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器材安全防范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7-11-27 20:23施峥豪
体育教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体育器材器材体育教师

文/施峥豪

学校体育器材安全防范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文/施峥豪

体育器材导致的学生伤亡事故每年都在发生。这些事故发生的背后都有一些相似的原因。这些原因没有及时处理,就变成了安全隐患,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通过对体育器材安全防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学校;体育器材;安全事故

一、引起伤亡事故的原因分析

1.体育器材质量问题引发安全事故

采购体育器材把关不严,致使不合格产品流入校园。学生在使用这些器材时存在较大安全隐患。2012年1月6日,铜陵市某中学两名学生在打羽毛球时,一学生手中球拍与球柄突然分离,飞驰的球柄刺中另一学生头部,导致其颅脑开放性创伤。可见,体育器材质量的优劣对学生生命安全有多重要。

2.固定体育器材安装位置不科学引发安全事故

体育器材安装位置不科学也是引起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体育器材的安装有相应的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场地器材的安装缺乏专业人员的规划与指导,造成器材安装不科学,导致学生运动时,身体与器械碰撞。如篮球架离端线不足2米距离,足球门过于靠近跑道线等。固定体育器材一旦安装,位置又不合理,就成了运动场上的长期安全隐患。

3.可移动体育器材管理不到位引发安全事故

可移动体育器材管理不到位也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一大诱因。可移动体育器材是学校体育器材类目最多的一项。其中,存在安全隐患较大的有铅球、铁饼、标枪、跳高垫、跨栏架等。2014年9月26日,云南明通体育教师,擅自将教学使用的两块海绵垫倚墙立于楼道处。结果午休学生经过倾倒的垫子,引发踩踏事件,造成6人窒息死亡、30人受伤。可见,移动类体育器材管理不当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安全事故。

4.体育器材管理脱节引发安全事故

学校接收体育器材后,往往存在管理脱节问题。按流程,学校后勤部门负责器材接收与安装,体育教师负责组织使用。器材的定期检查维护由学校后勤实施,实际使用器材的教师往往对维护器材不具有发言权。这就形成一个现象——懂器材的没权管,能管的不知情,结果造成两不相干。管理上的脱节,致使体育器材安全隐患长期拖延,学生在器材有隐患期间开展活动,极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5.学生超常规使用引发安全事故

学生在没有教师管理的时段如课间、放学、休息日等,参加体育活动时往往会做一些超常规动作,极易引发安全事故。2016年3月30日,江苏宿迁一学校3名正在操场上体育课的孩子跑到操场一头足球门下玩耍,其中一个孩子爬上球门架,导致球门突然倒下,正好砸中一名8岁孩子的头部致其死亡,另外两名孩子也受了伤。这就是超常规使用引发的安全事故。

二、落实体育器材科学管理,避免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对策

1.完善学校体育器材制度化管理的措施

(1)可移动类体育器材要做好入库工作。所有可移动体育器材必须存放在器材室。教学、活动使用必须台账登记,方能借用。

(2)固定类体育器材要做好定期巡查工作。这些器材往往放置在室外,因日晒雨淋比室内的更容易老化。学校要制定相关巡检制度,落实人员定期开展常态化巡查,并对每次巡查做好文字记录。

2.将体育器材管理纳入平安校园考核

没有监督与考核,再好的制度也是摆设。体育器材监管不到位,学校安全工作就有死角。体育器材管理工作理应纳入教育局对学校进行的平安校园考核,这将拓展平安校园考核对学校安全隐患的治理范围。

3.提升学生运动安全能力

学生安全知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自控能力不强,独自或者小群体参加体育活动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1)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利用集会、班会课、体育课开展有针对性的运动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急救、临场应变能力。

(2)学校要加强运动场地的巡查力度。在上学放学、课间休息、节假日等时段加强保安、值周教师巡查力度。对学生超范围使用体育器材的情况要阻止,并登记记录,反馈给学生所在班级,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4.树立学生终生体育观,促进学生安全能力的提升

