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辉
1型糖尿病患儿护理系统化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王艳辉
目的探究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改善1型糖尿病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予以系统化健康教育干预,两组患儿出院6个月后,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控糖行为干预效果及血糖控制水平。结果干预组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控糖行为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lt;0.05),干预组干预后的FPG、2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lt;0.05)。结论系统化健康教育有助于取得更为满意的血糖控制疗效果。
系统化健康教育;1型糖尿病;儿童;血糖控制;效果
1型糖尿病是儿童常见慢性疾病之一,若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可波及全身各系统,引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因儿童1型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根治,需要终身坚持治疗。但儿童对疾病认识不足,治疗依从性较差,容易影响血糖的控制效果[1]。对此,如何提高患儿治疗效果成为临床护理人员重要研究课题。系统化健康教育是新兴的护理宣教模式,可有效克服传统护理宣教的不足,有助于提高患儿对疾病的认识,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保障血糖控制效果。为此,笔者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43例1型糖尿病患儿应用系统化健康教育方法,开展护理健康教育。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儿86例,入组组对象均符合1990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及分型[2],并经实验室检查确诊。排除肝肾功能障碍、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糖、其他类型糖尿病、心肝肾严重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言语理解功能障碍、精神疾病史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
干预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1~14岁,平均(7.1±2.2)岁;病程 1~40 m,平均(18.3±4.2)m;空腹血糖8.9~20.2 mmHg,平均(10.6±2.8)mmol/L;餐后2h血糖12.4~27.5 mmHg,平均(14.5±2.7)mmHg。对照组男 25例,女18例;年龄1~13岁,平均(7.2±2.1)岁;病程1~39 m,平均(18.6±4.1)月;空腹血糖8.8~20.5mmHg,平均(10.3±2.9)mmol/L;餐后2h血糖12.3~27.6 mmHg,平均(14.6±2.8)mmHg。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gt;0.05)。
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指导,一次性告知1型糖尿病、治疗方法、日常管理等相关知识。干预组予以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具体做法如下:
(1)循证评估:根据目前1型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万方数据平台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充分循证,分析影响患儿血糖控制水平的原因,并结合患儿具体情况和科室特点,并根据各个护理阶段特征制定详实的护理计划。
(2)分析原因:患儿专科知识知晓率低、控糖行为依从性差、家长监督不充分。
(3)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计划:①正确认识疾病。定期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可通过口头讲解、座谈、影像动画展播、医师讲座等方式,使患儿认识到糖尿病的危害及合理控制血糖的积极意义,并认识到科学饮食、适当运动、遵医嘱用药等方面对控制血糖的作用,以提高控糖依从性。②规范用药。向患儿及家长发放规范用药指导书,并一对一地指导患儿及家长使用胰岛素泵的正确方法、剂量、部位及无菌操作技术,同时指导注意保持每次注射点之间的距离,避免长期一点注射导致皮下脂肪萎缩、硬化;指导储存胰岛素的方法,以 2℃~8℃为宜;在患儿外出时,需叮嘱家长替患儿随身携带药物。③血糖监测。加强自我血糖监测能力,指导患儿和家长正确使用血糖仪,于每日餐前、餐后、睡前、夜间检测并做好相关记录,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泵速度和剂量。④生活指导。对患儿及家长介绍科学饮食及运动对控制血糖的意义,并向患儿及家长推荐相关书籍及影像资料,介绍如何科学摄入食物,限制葡萄糖、胆固醇的摄入量,在不引起血糖水平异常改变的同时,又可为患儿提供多样化营养饮食,以保障患儿正常生长发育;指导患儿适当运动,通过循序渐进、定时定量的合理运动,以改善体内异常糖代谢状态,并增加胰岛素受体敏感性。⑤建立控糖执行表。建立每日控糖执行表,记录每日用药、血糖监测、饮食及运动执行情况,以培养患儿自我管理能力,避免患儿执行不力、家长督促不充分而造成患儿血糖异常改变。
(4)效果评估:叮嘱患儿及家长定期到院复查,到院复查期间不但可监测血糖水平,而且还可评估患儿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针对患儿健康知识掌握及控糖行为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健康教育方案,并对重点部分反复多次叮嘱,以增强患儿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控糖行为的依从性。
①两组干预管理6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对比两组控糖行为依从性;②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 2h血糖(2hPG)的变化水平。
对两组患儿发放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评定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共20题,每题5分,共100分,以得分≥70分为已掌握相关健康知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lt;0.05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后两组健康知晓率掌握率和各项控糖行为依从率均改善,且干预组显著均高于对照组,(Plt;0.05),见表1。
表1 干预后两组知晓率与控糖行为正确率对比[n(%)]
两组患儿干预后的 FPG、2hPG水平均较干预前有不同程度地降低(Plt;0.05),其中干预组干预后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更为满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s)
注:与干预前比较,*Plt;0.05;与对照组比较,△Plt;0.05。
组别F P G (m m o l/L)2 h P G (m m o l/L)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组 1 0.5±1.8 7.1±1.5*△ 1 3.5±1.9 0 8.5±1.5*△对照组 1 1.9±1.6 9.2±1.7*# 1 4.1±1.7 1 1.2±1.6*#
1型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长期坚持治疗,但因患儿对其认识不足、家长看护不当,加之既往传统健康指导常一次性将相关知识进行宣教,患儿及家长不能一次性完全掌握健康知识,达不到理想的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效果,且部分护理人员会遗漏健康指导内容,影响健康教育质量[3]。
系统化健康教育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通过确定常规健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循证科学查证,制定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措施[4-5]。本研究中,对1型糖尿病患儿开展系统性健康教育管理,通过循证评估、明确目标、确定干预方案、实施后效果评估4个步骤,细化健康教育,达到全程针对性的干预管理。在干预方法上,通过一对一、推荐相关书籍及影像资料、反复多次指导等形式促进患儿及家长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在干预内容上,通过循证目标,针对性地对用药、血糖监测、日常生活等控糖行为进行细化宣教,以提高患儿控糖行为依从性,进而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控糖行为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相较于传统健康指导,系统化健康教育有助于取得更为满意的血糖控制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1型糖尿病患儿行系统性健康教育管理,可进一步提高患儿对疾病的认识和控糖行为依从性,进而有助于达到理想的血糖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1]郭淑辉. 初诊1型糖尿病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 13(1):69-70.
[2]崔轶男, 孟朝琳, 王媛媛, 等. 糖尿病专科护士主导的住院糖尿病患者系统化健康教育[J]. 护理学杂志,2015, 30(15):89-91.
[3]刘春妍, 崔晓晶. 循证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应用于儿童糖尿病中的效果观察[J]. 吉林医学, 2013, 34(15):3048.
[4]王婧, 郭佳, 王瑶, 等. 儿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27):3221-3224.
[5]仇铁英, 黄金. 1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 2012, 27(15):90-92.
Effect of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on Improv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hildren with Type 1 Diabetes
Wang Yanhui.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and Genetics, The Children’s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 450000,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on improving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Method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health guidanc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o be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two groups of children discharged after 6 months,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health knowledge to master the situation, the effete of cancer control intervention, blood glucose control level.ResultsThe level of FPG and 2hPG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 The level of FPG and 2hPG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lt;0.05).Conclusion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is helpful to achieve more satisfactory effect of blood glucose control.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Type 1 diabetes; Child; Blood glucose controlling; Effect
河南省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郑州,450000。
王艳辉,女,zzetyynfm@yeah.net。
2017-07-15。
10.16117/j.cnki.31-1974/r.20170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