秩和检验方法,在a=0.05检验水准下,进行比较分析。
2004—2015年,闸北区共减免肺结核患者2,734人次,减免金额3,551,843元,减免金额中位数为1,299元。其中菌阳患者减免1,289人次,减免金额为 1,714,572元,减免金额中位数为1,122元,菌阴患者减免1,445人次,减免金额为1,836,643元,减免金额中位数为1,058元;按照性别划分,男性患者减免1,868人次(68.32%),女性患者减免 866人次(31.68%),男女性别比为2.15∶1。该区减免的肺结核患者发病年龄范围为 2~94岁,发病年龄广泛;按户籍类型划分,流动肺结核患者减免 556人次,共减免 897,399元,减免金额中位数为1,381元,本市户籍肺结核患者减免2,178人次,共减免2,654,444元,减免金额中位数为1,040元;按照医疗费用来源划分,以医保作为医疗费用来源的患者为1,612人次,减免金额为2,263,929元,减免金额中位数为1,122元,自费患者共减免1,122人次,减免金额为1,297,691元,减免金额中位数为1,041元。
根据不同人群特征分类统计,发现:男性患病人数明显多于女性,且菌阳患者中男性构成比高于菌阴患者中的男性构成比,也高于菌阳患者中女性构成比。年龄分类显示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易患结核病,在各年龄段中占比55.30%,且痰菌阳性率高,在菌阳及菌阴患者中构成比分别为64.0%和47.6%,其次为25~45岁的青年人群。本市居民仍是该区患者主要来源。按照职业划分,无业、待业及离退人员分别占菌阳及菌阴患者的70.2%和 59.2%,占整个职业人群的 64.41%,医务人员比例最低。见表1。
表1 2004—2015年减免肺结核患者基本特征分析
2.3.1 2004—2015年患者减免年龄及金额变化情况
对 2004—2015年该区减免的肺结核患者年龄中位数变化分析显示,该区肺结核好发病年龄基本稳定在45~52岁,近些年未发生明显变化;自2010开始,二线药物及护肝药物的扩大减免,减免总金额进一步提高,且各项减免构成比基本稳定,检查项目与护肝药物占比最高,分别占比43.60%和26.41%,人均减免金额分别为683.6元和414.2元。一线药物次之,占比22.88%,人均减免358.54元,二线药物占比最少,为7.11%,人均减免111.5元。见表2。
表2 2004—2015年患者减免年龄及金额变化情况
2.3.2 2009—2015年具体一线药物及检查项目减免金额变化情况
吡嗪酰胺人均减免金额基本稳定,由 2009年的50.6元降到2015年的49.5元。一线药物的复方制剂费安和费宁人均减免金额从 2009年的65.4元上升为2015年的79.6元。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及链霉素下降。见图1。
图1 2009—2015年一线药物人均减免金额变化情况
X线光片检查次数及减免金额下降,由2009年的54.4元下降到2015年的15元,胸片检查减免金额上升,肝功能略下降,痰涂片及痰培养虽有波动,但减免金额基本不变。我区减免的药敏检查、菌型鉴定、HIV检查也有所上升,但因为只有痰菌阳性患者能在疗程内减免药敏及菌性鉴定各1次,所有患者疗程内减免HIV检查1次,因此人均减免金额较低,但呈上升趋势。见图2。
图2 2009—2015年检查项目人均减免金额变化情况
流动自费患者比具有本市医保的患者人均减免金额高(Plt;0.01),且流动自费患者的一线及检查减免费用多于本市医保患者(P均lt;0.01),但二线及护肝药物无差别。见表 3。菌阳、菌阴患者人均减免金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具体分析,其中菌阳患者的检查及二线药物减免较菌阴患者多(P均lt;0.01),菌阴患者的保肝药减免金额比菌阳患者多(Plt;0.05)。菌阳患者的一线药物减免金额较菌阴患者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3 2010—2015年医保和流动自费患者减免费用比较
表4 2010—2015年菌阳、菌阴患者各项减免费用比较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上海市原闸北区近 11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费用做回顾性分析。从中发现,本区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费用的人均减免金额在逐步提高,从 2004年的 460元增加到 2015年的1,546元。但因为本次研究主要依据历年该区减免资料,无患者的实际支出费用数据,因此无法直接计算减免费用占实际支出的比例。参考上海市(2010年数据)及虹口区(2012年数据)调查的患者直接医疗费用[3-4],估计该区肺结核患者治疗费用减免比例在30%~50%。减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提高患者就诊的主动性和治疗管理的依从性以及控制本地区结核病疫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和其他地区情况一致,老年人也是该区结核病的好发人群,且痰菌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但因为老年肺结核患者发病及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容易被忽略或误诊[5]。“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提出,要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结核病主动筛查,因此我们应基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对辖区老年人的结核病宣传教育及可疑症状的排查,及早发现老年肺结核患者。同时,老年肺结核因其合并症复杂性,免疫力功能下降,建议应增加必要的营养补助等。
对历年各项减免费用的分析显示,检查项目与护肝药物占减免金额的比重最高,合计约占70%左右,侧面反映患者治疗过程中检查及护肝药物的费用负担较重。此外,除了可以减免的检查及药物外,为预防药物引起的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的产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查肾功能、血尿常规、电解质及血糖,以及为了辅助治疗肺结核而服用中成药、利肺药、增强免疫力的药物等,这些都不在减免项目范围内,均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负担。因此应考虑如何结合我区结核病治疗现况,扩大部分检查项目及药物的减免。
菌阳患者治疗过程中痰检、胸片检查次数多于阴性患者,建议考虑根据诊断类型,调整患者的各项可减免的检查次数,以便优化该区结核病政府减免政策,控制防治成本,同时减轻患者疾病负担。
[1]世界卫生组织. 2016全球结核病报告[R].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 2016.
[2]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5年上海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R]. 上海: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
[3]吴来娃, 严非, 王伟, 等. 上海市肺结核患者直接医疗费用及经济负担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 2012, 34(10):664-669.
[4]黄忆. 汤显, 潘蓉, 等. 上海市虹口区肺结核患者直接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5(3):189-191.
[5]吴妍, 李琦. 老年肺结核的诊治现状与进展[J]. 中国防痨杂志, 2015, 37(9):975-978.
Analysis of Treatment Costs Reduction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Former Zhabei District, Shanghai
Yao Jing, Chen Hong, Li Zhihong. Jing’an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anghai,200072,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hange of treatment costs reduction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Zhabei District from 2004 to 2015 in Shanghai,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remission policy and reducing the burden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this area.MethodsPersonal free or partly free of charge data and treatment information were collected 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rom 2004 to 2015 in Zhabei.ResultsA total of 2,734 persons had enjoyed the benefits that supported by government policy, and the total money spent on them was 3,551,843 RMB in Zhabei District. The median of relief subsidies that spent on per person was 1 299 RMB. The proportion of the money spent on examinations and drugs that protect liver were 47.80% and 26.23%, which were higher than second-line drugs (7.11%) and first-line anti-TB drugs. The average reduction fees among floating (1,342 RMB)and among medical insurance patients in Shanghai (1,115 RMB) were different (Z=-5.331,P=0.000).ConclusionAt present, the cost reduction policy of TB patients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easing the burden of medical expens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patients, it is suggested that some items and drugs should be extended.
Tuberculosis; Treatment cost; Reduction; Policy
上海市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0072。
姚晶(1987—),女,上海市,硕士,公卫医师,从事肺结核患者管理工作,yaojing19870312@126.com.
2017-06-13。
10.16117/j.cnki.31-1974/r.20170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