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中学生道德状况及重构

2017-11-28 16:50石爱平
文理导航 2017年31期
关键词:实施措施德育教育

石爱平

【摘 要】我国的社会转型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和西方文化所构成的复杂的文化背景中展开的,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必将带来整个社会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变化,带来包括当代中学生在内的社会个体的思想观念和内心情感的变化,包括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变化。本文从当代中学生道德状况分析入手,探讨了如何实施当代中学生道德重构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德育教育;道德状况;实施措施

一、当代中学生道德状况分析

当代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活泼开朗,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增强,情感丰富而强烈。这一时期是中学生积累知识、增长智力和增强体力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思想道德奠基的关键时期。但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学生,其思想道德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多种困扰和考验,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

1.中学生自身诚信的缺失。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早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中学生正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半封闭半开放的心理发展阶段。由于受到社会上“造假”之风的影响以及我国教育体制方面的一些弊端,导制中学生诚信行为的缺失。如校园内少数同学作弊、抄袭作业、上课迟到早退、在朋友面前轻易许诺而难以兑现包庇错误行为、欺骗老师同学等不守信现象在目前的初中生身上时有发生。

2.家庭教育的误区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的家庭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的家庭教育方法粗暴,认为“棍棒下出孝子”,孩子一犯错误就拿棍棒伺候,这样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不利于他们品格的培养;有的家长忙于工作商务,对孩子不闻不问,只是在物质上满足,缺乏情感的交流,致使孩子为寻求感情温暖和精神寄托而结帮派,互相传染不良行为;有的家长溺爱孩子,对于他们的一些无理的要求无限制的答应,使孩子形成了自私自利,目中无人的坏习惯……

3.生活环境的复杂多变,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渐渐腐蚀中学生纯洁的心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加,但是一些创作者和经营者唯利是图,制造和贩买黄、赌、毒俱全的报刊、书籍、影视作品,这些“电子海洛因”严重毒害了中学生的精神;在学校周围,街头小巷的聚赌现象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学习,损坏他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不法网吧已成为毒害中学生的心魔。

二、实施当代中学生道德重构的有效措施

1.要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情感才能唤醒情感。老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的品德和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和言行,他们的道德修养和自身的品行素质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加强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前提。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塑造自己完美的教师形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自己的学生,推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2.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生活内容,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发展和提高自己。但是他们在家长的高期待和老师的严要求的双重压力之下,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好“第二课堂”来丰富业余生活,调节情趣,提高能力。举办文化节、体育节、外语节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开展争做“文明学生”、“三好学生”、“道德标兵”,争创“文明班级”、“优秀班级”等活动,使中学生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点滴小事孕育道德真情。还可以利用一些重大的节假日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例如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学校举办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比如历史知识竞赛、历史剧大赛、歌唱比赛、在布告栏张贴宣传画、召开主题班会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南京大屠杀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树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理想。总之,要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发挥校园文化在中学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教育功能、認识功能、塑造功能和审美功能来陶冶中学生的道德情操。

3.通过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娇生惯养,劳动观念淡薄,更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学校应重视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磨练意志,逐步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激发他们发愤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

4.建立新的价值评价机制。在应试体制下,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就是分数。“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在这种评价机制下,我们培养了许多高分低能的“人才”,前几年的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死舍友,清华大学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事件,以及最近的政法大学教授与学生争执,云南大学的一女生和男朋友杀死情夫的案例,都用事实表明了传统的教育机制的弊端,注重对于学生智商的培养而忽视了情商,忽视了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5.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民主,父母相敬相爱,尊老爱幼,并能给子女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使子女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习惯。父母应有正确的兴趣、爱好和追求,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给子女树立榜样。同时应尊重子女的人格尊严,体贴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爱好、交往等,建起和子女平等交流的桥梁,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缩小代沟。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素质的高低,将决定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良好品德行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个方面紧密结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才能携手培养和造就新一代跨世纪、担当重任的合格的中学生,才能真正将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施措施德育教育
柔性管理模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柔性管理模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内部控制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心的实施措施研究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