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新的音乐教学模式,考量的是学生的情感与音乐技巧,是德国的卡尔奥尔夫提出来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张的是以生为本,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和训练,使学生在参与中不断地吸收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方法是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的。故此,本文就从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优势,利用有限的资源学习音乐以及从生活实际出发,满足学生多种情感需求三点探索教学的可行性,以适应素质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小学音乐 教学 欣赏课 奥尔夫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3-0191-02
作为世界最著名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教学法,其宗旨是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促使其全面自由发展。这种教学积极响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还成为音乐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经途径。借此,本文就奥尔夫教学法在欣赏课中的教学展开以下几点研究,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一、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优势
运用优势具体有:更利于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音乐课堂是展示教师教学魅力与艺术手段的舞台,而奥尔夫教学法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故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和自学能力。其次,奥尔夫教学法的有效利用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小学生天生具有强烈的创造欲,其教学法可以通过使用乐器营造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利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此同时,奥尔夫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独特先进的教学方法,选择以学生感兴趣的儿歌、故事和游戏等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乐感,使他们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
二、利用有限的资源学习音乐
音乐的一门艺术,艺术的来源是生活,所以,音乐也是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回归于生活。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生活中有限的资源指导学生学习音乐,并且创造音乐,实现提升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的。教师可结合需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音乐教学中常采用的打击乐器。比如,钥匙串可以作为散响类乐器使用;把沙子放到空瓶子里可以当沙锤用;将大小不同的纸盒粘在一起,使用小木棍敲打,能够做成一组定音鼓等。欣赏课中,也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寻找自制打击乐器,主动创作音乐。这样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亲身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而且还将音乐理念的核心内涵融入其中。
三、从生活实际出发,满足学生多种情感需求
音乐是有生命力的艺术,而艺术来源于生活,故此,音乐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贝多芬命运坎坷,双耳失聪,又惨遭恋人抛弃,在他失意之下写出了伟大的《命运交响曲》;理查德为追求美与浪漫,沉浸在爱情的美好之中创作出了伟大的《蓝色多瑙河》和《水边的阿狄娜》。这些传世不朽的经典名作都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都是创作者根据实际生活经历创作出来的,融入了创作者的情感,因此,感染力是非常强的。音乐教师也要从实际出发,比如,给出相关的曲调,让学生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等编写歌词。作品要融入自身对生活的认知,这样,学生创作起来也会感觉更加熟悉、亲切,进而也就会更主动去学习,主动去创作。从生活实际出发同样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效性得到发挥的途径之一。奥尔夫教学法在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也遵循了“以美育人”的授课宗旨,为学生能亲自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并获得审美体验提供便利条件,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对音乐欣赏课学习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品尝到音乐学习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的最大魅力不在于迅速教会学生一些歌曲或者演唱技巧,在于让学生更能亲密接触音乐,因为欣赏课不要学生细致入微地去体会作者创作曲目时的那种复杂情感,只需学生在音樂的熏陶中产生兴趣,当学生对音乐这种高雅的艺术产生浓厚兴趣时,深入钻研也会变得水到渠成。当学生真正渴望得到音乐环绕耳畔的惬意,才会更主动接近音乐,接触更多的音乐作品,陶冶情操,提升品位。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上最大的收获和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曾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运用[J].音乐时空,2014(21):183.
[2]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黄沙玫.从历史的视角重新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12(3).
作者简介:
张欣欣(1980-),女,辽宁法库人,小学音乐教研员,中学一级,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音乐。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43期