学校首先要倡导学生开展积极、健康的运动方式。其次,要在体育课、课外活动中教授学生正确、合理的动作技术,杜绝危险动作,让学生树立起健康运动的理念。

5.提升体育教师安全隐患意识

体育课安全问题是困扰体育教师的一大难题。如果体育教师安全隐患意识不强,隐患事故的种子就有可能萌芽。通过学习、经验交流、强化岗位管理,可以提升体育教师安全隐患意识。

(1)体育教育专业增设体育安全类课程。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应增设体育安全类课程,要涵盖包括体育器材管理在内的体育安全隐患研究、生命安全教育、急救知识等内容,这必将提升体育教师安全隐患意识。

(2)强化体育教师岗位职责意识。当前,体育学科仍处在“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中。作为基层体育教师,难免产生职业倦怠感。这就需要管理部门重视体育学科,强化体育教师的岗位责任意识。同时,体育教师既了解体育器材,每天又接触体育器材,学校可以优先将体育教师纳入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来,以便更好的服务校园安全工作。

6.体育器材应按风险分类管控

体育器材使用不当,引发的事故轻则造成擦伤、扭伤,重则造成骨折,甚至死亡。体育器材应在醒目位置标注使用方法、使用年限等提示的铭牌。也可使用红、黄、绿等颜色来划分体育器材危险等级,以便警示使用者勿用超常规动作。同时,提示体育器材管理者加强管理。

7.提高器材供应商准入门槛

体育器材有相应的生产使用标准。以篮球架为例,2008年国家出台篮球架国标,规定生产企业执行该标准。如果篮球架都按国标生产与安装,质量问题引发的事故就可以避免。但现状是体育器材供应商良莠不齐,器材出厂标准把控不严,器材质量无法保证。加之,采购部门到一线教师,很少有人了解国家强制标准,更谈不上贯彻落实这些法规,质量难以保障,安全事故也就在所难免了。

因此,体育器材采购部门要多开展相关法规的学习,并坚决贯彻,提高采购门槛,杜绝低标准、低质量的产品流入校园。同时,采购部门要与学校建立协调机制,收集学校基层对体育器材的使用意见,保障器材质量。对有产品质量问题的企业产品实行召回制度。对发生过伤害事故的企业设立黑名单,实行行业准入一票否决制。

三、建立完善的事故防范与应急预案

1.完善应急预案

学校应急预案要包括体育器材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一方面能让体育器材管理更规范,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发生事故后,能立即启动应急机制,从发现事故到上报事故,最后妥善处理事故,环环相扣,可以缓解家校矛盾,避免事态升级。

2.设立校园运动专项保险

目前学生购买的校园意外险存在校园运动伤害事件责任认定难、赔付难等问题,不少学校因此减少乃至取消单杠、双杠、篮球等体育活动。设立校园运动专项保险将有助于破解这一难题。2016年3月1日起,上海将在全国率先试点“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专项保障基金”,基金实行免责保障,只要发生校园意外运动伤害事故,当事学生就将获得最高50万元赔付。这样的免责保险赔付是学校开展体育运动最有力的保障,因为赔付首先做到的是减轻当事家庭经济负担,而不是责任认定,也就避免了家校双方潜在的矛盾。

3.落实多向追责

因管理问题导致体育器材引发事故的学校,学校管理层、体育组、教育局等相关部门与人员都要进行追责。因为相关岗位的监督缺失,是发生安全事故的诱因。云南明通小学因为一块垫子引发学生群体性踩踏事故,校长、副校长、体育教师被判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分别处以2年至1年刑期。这是值得管理部门反思的案例。只有反思才能深入问题实质,只有追责才能让伤害事故在根源上得到杜绝。

G633.96

B

1005-2410(2017)08-0071-02

(浙江省象山县外国语学校 315700)

猜你喜欢
体育器材器材体育教师
室外体育器材的维护保养研究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计算机应用于体育器材管理的策略探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小学体育器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AV TOP100! 2019-2020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高校体育器材的管理与维护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